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子弟都在大明國子監留學,而且二十年來都是堅定的親明派的高麗宰相鄭夢周,才會緊急向大明發出私人信件求救。
鄭夢周在大明這裡的地位很高,在朱元璋這裡都是掛了號的,所以信件第一時間就由通政司交到了文華殿給太子朱標過目。
“高麗局勢竟真到了這般危如累卵的境地。”
當看到鄭夢周請求派遣恭讓王世子王奭來大明朝貢,借此保護恭讓王血脈,以圖日後李成桂篡國以後用以複國的時候,朱雄英也完全明白了朱標為什麼這麼氣憤了。
李成桂的舉動可以說直接觸犯了大明的利益,大明需要的是一個恭順穩定的高麗作為征日的後勤基地,而李成桂不是一個願意屈從於大明的人,對於大明來講,高麗內部以鄭夢周為首的親明士大夫,顯然也比李成桂這樣的武夫更容易控製。
朱雄英深吸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信件,眉宇間流露出深思之色,高麗的位置很重要,高麗和東察合台汗國的地緣價值其實是差不多的,東察合台汗國是帖木兒汗國與大明之間的跳板,高麗則是日本與大明之間的跳板,具體被誰控製,完全取決於誰的實力更強。
所以高麗局勢的動蕩不僅關乎其自身的命運,更牽動著大明的神經,一個穩定而忠誠的高麗,對於大明日後的戰略布局至關重要。
“父親,此事確實棘手。”朱雄英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不符合他年齡的沉穩,“李成桂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而我們不能坐視高麗落入一個不受控製的人手中。”
朱標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這個兒子雖然年紀尚輕,但已經展現出了不俗的政治眼光和判斷力。
“英兒,你以為我們該如何應對?”朱標問道。
方才朱標其實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但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大明當然有派兵征伐高麗的能力,但有能力也不代表要毫無節製的濫用,跟有錢不代表要亂花是一個道理。
可李成桂不是一個能夠輕易震懾住的人,作為高麗名將,李成桂的軍事生涯履曆非常輝煌,先後擊敗過紅巾軍、元軍、日軍,哪怕不如大明的這些一流將領,也絕對不是不知兵的草包,再加上高麗作為元朝的養馬地,在這時候有一個很反常識的情況,那就是高麗的騎兵比例很高,而且質量也不低,跟剛剛開國二十多年的大明一樣,軍中的將校普遍經曆過元末亂世的戰爭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各方麵都處於巔峰狀態,跟後世被日本人、女真人隨便拿捏的朝鮮王國還真不一樣。
朱雄英沉思片刻,道:“我以為應當先穩住鄭夢周的地位,給予明確的支持,確保他在高麗內部的地位不動搖,同時也需要對李成桂施加一定的壓力,讓他知道大明的態度。”
“具體該如何做呢?”朱標追問道,而這就有一些考校的意味了。
“可以派遣使節前往高麗,明確表達我們對鄭夢周的支持,給予李成桂和鄭夢周相同的賞賜,並暗示如果李成桂輕舉妄動,大明將不會坐視不理。”
大明對於高麗的影響力,顯然比之前基本沒有接觸的東察合台汗國要深的多,李成桂在兩年前拒絕進攻遼東,來了一出高麗版的“陳橋兵變”,其人顯然也是清楚大明的實力的,因此在這種雙方都算知根知底的情況下,大明的威懾是相當有力度的。
朱雄英建議道:“同時,我們也可以考慮在軍事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派遣少量精銳的軍事顧問前往高麗,協助鄭夢周穩定局勢,鄭夢周這一派手裡不是說也是有兵的嗎?雖然沒有李成桂多,但總歸也是有的。”
軍事顧問這個詞顧名思義,顯然不難理解。
朱標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神色,朱雄英的建議在他看來雖然有些地方還有小瑕疵,但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這樣既能夠表達大明對高麗局勢的關切,又能夠避免直接卷入高麗的內亂之中。
畢竟對於大明來說,需要布局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國內的事情也千頭萬緒,如果能夠不打仗,那自然是最好的,省錢省人。
當然了,要是李成桂不識抬舉,非要跟大明來硬的,那大明也隻能讓他見識見識誰是老子了。
“我會儘快安排禮部,準備使節前往高麗,同時與五軍都督府商議派遣軍事顧問的事宜。”
朱雄英聽後,心中鬆了一口氣,自己的建議得到了朱標的認可,也意味著他對於大明的外交,也有了更深的影響,當這種影響成為習慣且他的建議能夠妥善處理好這些外交問題的時候,他在這方麵的地位自然就會跟現在不一樣了。
如此一來,類似於東察合台汗國和高麗王國的這種外交事件經曆的多了,以後有什麼事情,朱元璋和朱標也會考慮他的意見,他能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僅僅局限於商業、工業這些經濟建設的領域,而是能夠在政治外交領域也發揮一些作用。
而就在這時,馬三保忽然匆匆趕來文華殿,顯然他也是找了朱雄英一圈。
“殿下,陛下有請。”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