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書房中,提筆寫下巡視開封府所見所聞的奏章,同時開始思考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開封乃至整個中原地區的問題。
呃,之所以沒見周王,是因為周王出城了,還沒回來。
等到第二天早晨,周王才回來。
“大侄子!”
周王一踏入王府,便朗聲喚道,臉上洋溢著久彆重逢的喜悅。
他沒有身著華麗的親王服飾,而是跟個藥農似的打扮,更添了幾分親切。
朱雄英聞聲從書房走出,迎上前去,躬身行禮道:“王叔,侄兒有禮了。”
周王連忙上前幾步,扶起朱雄英,笑道:“雄英啊,你此番巡視五京,可辛苦了。我聽有燉說,你在開封看到了不少問題,可有應對之策?”
朱雄英點了點頭,正色道:“王叔所言極是,開封府的現狀確實令人憂慮。侄兒已初步擬定了幾項措施,一是修複黃河堤防,防止水患再次發生;二是整頓市場,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的行為;三是加強官員考核,嚴懲貪腐,樹立清正廉潔之風。但這些隻是治標之策,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開封乃至整個中原地區的問題,還需從多方麵入手。”
周王聞言,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沉聲道:“雄英所言極是,開封作為中原腹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來黃河水患頻發,加之官員貪腐、商賈哄抬物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本王雖有心相助,但奈何力有不逮,如今有你這位天使坐鎮,本王也就放心了。”
“力有不逮”這四個字,真的是一點都沒錯。
難道周王不想像朱雄英一樣大刀闊斧地做事嗎?他當然想!
周王也是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藩王,對於開封府的百姓是極好的。
可是身為藩王,不能管民政!
而能管民政的開封知府,根本無法跟整個開封固有的利益集團對抗。
這就形成了悖論。
而真正解開這個悖論的,就是朱雄英。
朱雄英看了周王一眼,道:“王叔過譽了,侄兒不過是儘綿薄之力罷了,此次巡視,侄兒還得多謝王叔和周王府的支持,尤其是有燉兄弟。”
周王擺了擺手,笑道:“自家人何必客氣,有燉能與你一同共事,是他的福氣,對了,本王這次出城,也是為了查看黃河堤防的修複情況,順道籌集些救人的草藥,如今看來,咱們想到一塊兒去了。”
朱雄英心中一動,道:“王叔此舉.可是藥園那邊弄成了?”
“不錯。”周王頷首道:“基本都摘了,用來熬粥熬湯都用的上,雖然不多,但也能解一時之急。”
朱雄英聞言大喜,道:“王叔高瞻遠矚,侄兒佩服。”
周王朱橚是植物學家兼中草藥專家,他深知編著方書和救荒著作對於民眾的重要意義和迫切性,並利用自己的能量,在開封組織了一批學有專長的學者,如劉醇、滕碩、李恒、瞿佑等,作為研究工作的骨乾,還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畫工和其他方麵的輔助人員,大量收集各種圖書資料。
所以“開封周邸圖書甲他藩”不是吹的,朱雄英是親眼見到了那麼多的書籍。
而且,周王還搞了專門的植物園,種植從民間調查得知的各種野生可食植物,進行觀察實驗。
這次中原洪災後大旱,周王就專門讓人宣傳教授百姓,那些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成了目前正在編撰的《救荒本草》。
顧名思義,這玩意就是教百姓在饑荒年歲怎麼吃草活命的。
在華夏封建社會各朝各代,大體上都是賦稅繁重,災害頻繁,百姓生活很苦,吃糠咽菜成為常事,而在長期食用野生植物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性的知識而且自古“藥食同源”,本草學的發展也為對野生植物的認識和利用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料和方法。
周王朱橚和他招募的學者們,正是以這些知識為基礎進行《救荒本草》的編著的,作為一種記載食用野生植物的專書,這本書是從傳統本草學中分化出來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本草學從藥物學向應用植物學發展的一個標誌。
而且,這個版本的《救荒本草》,還參考了朱雄英送來的《赤腳醫生手冊》,可以說在饑荒年歲的救命方麵,更加實用了。
朱雄英,也前往了黃河開封段進行觀察。
現在由於黃河改道的原因,過了開封,黃河可就直接往東南流,進入淮河了。
因此,山東那一段,根本就不存在。
隨著隊伍一路前行,他們終於抵達了黃河岸邊。
望著那滾滾東流的河水,朱雄英聽見的是它低沉的咆哮。
在朱雄英看來,這就是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他也很清楚.要解決開封的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治理黃河,防止水患再次侵襲這片土地。
“先組織人手加固堤防吧,說不定有秋汛,要務必確保今年不再發生類似災害。”
朱雄英之前在長江入海口的堤壩工程建設中,是有一定了解的,而這時候開封各種物資都比較缺乏,再加上黃河從宋代開始一直都是地上河,就算他想弄,想根治,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弄。
所以眼下最靠譜的辦法,就是繼續加固、加高。
“要征發徭役嗎?”開封知府任毅小心翼翼地問道。
徭役,就是無償征召百姓自帶工具乾糧,參加官府需要進行的工程。
自古以來,徭役都是對勞動人民摧殘最大的,不知道多少百姓的累累白骨,才堆成了秦長城、隋大運河。
“不。”
朱雄英搖了搖頭:“以工代賑。我們不僅要修複堤防,還要讓百姓們從中看到希望、得到實惠。”
“任知府。”
“下官在。”
“即刻發布公告,招募百姓參與黃河堤防的加固工作,每日給予工錢和口糧,確保他們勞有所得,讓他們通過做工來換錢糧。”
任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應聲道:“殿下英明,下官即刻去辦。”
他是聰明人,以工代賑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的人力問題,還能緩解百姓的生計困境,可謂一舉兩得。
朱雄英點點頭,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心中已有了更長遠的打算。
僅僅加固堤防隻是治標之策,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水患,還需要更加係統的規劃和治理,甚至包括了上遊寧夏、陝西的水土流失問題,以及下遊奪淮入海的問題。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穩住局勢,讓百姓們看到希望,重拾生活的信心。
隨著任毅的離去,朱雄英轉身對身旁的官員們說道:“諸位,黃河水患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生死存亡,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接下來的日子裡,還望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確保堤防加固的順利進行。”
官員們紛紛表示一定不負重托,全力以赴。
朱雄英見狀,心中稍感寬慰嗯,官員們之所以這麼聽話,是因為今天出發前,就有幾個官員被錦衣衛揪出來押走了。
很快,整個開封府就都動員了起來。
糧價被平抑以後,城池裡的居民能買到了糧食,而放出的糧食,也跟周王府內眾人從種植藥園收割以及野外采摘的可使用草本植物,一起用來熬野菜粥,發放給周圍確實吃不上飯的百姓。
而更多的大米和工錢,被堆在了開封城最醒目的位置,隻要百姓參與加固黃河堤壩的以工代賑,就能領到這些。
接下來的日子裡,開封府上下動員起來,百姓們積極響應號召,紛紛參與到黃河堤防的加固工作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堤防逐漸加固完成,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開封城內,街道兩旁的店鋪重新開張,行人往來不絕,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勃勃生機,一片萬物競發之景.
離開的前一天,朱雄英獨自站在黃河岸邊,凝視著那片曾經孕育了華夏文明,如今卻又帶來無儘苦難的河水。
而朱雄英其實也逐漸發現了黃河決堤背後的複雜原因——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為疏忽的影響。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那句話,沒錢!
光是做這些,還不夠,遠遠不夠。
等他下次來到這裡,就將帶來大量的水泥用來修築堤壩,同時用“束水衝沙法”徹底治理好黃河。
當然,這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發展大明的經濟,而有了錢,不僅能夠在上遊進行植樹造林,而且能在中遊束水衝沙,在下遊讓黃河歸位,不再奪淮入海。
朱雄英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開封重現昔日的輝煌,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受水患之苦。
連著兩年洪災啊!
如果不是自己親眼看到,真的想象不到,開封怎麼就凋敝成這樣了。
他要解決這一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決心。
不過,如今在朱雄英的帶領下,這場針對黃河水患的治理行動在開封段轟轟烈烈地算是落在了大幕。
百姓們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到這場保衛家園的戰鬥中。
很明顯,民心可用!
這對於朱雄英來講,比什麼都強,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的咆哮肯定會漸漸平息,開封的天空也會重新煥發出希望的色彩隻要民心可用,也唯有“民心可用”四個字能改變這一切。
日暮途遠又如何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