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朱元璋的打算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4章 朱元璋的打算(2 / 2)

“總之啊......現在英兒能文能武,在地方和軍中都有了些威望,以後的事情,咱就放心了,畢竟,咱這把老骨頭了,也沒幾年活頭了。”

朱元璋說到這裡,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但很快又被堅定所取代。

他轉過身,望向馬皇後,繼續說道:“妹子,你知道嗎?咱一直在考慮一件事,關乎咱們大明的未來,也關乎咱朱家的傳承。”

馬皇後聞言,心中一緊,但臉上依舊保持著溫婉的笑容,輕聲問道:“陛下心中所想,定是為了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臣妾願聞其詳。”

朱元璋緩緩踱步至窗前,凝視著窗外的藍天,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辭。

片刻後,他轉過身,語氣堅定地說道:“妹子,咱打算再過兩年,就將這皇位禪讓給標兒。讓他正式繼位,成為大明的新皇帝。”

馬皇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

她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朱元璋此舉的深意,於是點頭表示讚同:“陛下深謀遠慮,此舉定能穩固大明基業,臣妾全力支持。”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笑,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我想親眼看著英兒被立為皇太子,這樣咱們朱家三代同堂,皇位傳承有序,我也能安心了。”

“英兒這孩子,確實繼承了您的智勇、膽識,將來定能擔起大任。”

朱元璋點點頭,眼中滿是期待:“是啊,英兒如今不僅知兵,更難得的是他心懷天下,懂得治國之道,有他在,我大明江山定能更加穩固。”

說到這裡,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麼,話鋒一轉道:“不過,在禪位之前,我們還需要為標兒和英兒做好一切準備,包括朝政的穩定、軍權的交接,這些都是要處理好的......這件事情你知我知,其他人就決不許知道了。”

馬皇後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陛下放心。”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這是他接下來的人生裡最重要的一步了,將大明江山交到下一代手中,再確立好下下一代的繼承權,如此一來,未來數十年,大明江山都將不會被輕易動搖。

畢竟,皇位繼承人就是國本,確立好了,奸邪小人就不會生出歪心思,國家就會長治久安。

而隨著年歲的流逝,朱元璋也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力不從心。

——衰老,是所有人的敵人。

所謂“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便是這個道理了。

朱元璋並不是一個特彆留戀權力的人......之所以很多人有相反的印象,是因為朱元璋的勤政以及某些近乎偏執的行為,但是實際上,朱元璋所有行為的動機,都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穩定繁榮的大明。

朱元璋不相信子孫後代能夠具備超過他的能力和品格,因此他才會拚命把一切製度都規定下來,把他這一代能夠做到的事情都做到,甚至給後麵的下一代都安排好。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曆練,朱元璋是相信朱標,能夠承接這份至高無上的權力與責任的。

除此之外,朱雄英這三年的出色表現,也贏得了朱元璋的認可。

到了朱元璋這個歲數,是確定不了什麼時候意外會到來,生命會結束的。

因此,他必須要在自己還維持著健康和判斷力的時候,把皇位傳承都安排好。

而為了這一點,他不介意當幾年太上皇......畢竟,“太子”隻要還活著,就沒有定俱備同樣繼承權的“太孫”的規矩和理由。

但隻要朱元璋自己禪位,讓朱標繼位成為皇帝,那麼朱雄英就可以馬上被立為太子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不是特彆著急。

畢竟朱元璋雖然感覺身體情況有些下降,但並沒有重病,也沒有令他急火攻心身體迅速被摧垮的事情,所以,這一切還有時間。

他還需要對朝堂中樞以及地方的人事和各種製度,進行一係列的調整,好方便朱標繼位收攏人心......而朱元璋也相信,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大明的未來一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好的。

在朱雄英忙於在高麗鞏固大明勢力的同時,遠在日本......呃,可能也沒那麼遠的室町幕府,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也在密切關注著高麗的戰局變化以及大明接下來對日可能采取的策略。

隨著李成桂戰敗自刎的消息傳來,足利義滿很清楚,這一事件將對日本與大明的關係產生深遠影響,他立刻召集了手下的重臣——包括斯波氏、細川氏、畠山氏在內的“三管領”,以及負責侍所的山名氏、一色氏、京極氏、赤鬆氏這“四職”。

畠山基國、斯波義將、細川滿元、赤鬆義則、一色滿範......這些在京都的重臣,都集結於幕府“花之禦所”的議事廳中商討對策。

足利義滿板板正正的跪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重臣,緩緩開口:“諸位,高麗局勢突變,李成桂已敗亡,大明軍隊勢如破竹,如今高麗已經被大明所控製,對我們而言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了。”

畠山基國首先發言,他聲音沉穩:“將軍所言極是,高麗之敗,明軍之威勢彰顯無遺,我日本雖遠隔重洋,但難保不受波及,以免出現當年元寇之事......當務之急,是加強海防,多多修建‘元寇堡壘’以防大明有意東擴。”

蒙古人第一次跨海征日在後勤補給上沒有做太多準備,運送補給的船隻又因為颶風無法抵達,餓著肚子的元軍被日本人趕下了海,僅有半數部隊逃出生天......第二次跨海征日則是被所謂的“神風”給團滅了。

不過,百年前北條家沿博多灣海岸線修築出很多高約兩三米、底部寬達三米的防禦工事,也就是“元寇堡壘”,用於觀察海麵上敵軍的態勢及抵禦敵軍搶灘登陸,這個思路依舊給了現在的日本人很大的啟發。

“對,這件事情有備無患。”

斯波義將接過話茬,補充道:“不過畠山大人雖然所言有理,但加強海防非一日之功,還需考慮如何與大明建立更穩固的外交關係,以消弭其可能的敵意。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大明所謂的‘朝貢製度’,向大明表達敬意,同時爭取更多緩衝時間。”

細川滿元沉吟片刻,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朝貢固然是傳統手段,但大明近年來國力強盛,對周邊國家多有征伐,單純朝貢恐難以滿足其胃口。”

赤鬆義則和一色滿範沒說什麼。

足利義滿聽後,微微頷首,對這些幕府重臣們的意見表示認可:“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加強海防、建立外交關係,以及最好能夠達成‘勘合貿易’促進貿易往來,這三者缺一不可......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自信,既要看到明軍的強大,也要相信我們自己的力量,元朝辦不到的事情,明朝也不見得能辦到。”

隨後,足利義滿詳細部署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一方麵,加強沿海地區的防禦工事,增派艦隊巡邏,確保海域安全;另一方麵,挑選精明強乾的使節前往大明,表達友好意願,並探討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係,也就是更大規模的、正式的“勘合貿易”。

所謂“勘合貿易”,指的是外國來明進行朝貢貿易的一種稱呼,也稱“貢舶貿易”,因為洪武初年實行海禁後,隻允許外國與大明進行有時間、地點規定的朝貢貿易,外國商船載貢品及各自方物土產來華,明朝廷收貢品、購方物後,以“國賜”形式回酬外商所需大明物品,各國貢期或三年,或五年,對日本則規定十年一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日本與高麗、安南等國不同的是,日本沒有與大明建立起真正的宗藩關係,貢舶必須持有大明事先所頒“勘合”,也就是貿易許可證。

而之所以足利義滿跟其他國家的當權者,比如李成桂之類的不一樣,對於貿易這件事情十分熱衷,則是基於兩點理由。

其一,現在日本處於南北朝內戰狀態,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是南朝依舊在進行有效抵抗,而南朝占據的土地,則是各島的南方地區,更靠近大明,平常也更頻繁地進行海上貿易,北朝則是普遍在山區和內陸,隻有九州島上的幾個藩有船隊進行海上貿易......北朝比南朝有更多的土地和陸師,但是在水師和海上貿易方麵,還是有些許差距的。

第二,足利義滿很缺錢。日本跟大明或者高麗不一樣,任何領主,哪怕是幕府將軍,軍費都高度依賴大商人和寺廟的借貸......在大明商人是最低等的階層,朱元璋想逮著哪個大商人宰就可以隨便宰,商人半個“不”字都不敢說,但是在日本,幕府將軍甚至天皇欠了商人的錢,都得老老實實地還,而打了這麼多年仗,足利義滿早就沒錢了,所以急需通過與大明的勘合貿易搞點錢出來。

會議結束後,足利義滿獨自留在議事廳中。

窗外是“花之禦所”寧靜的庭院,但他的心思卻早已跨越重洋,在這種亂世裡,了解大明的動向對於日本的安全至關重要。

於是,他讓是從召來了北山寺的主持——古劍妙快。

佛寺經濟是此時日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寺普遍擁有大量的土地、人口,除了這些,還有解釋經文、武裝僧兵、稅收免除的特殊權利,所以,與其把這些佛寺當做尋常寺廟來看,還不如說是聚集了大量人口,擁有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乃至控製不小地盤的割據勢力。

而北山寺,則是直接依附於足利義滿的寺廟。

這裡就是日本著名的北山文化的發源地,北山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融合傳統的公家文化和新興的武家文化,以及受到禪宗的影響,以足利義滿所代表的武家崇尚禪宗,完善了五山十刹製度,使得禪宗文化深入人心,五山僧侶們在漢詩文方麵成就顯著,而以明兆、如拙為代表的禪僧畫師在學習中國宋元水墨畫的基礎上也表現出一些日本人的特質。

所以,此時的北山寺,其實也是日本的文化中心。

“妙快大師。”足利義滿語氣也很尊敬,“我近期對大明的局勢深感憂慮,尤其是關於其對外政策的變化......我聽說,有一位名為道衍的僧人,曾在大明吳王朱雄英麾下效力,如今正遊曆四方,恰巧來到了我國,就在北山寺掛單,此人智慧超群,且與大明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我欲通過他,間接了解大明接下來的可能動向,不知大師可願代勞,前往北山寺一行,邀請道衍大師前來幕府一敘?”

古劍妙快聞言,雙手合十,微微躬身道:“將軍深謀遠慮,貧僧自當儘力而為,道衍大師確實學識淵博,見識非凡。請將軍放心,老衲即刻回寺,定不負所托。”

很快,古劍妙快身披袈裟,手持念珠,踏上了回到北山寺的路途。

北山寺位於京都郊外,山清水秀,古木參天,此時北山文化剛剛興起,對於不少僧人和百姓來說,這裡都是一片淨土。

抵達寺廟後,古劍妙快來到了道衍的禪房前。

輕敲房門,得到應允後,古劍妙快緩步而入。

隻見室內簡樸而雅致,道衍正端坐於蒲團之上,閉目打坐。

古劍妙快上前施禮,說明了來意,並誠摯地邀請道衍前往幕府,與足利義滿將軍共商大事。

道衍睜開眼,目光深邃而平和,他微微一笑,道:“古劍大師盛情難卻,既受將軍之邀,自當儘力相助。隻是,貧僧所學淺薄,經曆也屬平常,還望將軍與大師勿抱過高期望。”

古劍妙快聞言,心中暗自欽佩道衍的謙遜,連忙還禮道:“道衍大師過謙了,將軍正翹首以盼,請您務必賞光。”

於是,在古劍妙快的陪同下,道衍踏上了前往幕府“花之禦所”的路程,一路上,兩人時而談論佛法,時而涉及世事,彼此間增進了不少了解。

到達幕府後,足利義滿親自迎接了道衍,並以最高規格的禮儀相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重生嫡女殺瘋了!紈絝夫君他藏不住馬甲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養全家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大秦,開局剿滅墨家至千古一帝 陰陽聖尊 霸道鬼夫別纏我 穿書七零嬌又乖,硬漢讀心寵又凶 逼我上梁山,你有這個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