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和談破裂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2章 和談破裂(1 / 2)

李成桂回到開京後,這座古城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雲籠罩,戰敗的陰影如同冬日裡尚未散去的寒風,穿街過巷,滲透進每一個角落。

城內人心惶惶,謠言與恐懼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那些本來就不支持李成桂,更傾心於被廢黜的恭讓王的舊貴族們,此刻仿佛嗅到了翻盤的契機,開始在暗處蠢蠢欲動。

在城中一處隱秘的宅邸內,一間幽暗的密室被昏黃的燭光勉強照亮。

“咚。咚咚。咚!”

四下有規律的敲擊後,密室的門被從裡麵打開了,最後一個人也到了。

這裡本是一處地窖改造來的,這些養尊處優的貴族,若是放到以前,無論如何都是不會在這種地方待著的,不過如今時移世易,想要隱秘集會,也隻能在這裡了。

畢竟,雖然空氣汙濁了一些,但是後麵還是有條密道,在緊急情況下可供他們逃生的......自從李成桂戰敗歸來以後,開京內的氣氛,就愈發吊詭了起來。

幾位舊貴族圍坐一桌,低聲密語,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現狀的憤懣,也有對馬上出現的機會的渴望。

“此次戰敗,實乃我高麗之大幸!”

須發皆白的老者,聲音雖低卻字字鏗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過往輝煌......呃,作威作福的懷念。

“李成桂的決策,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再這樣下去,高麗危矣。”

“崔大人所言極是。”一旁的金姓中年貴族接口道。

“一群跳梁小醜沐猴而冠,不過是賤民,在李成桂治下,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什麼開國功臣,簡直可笑無比!”

事實上,李成桂甫一登基,就封了裴克廉、趙浚、金士衡、鄭道傳、李濟、李和、鄭熙啟、李之蘭、南誾、張思吉、鄭總、趙仁沃、南在、趙璞、吳蒙乙、鄭擢、金仁讚共十七人為一等開國功臣,尹虎等十三人為二等開國功臣,安景恭等二十二人為三等開國功臣。

而除了這五十二名開國功臣外,李成桂還陸續封了一千七百五十餘名原從功臣,主要集中在軍隊裡,李成桂依靠這些開國功臣來主持政局,左、右政丞由趙浚、金士衡擔任,鄭道傳、南誾等亦是手握大權。

而這些開國功臣,奪的正是這些舊貴族的位置。

而且,王氏貴族更是幾乎被橫掃一空。

李成桂登基三天後,就聽從大司憲閔開的建議,將絕大部分王氏家族成員流放江華島和巨濟島,而李成桂封恭讓王為恭讓君安置杆城郡,鄭道傳、南誾等一直勸說李成桂“今當草創,人心未定,宜去其裔,以一眾誌”,李成桂最終對王氏下毒手,派中樞院副使鄭南晉、刑曹議郎鹹傅霖絞死恭讓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書尹邦慶、大將軍吳蒙乙至江華島,刑曹典書孫興宗、僉節製沈孝生至巨濟島,將囚禁在兩處的高麗宗室送上船,然後鑿穿船底,將坐上船上的王氏成員全部淹死在大海中。

所以,如今在釜山的原恭讓王世子,現在大明扶持的高麗新王王奭就真是一根獨苗了。

但是如今的開京,畢竟還在李成桂的控製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膽子,敢立即采取激進措施的。

“可如今局勢未定,我們若輕舉妄動,隻會讓國家陷入更深的混亂。”

話音剛落,一個年輕而激進的貴族就猛地站起身:“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理,必須主動出擊!否則若是什麼都不做,等明軍到來,我們怎麼能確保自己能有以前的地位?”

此言一出,密室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掙紮......畢竟,他們能活到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足夠苟,或者說,對李成桂的統治造不成太大威脅。

但這一步一旦邁出,便再也無法回頭了。

“言之有理,但需謹慎,李成桂雖暫時失利,但其在開京手握軍權,貿然挑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崔姓老者沉吟片刻定調道,“我們要做事,但也要避免無謂的犧牲。”

金姓貴族跟著幫腔道:“沒錯,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

“但坐以待斃絕非上策。”另一位看似文弱的貴族輕聲插話,“我們或許可以從內部瓦解其力量,尋找那些對現狀不滿的開國功臣,暗中聯絡,分化瓦解。”

“比如?”

崔姓老者似乎早有思量,一個名字直接脫口而出:“金士衡!”

金士衡出身名門望族安東金氏,是高麗王朝名臣金方慶的玄孫,曾祖金恂官至判三司事,祖父金永煦官至僉議政丞,嗯,也就是高麗的宰相,他的父親金蕆官也官領三司事。

可以說,從他這輩往上數,三代都是宰相或者準宰相級彆的。

所以,金士衡也理所應當地憑門蔭入仕,然後在恭湣王時由鶯溪館直累遷監察糾正、考功散郎,禑王時由司憲執義累遷開京尹,昌王時外放交州江陵道都觀察使,負責量田。

按照任用的規矩,這種背景通天的人外放封疆了以後,就要調回中樞了,所以在大明的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回中樞任同知密直司事。

恭讓王即位後,金士衡調任密直使兼大司憲,不久改任知門下府事,仍兼大司憲,而鄭夢周遇刺兩天後,金士衡就被提拔為三司右使,然後升三司左使。

李成桂篡位後任命他為門下侍郎讚成事、兼判尚瑞司事、兼兵曹典書、鷹揚衛上將軍,封上洛君,在開國功臣位次裡金士衡排名第三,僅次於裴克廉和趙浚。

不過,彆看金士衡如今跟趙浚一起在開京主持朝政,但實際上金士衡跟李成桂並不是一路人,對於李成桂而言,他更多是想借重金士衡的家門貴顯地位清高。

或者說,這是千金買馬骨。

金士衡是最頂級的士大夫家族出身,有這樣的人在他的新政權效力,李成桂在這些士大夫群體裡就有了一定的被認同感。

而金士衡之所以願意為李成桂效力,一方麵是保存家族,另一方麵也是貪圖權力。

但是因為金士衡並非李成桂嫡係,隻是合作夥伴,所以金士衡雖然與趙浚一起執政,但實際上都是趙浚在處理政務,金士衡美其名曰“以寬簡濟之”,實際上事事聽從趙浚,無所可否,不過是個“點頭翁”罷了。

所以,金士衡是這些舊貴族可以爭取的對象。

而且按照金士衡這種為了保存家族無所不用其極的性子,明軍來了,他對李成桂還會保有幾分忠心呢?

“可行。我與他是同族,由我去勸說。”

金姓貴族點頭讚同,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似乎在思考著細節:“而且,我們還需密切關注開京內外的民心所向,利用輿論造勢,讓更多的人看到李成桂的暴政。”

這句話其實也沒毛病,因為李成桂的統治,確實沒給開京的百姓帶來什麼好處,反而不斷地征戰和催收糧食,讓百姓苦不堪言......一冬天過去,開京不知道凍死多少人,又餓死多少人。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李成桂或許能靠武力鎮壓一時,但若失了民心,明軍又要來了,他能坐穩多久?”

“那麼,關於恭讓王世子的事情,我們該如何把握?”一個聲音突然插入,打破了室內的沉默。

“世子,是大明手中的一張王牌。”

“但對於大明來講,他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振奮人心,用得不好,則可能對大明不利。”

“所以未來大明不會把所有的寶都壓到世子身上,還是會收攏一批親明派,來安插在廟堂裡。”

此言一出,室內頓時陷入了沉思。

大明,既是保護傘,也可能是枷鎖。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明的支持對於當前的高麗局勢至關重要。

“與大明接觸需謹慎行事。”崔姓老者沉吟道,“也要準備好應對大明可能提出的條件和要求。”

夜色漸深,人陸續出來,密室的門再次被悄悄關上,隻留下昏黃的燭光在黑暗中搖曳,旋即被吹滅。

與此同時,李成桂在開京的宮殿內,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不僅戰敗的陰影籠罩在他心頭,而且朝堂上的暗流湧動更讓他如坐針氈......李成桂很清楚,他必須迅速采取措施穩定局勢,否則,一旦朝中勢力暴起發難,明軍還沒到,他的地位就將馬上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於是,李成桂秘密召見了自己的心腹將領和謀士,商討對策。

“此次戰敗,責任在我。”李成桂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但高麗不能因此一蹶不振。我們必須儘快恢複元氣,準備下一次的戰鬥。”

眾人麵麵相覷......這還有下一次戰鬥嗎?

不過,李成桂身為當世梟雄,自然有一股百折不撓的“氣”在,也正是如此,才支撐著人心安定,到現在還沒亂成一團,若是李成桂自己都泄氣了,那恐怕馬上就要亂套了。

“王上所言極是。”南誾躬身道,“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朝局,防止內部生變。”

“即刻起,加強城中戒備,嚴密監視朝中眾臣動向。同時,派遣使者前往明朝,請求和談,爭取時間。”

鄭道傳蹙眉道:“王上,和談雖可暫避鋒芒,卻非長久之計。”

趙浚是處理政務當家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眼下國庫空空,趙浚都快愁死了:“國家之根本,在於民生,連年征戰,已使國庫空虛,百姓疲憊,若再輕啟戰端......”

南誾怕他惹李成桂生氣,趕緊出言止住了話頭:“就算我們不想打,明軍難道就不會繼續南下嗎?”

李成桂知道趙浚所言非虛,卻也明白眼前的局勢容不得半點遲疑。

他停頓片刻,似乎在斟酌每一個字:“所言不假,和談確非長久之計,但目前我們需以此為緩兵之計,贏得寶貴的時間,在此期間,我們必須重整旗鼓,恢複軍力。”

說到這裡,李成桂的目光變得異常銳利,他看著趙浚說道。


最新小说: 冤種全家聽我心聲後,全員黑化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最強升級係統 太清傳人 穿越異界練小號 前世害我家破人亡?重生後我殺瘋了 沈少,你前妻又在打臉別人了 我的姑母是馬皇後 傅太太勇闖娛樂圈 暗夜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