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朱紅色的頂梁仿佛高聳入雲一般,殿頂的金龍若隱若現,認真看去像是要騰空而起。
殿外,微風拂過簷角,帶來陣陣清新的空氣與禦貓們的“喵喵”聲。
午後的陽光透過奉天殿的窗欞,灑在殿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的味道,這是占城國進貢的上好香料。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他的心情頗為不錯,手中的奏章一頁頁翻過,筆尖時不時在上麵勾畫幾下,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愛批奏章的男人,彆人睡覺的時候他在批奏章,彆人吃飯的時候他在批奏章,朱元璋這個鐵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批奏章。
當然,熱愛和權力欲是一方麵,沒人能代替他批奏章也是一方麵。
大明帝國,一京十三布政使司,六千萬人口,實在是太過龐大,事情也太過繁雜了,每天在帝國的疆土上,都發生著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的事情。
在過去,還有中書省和宰相幫助他篩選這些奏章,處理一些不需要他過目的政務。
但是自從發生了胡惟庸案後,朱元璋就再也不信任這些文臣了。
當初楊憲被誅後,朱元璋覺得胡惟庸有才乾又小心謹慎,所以重用了他,而胡惟庸當了多年宰相後,便逐漸獨斷專行了起來,六部十三布政使司,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的奏章,胡惟庸全都先在中書省過目,凡是不利於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
而最終,占城國使團來進貢被胡惟庸隱瞞不報一事,成為了胡惟庸案的導火索。
這種信息隔絕,讓朱元璋深惡痛絕,因此他開始親力親為,以一己之力,把持著整個帝國的運轉。
這樣當然很累,但朱元璋在想不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同時自己身體又能扛得住的情況下,也隻能如此了。
而今年朱元璋雖然設置了文華殿大學士特侍左右,也僅僅是顧問而已,譬如朱元璋遇到一些聱牙詰屈的詞句典故或者遇到不了解的知識的時候,幫朱元璋解答,充當人形百度的作用,並非後世擁有批閱奏章權力的內閣大學士。
而今天的奏章,讓朱元璋很高興,因為傅友德、沐英、藍玉等人,徹底平定雲南的軍報傳回了應天府,由五軍都督府轉奏了上來。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好像洪武開國時候,大明就已經完成大一統了。
可實際上這是標準的印象流,因為洪武十五年以前,元朝在中原的統治雖已結束,但退據大漠的北元還擁有著完整的政權組織與相當規模的軍隊,甚至在嶺北之戰中使得徐達的明軍主力中路軍大敗而歸。
除此以外,北元梁王孛兒隻斤·把匝剌瓦爾密元世祖忽必烈第五子雲南王忽哥赤的後裔)率領著十餘萬大軍占據著雲南地區,北元丞相納哈出也率領著二十萬大軍占據著遼東地區。
對於雲南問題,考慮到大明開國後百廢待興以及雲南當地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朱元璋一開始是想和平解決的,所以接連派鄧邦富、王褘、吳雲等使臣前來雲南招撫,除此以外,還派了元朝的降臣阿思蘭楊完者不花、伯伯等人,可前後五次來昆明的大明使臣,均遭到梁王拒絕。
於是當最後一次梁王殺了大明的使臣後,朱元璋決定動用武力徹底解決雲南問題。
洪武十四年九月,明軍分兵兩路南征雲南,征南將軍傅友德所率東路軍於十二月中旬進抵曲靖,與故元梁王部展開激戰,傅友德再次接受沐英的建議,布陣於河岸,擺出渡河架勢,將對方精銳牽製於對岸,而沐英則另遣數千人從下遊潛渡,出其背後,元軍大亂後明軍趁勢渡江,隨後雙方正麵決戰,元軍大敗。
曲靖之戰後,元軍主力儘失,而雲南是有兩股勢力的,一股是以昆明為統治中心的梁王,另一股則是在忽必烈南征時投降忽必烈的大理國段氏,於是段氏順理成章地反水了,傅友德、沐英、藍玉等將在今年攻入昆明,消滅梁王,並且徹底平定雲南。
這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這意味著西南邊陲已經穩定,接下來可以全力向北方用兵,先解決遼東的納哈出,最後解決大漠上的北元朝廷,完全消滅了元朝以後,大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再也不用擔心元朝卷土重來。
朱元璋親自對奏章做出了批示:著西平侯沐英留滇鎮守。
當然,隨傅友德、藍玉回來的,還有一個叫做馬三保的少年俘虜.
就在此時,一陣腳步聲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