“朱知青啊,彆看我們家條件不好,但能有客人來,尤其是王偉的朋友,我打心裡頭高興。你就當在自己家一樣,彆客氣。”
王偉他娘又略顯局促地補了一句,生怕朱知章嫌棄他們家的簡陋。
“你們繼續,你們繼續,我鍋裡也快好了。”笑著擺擺手,王偉他娘又縮回灶間。
沒過多久,王偉他娘端著一大鍋熱氣騰騰的肉走了出來。
她小心翼翼地把鍋放在院子中央臨時搭起的矮桌上,一邊用抹布墊著手,一邊輕輕吹著氣。
“來來來,肉好了,大夥兒今天可得好好嘗嘗我的手藝。”王偉娘笑眯眯地招呼著圍坐的年輕人,眼神裡滿是自豪和疼愛。
隻見鍋裡的肉雖不多,但被精心烹製得油光發亮,周圍簇擁著切成塊的白蘿卜和土豆,它們吸收了肉汁的精華,顯得格外誘人。
“朱知青,你可得多吃點,這肉還是你送來的。”說著,王偉娘特地夾了一大塊肉放到朱知章碗裡。
朱知章連忙站起身,雙手接過碗“謝謝王嬸,聞著這香味,就知道一定很美味。我也是許久沒吃過肉了,今天真是有口福了。”
“下次也不許再花錢買這些東西來了,咱們都不講究,王偉的手早好了,大男人怕什麼。倒是你,傷在臉上,可得好好養著。”
王偉聽她娘這麼說,在一旁嘿嘿笑著“娘,您的手藝越來越好了,看這蘿卜和土豆,吸收了肉味,比肉還好吃呢!”
他也也不忘給朱知章碗裡多夾幾塊蔬菜,調侃“給你也多嘗嘗,多吃點,也讓你早點好起來。”
阿龍、李四等一眾小夥子才沒有他們這麼客套呢,早不客氣你夾一筷子我夾一筷子吃起來了,都不用他們打招呼,因為他們都跟王嬸相處好幾年了,早不客氣了。
趁著王偉說話間,他們吃了好幾筷子肉了,這會兒見沒塊肉了,這些人才慢悠悠吃起了蘿卜、土豆。
還彆說,沾了葷腥的蘿卜、土豆都這麼好吃。
香。
一斤肉,王偉這幫兄弟就跟朱知章也處出了感情。
張秀屋裡。
她翻看著手裡的《人民文學》雜誌,越是看越是入迷。
一頁頁地仔細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嘴角上揚。
這本雜誌裡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打開了她心靈的一扇窗,讓她看到了文字的力量。
以前的雜誌、報紙她不是沒看過,跟現在的雜誌內容比起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她更有了強烈的欲望她要投稿,用筆杆子為自己和家人爭取一片天。
張秀晚上看了正本的雜誌,發現現在的作者都喜歡寫人物,十分重視情感。
她決定從身邊的故事寫起,那些普通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那些在艱苦歲月裡依然堅持信念的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的真實和動人。
張秀想著,自己雖沒經曆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平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足夠成為筆下生動的素材。
“就寫咱們楚崗村老李頭家那事兒吧,兒子參軍去了,留下老兩口和一幫孫子孫女,硬是靠著幾畝薄田,把日子過得有模有樣的。”確定了方向後,張秀心裡已經打好了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