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1 / 2)

而其他皇孫們所在的小旗也基本上都打出了自己的水平,有確實對軍事毫無天賦比較菜的,跟對麵菜雞互啄,也有能看過眼的,比如秦王家的朱尚炳,就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沉默寡言,但卻衝在最前麵,指揮隊伍擊敗了對手。

整體看下來少年們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有能力的打出了表現,沒能力的也給了個態度出來,對於鴛鴦陣的實戰運用稱不上多嫻熟,但也沒有太大的岔子,一部分小旗官也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迅速做出決策。

對於這樣的結果,高台上觀戰的人們已經很滿意了,畢竟這才訓練幾個月不是?而且,也確實不是要求所有皇孫都精通軍事,軍事訓練本身這個過程,就已經是對他們的一種鍛煉了,訓練他們對上級的服從性和對士兵們的領導能力,這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中顯然是很有幫助的朱元璋之所以同意讓在京的適齡皇孫們進入幼軍,很大原因就是自己這幫兒子就藩以後普遍行事荒誕不經,所以朱元璋認為精神層麵的東西還是從小抓起比較好。

演習結束後,先是梅殷和平安作為府軍前衛的指揮官表揚了一下幼軍的表現,隨後則是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們講了講。

最後,朱元璋站起身來,目光在眾皇孫身上一一掃過,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好,你們都沒有讓咱失望。”

太子朱標也點頭稱讚道:“確實都不錯,各有千秋特色。”

皇帝和太子都認可了,梅殷和平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欣慰,沒丟臉,就是最大的成功!

而且,沒有出現什麼重大傷亡,這是最重要的。

整場實兵對抗下來,因為包括牛皮甲和護心鏡、鐵質兜鍪在內的護具包裹的比較嚴實,沒有出現死人或者重傷的情況,但骨折、崴腳、流鼻血的倒是有,問題卻都不大。

而由於不是晉級賽製,隻是對抗賽,所以有一半的隊伍都是贏家,贏家的獎勵也很簡單,可以放假一天,同時今天的午飯全體加菜,灰頭土臉的少年們還是都挺滿意的。

其他明麵上的獎勵肯定是沒有的,但所有隊伍和個人的表現,都被旁邊密密麻麻負責的裁判和觀戰的軍官記錄了下來,這將作為他們以後的評定,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出路。

演習結束後,幼軍的少年們卸了甲胄先去乾飯,然後再去澡堂洗澡.熱水在這個時代也是一種資源,因為普通人家為了節省燃料,一般是不會頻繁燒熱水來每天洗臉洗澡的,而軍隊裡則是免費在固定時間供應的,用來洗澡和泡腳,舒緩訓練造成的疲勞。

眾將領則是齊聚一堂,進行演習後的總結與未來的規劃,皇帝和太子也跟著出席了。

指揮使梅殷率先站了出來,向五軍都督府的高層和皇帝、太子陳述了自己的想法:“今日之演習,火器的威力已然顯現,臣以為我們可以將幼軍訓練成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實驗部隊,以此來進一步試驗。”

純火器部隊的提議,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場的很多將領,都清楚這是聖孫想要進行的,而駙馬梅殷既然也不反對,再加上演習效果確實看著不錯,那麼他們肯定也沒有反對的必要。

平安也迫不及待地補充道:“陛下,火器確實具有巨大的潛力,今日之戰便是明證,我們應當順應時勢,大力發展火器。”

不過,還是有人站出來適當潑一潑冷水的:“火器的確威力巨大,但梅指揮使是否考慮過其局限?火器的製造和維護成本高昂,且易受天氣和環境影響,如果裝備太多火器,那老天爺不賞臉的時候怎麼辦?”

其他將領也跟著說道:“演習的時候步兵對衝尚可周旋,可如果是以步對騎呢?怕是還不如強弩好用,對麵的騎兵一輪沒放完就衝到臉上了,到時候如何應對?”

“火器雖然威力大,但若是遇到雨天或者潮濕的環境,火藥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這一點確實還是要多考慮的。”

此時,曹國公李文忠站了出來:“梅指揮使和平同知的想法固然不錯,但我們不能忽視傳統兵器在實戰中的作用,火器雖強,但若是過於依賴,全員都裝備火器,一旦火藥供應不足或者遇到特殊環境,我們的軍隊便會陷入極大的被動。”

“不過.”李文忠話鋒一轉,“眼下一半一半就不錯嘛,不妨就先這麼用著,這樣火銃也可以插上銃刀當短槍,也不礙事。”

魏國公徐達也點頭道:“曹國公所言極是,這樣確實不錯,大明需要往前看,未來火器的發展會非常迅猛,我們不能抱殘守缺。”

徐達的發言非常有重量,基本上就是定調了,而明軍確實也不排斥火器,在元末亂世裡,明軍就裝備了大量各種類型的火器,從突火槍到碗口炮,可以說還是很有使用經驗的當然,也正因如此明軍的將領們才會對火器的缺點也很了解,並沒有盲目地去追捧火器。

朱元璋也認可了這一點。

“火器是未來戰場上的主流,咱也是這麼覺得,必須緊跟未來的趨勢,該試就得試,不成又有什麼損失?而且步子也可以邁的大一點,不是還有車陣和空心方陣嗎?一並加到幼軍的操演裡,練好了再繼續看效果,如果有效果,再從上十二衛親軍裡推廣。”

皇帝的一錘定音,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雖然仍有人持保留意見,但無人再出言反駁。

其實在場的人都明白,這種試驗,本質上是在試驗明軍的未來是否要轉向火器化,而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實戰來驗證的決策。

而在另一邊幼軍的食堂裡,朱雄英也在和李景隆交談。

兩人端著托盤上的食物,坐在了一個偏僻角落裡,周圍的少年們也很識趣,都隔了一段距離,沒有人來偷聽。

朱雄英用筷子攪和了一下野菜苗拌土豆泥,然後送進了嘴裡抿了一口,鹹口的味道說實話還不錯,湯則是自己盛的,豆芽雞蛋湯,灑了點不知道是什麼肉的肉碎,用料實在不算是清湯寡水。

主食是饅頭或者米飯自己選,米飯就是一大勺約莫四兩,饅頭則是兩個大的,朱雄英選的米飯今天肉菜比較豐盛,有紅燒肉,也有雞肉,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講算是難得美味了,而且幼軍食堂的打菜師傅不顛勺,好評。

總之,能在古代搞出初中食堂的水平給上千人供應,其實也是挺費心思的一件事情,跟明軍的普通士兵相比,幼軍這些少年的夥食待遇,明顯是要好不少的,除了年紀小需要長身體,皇孫們也被規定在這裡跟士兵一起吃飯,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俗話所‘為將之道、一日三餐’,指揮使不容易啊。”李景隆夾了塊雞肉進嘴裡嚼了嚼,感歎了一聲。

“姑父確實厲害。”

親身體驗了明代的軍旅生活以後,朱雄英對李景隆的評價已經高了不少了。

戰爭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打仗,另一個部分是打仗之外的事情.這句話看起來像是廢話,其實不是,從《孫子兵法》開始,無數的古代兵書直到現代世界的諸多軍事理論,稍微對軍事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組織度。

組織能力,對於一支軍隊來講至關重要,雖然曆史上的名場麵,從來都不會記錄這一點,隻會記錄某位名將在某場戰役中運籌帷幄,臨機製勝。

但要知道,戰爭是動輒數千、數萬、十幾萬、幾十萬人的集體行動,但凡是人就需要被組織、需要吃東西、需要訓練、需要住宿睡覺,而人數越多,對於組織者的管理難度來講,就越大。

所以通常來講,評價一個普通的將軍,先評價的不是他能不能帶著隊伍打勝仗,而是能不能帶著完整狀態的隊伍到戰場,到戰場的時候士氣沒有低落、士兵吃得飽穿得暖、有帳篷睡覺。

其次,才是這位將軍的打仗能力。

這個觀點在五軍都督府也是通用的,較為和平的時期,在相同的條件下,一個具有優秀組織能力的將領,肯定比組織能力差的將領晉升的要快。

而梅殷和李景隆或許都稱不上什麼名將,因為他們打仗的水平,都不是一流的,平安的打仗水平絕對能吊打他們,但論起組織能力,梅殷和李景隆卻都比平安強得多。

朱雄英略微舉起了盛著豆芽雞蛋湯的碗,跟李景隆滑稽地碰了碰。

“我打算先從如何帶好一個總旗、一個百戶開始鍛煉,還需要向表哥多請教。”

李景隆略微遲疑,還是說道:“大明有這麼多將領,倒也不必自己學吧?”

名將,並非皇帝的必備副職業。

相反絕大多數皇帝一輩子都沒上過戰場才是常態,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接觸戰爭的唯一方式就是從軍隊將領送上來的奏章裡。


最新小说: 最強升級係統 太清傳人 穿越異界練小號 前世害我家破人亡?重生後我殺瘋了 沈少,你前妻又在打臉別人了 我的姑母是馬皇後 傅太太勇闖娛樂圈 暗夜墓影 七0風月季2 人在諸天,我是諸世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