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 > 第296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

第296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2 / 2)

後龜山天皇親自走下禦座,向蹇義躬身行禮,這一舉動無疑是對大明使者極高的禮遇。

“國王殿下,我大明皇帝陛下深知南朝之困境,特命本使前來。”

蹇義沒有稱呼天皇,因為在大明這裡,日本沒有天皇,隻有國王。

此時,站在天皇兩側的近臣們也紛紛上前。

“大明使者,我們南朝近年來飽受北朝侵擾,國土日蹙,百姓苦不堪言。北朝武士所到之處,無不生靈塗炭。我們曾多次嘗試抵抗,卻終因力量懸殊而屢戰屢敗。”阿野實為的聲音略帶哽咽,他的眼眶微紅,至於是因為心中充滿了對北朝暴行的憤怒,還是說對自身榮華富貴的擔憂,那就很難分得清了。

“諸位放心,大明皇帝陛下派遣本使前來,絕非為了乾涉日本或謀求私利,隻是作為公正的第三方,協助南朝與北朝展開和平談判。”

“隻不過事情沒那麼容易辦成,談判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各種阻礙,但大明與南朝交往多年,情誼總歸是有的。”

蹇義沒說太多,但這個態度,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說到這裡,蹇義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果然,南朝君臣們的表情漸漸緩和下來,眼中的憂慮也減少了幾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蹇義在兩方間穿梭奔波,努力促成雙方的對話,逐步引導雙方走向談判桌。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努力,南北朝雙方終於在蹇義的調停下開始了正式的和平談判。

談的很不順利,但在大明使者的見證與督促下,洪武二十六年的夏天,雙方還是簽署了臨時的停戰協議。

同時,日本南北朝雙方,也都獲準了與大明開展更大規模的勘合貿易的許可。

至此,籠罩在整個東方的戰爭陰雲終於短暫散去。

而朱雄英回到了吳地就藩。

整個大明,開始了一段短暫的快速發展時期。

而朱元璋為了在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年裡,給朱標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也開始了對整個大明廟堂大刀闊斧的改革。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繼針對全體官員的《考成法》後,朱元璋又頒行了針對教育官員的《學官考課法》,規定縣學生員二十名,教諭九年任內,有舉人三名,又考通經的為稱職,升用;舉人二名,雖考通經為平常,本等用;舉人不及二名,又考不通經的為不稱職,黜降彆用,至於州學正、府教授,以此類推。

同時,對於勳貴武臣子弟的教育問題,朱元璋也沒落下。

為了給朱雄英培養更多的親信,以便成為明軍下一代的棟梁,洪武二十七年初,朱元璋詔令武官子弟習騎射,並揀選進入幼軍,把幼軍的考核標準作為襲爵的條件之一,通過了方可襲爵,否則雖授職而隻給半俸,三年後複試,再不合格就直接罷黜......當然,若是身體殘缺或者有重大疾病,是可以免除的,但一般勳貴子弟也不至於為了不去幼軍,就把自己手給剁了。

是的,必須剁手這種才行,剁手指都不行。

而進入幼軍,自然就會接下來調到吳王三護衛,成為朱雄英的親信。

而除了教育方麵,在整個製度層麵,朱元璋的改革力度也非常之大。

為了讓皇權穩固,不再受到相權的威脅,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明確下詔,“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及時劾奏,處以重刑。”

而除了命令以後不允許宰相製度再次出現,朱元璋也親自修訂了最新版的《皇明祖訓》,下列祖訓首章、持守、嚴祭祀、謹出入、慎國政、禮儀、法律、內令、內官、職製、兵衛、營繕、供用等目,來作為以後大明皇帝的治國手冊......除此以外,為了防止僭越,維持大明社會的穩定,朱元璋還下令編成了《禮製集要》,重新規定了社會個等級人員在冠服、房屋、器皿、傘蓋、床帳、弓矢、鞍轡、儀從、奴婢、俸祿、奏啟本式、署押體式、服製的劃分規定。

法律同樣也沒落下,洪武二十二年雖然編成《大明律》,但囿於當時情況並不完善,朱元璋命刑官取《大誥》條目,攝其要略,附載於《大明律》,名《大明律誥》頒行天下。

朱元璋親自教導朱標說“咱治亂世,刑不得不重;你治平世,刑自當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即為此理。”

而定了教育、家法、禮儀、刑律等各種製度之後,接下來傳位給朱標的最後一步,就是清理功臣。

隻不過,跟朱雄英所知曆史上不同,因為各方麵因素的巨大變動,清理功臣並沒有通過大獄的形式展開,而是顯得溫情脈脈了些。

洪武二十九年的新年,鎮守各方的功臣宿將都回京了。

武英殿的大宴上,白發蒼蒼的朱元璋起身給這些同樣年邁了的老兄弟們敬酒。

“元末兵爭,中原鼎沸,人不自保。你們奮起從龍,勳謀宜力,共平禍亂,勤勞備至。天下既定,論功行賞,使你們居官任事,子孫世襲,永享富貴......咱思起兵時,與你們皆少壯。今咱年老,你們亦年老。久不相見,心常想念,故召你們來見。所賜薄物,以資養老。你們還家,撫子孫以終天年。”

於是,翌日以已經年滿七十歲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為首,十七位高齡公侯集體上書解甲歸田,朱元璋同意,並賜予了他們跟上次湯和、李善長致仕時一樣的待遇......金銀珠寶、田宅、鐵冊軍、布帛。

除了六十四歲的徐達這個定海神針不能動以外,這些六七十歲的老將,也算是基本全都體麵地榮歸故裡了。

沒有流血慘案,明軍開始了新老更替的陣痛。

真正身強體壯的,隻有正值壯年的涼國公藍玉和曹國公李文忠還有鄭國公常茂,而李文忠也被派往了遼東,藍玉則被再次派往西北,常茂則還在高麗不動。

而洪武開國的二十六侯爵裡,其實有著一個非常明顯的共性,那就是他們的年齡非常接近,基本上到了這時候,都七十歲了。

而這裡有些諸如淮安侯華雲龍、濟寧侯顧時、鞏昌侯郭興、六安侯王誌這種早年就死了,沒活到洪武末年,也有延安侯唐勝宗、臨江侯陳德、滎陽侯鄭遇春非常遇春)等人,受大案牽連被殺。

而以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這些老將為代表,就算是光榮地熬過了洪武朝了。

很快,有一批新的壯年將領被提拔了上來。

本來這個事情,其實留給朱標,是最容易獲得這些將領的感恩戴德的,但朱元璋不得不去親自做這件事情,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不先確定下來,明軍中為了競爭,時間久了將領們就會鬨出禍事來。

而這些壯年將領的共同特點,就是同樣參加了洪武開國以及之後平定天下的一係列戰爭,但是年齡比開國侯爵們要小十歲到二十歲,開國的時候都是打下手的小年輕,經曆過這二十年的力量,如今人到中年,也有了豐富的軍事經驗,長期被開國侯爵們在職位上壓製,得不到晉升。

其中包括之前鎮守貴州的顧成,被封為鎮遠侯;鎮守四川的何福,被封為寧遠侯;鎮守遼東的楊文,被封為威遠侯等等......水師同樣也有封賞,在第三次下南洋中又立下了新的功勞的南安侯俞通源的弟弟俞通淵,被封為了越巂侯。

除此之外,一些可堪用的二代侯爵,譬如嗣安陸侯的吳傑,作為一代安陸侯吳複之子,繼承了乃父驍勇,洪武年間多次在山東、陝西、河南和北平等地駐防和出征,就被提拔了起來重用,還有一代江陰侯吳良的兒子吳高,也同樣在這次新老交替中嶄露頭角。

清理了年邁的功臣,提拔了明軍第二代的中堅力量,剩下的幾位國公,魏國公徐達在主持度過這個交接時期後也會致仕,曹國公李文忠是朱標的表兄弟,涼國公藍玉和鄭國公常茂則是朱標的姻親,軍隊裡不會再有人能對朱標構成任何威脅了。

而在邊境,朱元璋則要求在這個明軍新老交替的時期,邊軍謹斥堠,廣布置,廣開屯種,檢驗軍餉,孳養戰馬,不容懈怠。

周邊並沒有什麼勢力能夠主動挑釁大明了,帖木兒老瘸子也在忙著向西擴張,因此,明軍還算順利地度過了這個陣痛期。

而理清了武臣和軍隊,接下來就是文臣和讀書人。

洪武三十年二月的丁醜科殿試,南北榜案在朱雄英的提醒下,還是爆發了。

隻不過這次是有意為之,為了讓南北方士子不再繼續割裂,直接定下分榜考試的製度。

而因為錄取的五十一人全都是南方人,所以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書,告考官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於是朝廷借此由頭發揮,決定分榜考試,作為定製。

南北榜案使得科舉製不再成為南方人躍龍門的台階......客觀地說,這時候的北方士子確實考不過南方士子,因為北方胡化太久了,文教根本沒得比,經濟實力差距也很大,所以既然玩不過,那分開玩就成了好選擇。

而如此一來,南北榜分開考試,也算是調節了南北的利益均衡,維持了教育和入仕的相對公平,讓整個大明社會變得更加穩定。

大明社會現在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而從下到上階層流動的關鍵就是科舉,隻要科舉讓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滿意,都覺得有盼頭,那大明國內就能穩定。

而大明的穩定,正是想要把皇位交給朱標的朱元璋所最需要的。

製定了各方麵的規矩,完成了明軍的新老交替,平衡了士子與學官的晉升考核等問題......在這五年的時間裡,整個大明社會經曆了一番動蕩後,出現了空前的欣欣向榮。

有能力的武將們基本上都拔了一兩級,南方和北方的士子們都有了盼頭,老百姓們也因為大明的工業化和對外貿易而逐漸富裕了起來,生活質量也比之前高了不少。

可以說,整個大明社會都覺得自己在這個時代中獲益了。

而朱雄英經過五年的就藩曆練,也徹底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與此同時,因為鐘山蟲洞的消失,現在基本上與現代世界的交換也穩定了下來。

秦嶺蟲洞和太湖蟲洞,都是沒有時間回溯老化限製的,所以現在大明通過秦嶺蟲洞輸送貴金屬和稀有物資,而從太湖蟲洞獲得先進的工業機械和技術圖紙。

朱雄英通過每年數次的交換,給大明在江南建立了一套簡陋但是還算完整的工業體係,水平已經完全達到甚至超出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

大明開始通過機床和相應設備,大量地製造拿破侖時代水平的火銃、火炮,以及定裝黃銅子彈。

連帶著,大明的冶金、化學等工業,也有了基礎的發展,甚至能夠通過已經發展相對成熟的蒸汽機,帶動發電機進行少量的發電。

從南京應天府到中京鳳陽府、東京開封府、北京北平府的一整條鐵路也建成了,這條縱貫南北的鐵路,成為了大明的大動脈,也成了消弭南北分裂的最好工具。

如今大明五京裡麵,從開封經過潼關通往西安的主要支線也在修建,等到修建完畢,大明的五京將會連成一體。

接下來,還計劃修建一條從徐州到開封的鐵路線。

這樣,整個大明就會把東西南北由“十”字鐵路線緊密聯係到一起。

而在洪武三十年,完成了一切的朱元璋,已經是七十歲高齡了。

他在奉天殿,正式禪位給太子朱標,成為了太上皇。

朱標即位,年號“興文”,與乃父之“洪武”相對應。

同時,就藩吳地五年的吳王朱雄英,也被朱標正式下詔,立為皇太子,成為大明帝國的儲君,入主東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重生嫡女殺瘋了!紈絝夫君他藏不住馬甲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養全家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大秦,開局剿滅墨家至千古一帝 陰陽聖尊 霸道鬼夫別纏我 穿書七零嬌又乖,硬漢讀心寵又凶 逼我上梁山,你有這個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