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萬裡送行舟(5)_爾來君卿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爾來君卿意 > 第10章 萬裡送行舟(5)

第10章 萬裡送行舟(5)(1 / 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

曆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3、投針驗巧

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七夕中午,投針於水,借日影而驗工拙,成花鳥雲獸影,則乞得巧。

清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麵,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4、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將五彩線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

5、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借以求子。

寄托著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6、曬書曬衣

古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盛行。《楊園苑疏》記載,漢建章宮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之曬衣閣,每到七月初七,宮女必登樓曬衣。此當為七夕曬衣之緣起。

到了魏晉,七夕曬衣的習俗已相沿成風,並相當程度地演變為官宦人家誇富鬥富的一種表演。

7、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彆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流行於清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

清鄭大樞《竹枝詞·七夕》詩雲“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

8、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於案前焚香禮拜後,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據史料記載,七夕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就如同,慕玘和他。

喜歡爾來君卿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爾來君卿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回到女兒被換前 長姐堅持分家後,在荒年成了巨富 我在醫院當卷王,閻王見了都搖頭 掌中沉淪 未婚妻出軌後,我和冰山女總裁領證了 聽懂毛茸茸說話,我成了警局團寵 重生1990,從回國造彩電開始 綁定聽勸係統:我帶全家逃荒求生 人在民國,從巡警到最強軍閥 末世嚶嚶怪?一拳捶死喪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