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位於倫敦的西北方位,是一個小鎮。
12世紀時,英國國王亨利二世在牛津建造了一座行宮,許多學者為了得到國王的庇護,來到牛津這個小城講學,慢慢就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後來英法戰爭爆發,英國國王震怒,把在巴黎大學求學的英國學者都召回了英國,這些學者在牛津創辦了一所大學,這就是牛津大學的由來。
這些都是馬車夫跟他們說的,這馬車夫就跟北京的出租車司機一樣愛侃大山,倒也給閔悉和雲霽的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
馬車夫經常往來於倫敦和牛津,認識和接觸的牛津師生很多,也了解他們的軼事。他還說起了劍橋大學的由來,當初牛津大學建成之後,不少青年學生來到牛津求學,帶動了這個小城的繁榮。但很多青年學生放蕩不羈、不拘小節,在牛津吃飯喝酒住店都愛賒賬,並且還成了風氣,欠債不還,還常因喝醉了酒鬨事,引得當地百姓非常不滿,矛盾不斷升級,最終和學生爆發了嚴重的械鬥事件。
那可是真刀真槍上陣的,居民們用弓箭攻擊,學生死傷慘重,驚動了國王。
一批師生為了躲避戰禍,毅然出走,去了劍橋,創辦了劍橋大學。
閔悉雖然大致知道劍橋和牛津的關係,但也是今天才知道具體緣由,沒想到英國民風如此彪悍,對讀書人也這麼不留情麵。這種事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中國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雲霽這個古人更是難以想象“讀書人欠債不還,確實有辱斯文,但竟因此被殺,簡直難以想象!”
一路顛簸,午後時分,他們終於順利抵達了牛津。馬車夫知道他們是去參觀牛津大學的,還特意把他們送到了牛津大學。
閔悉和雲霽站在大門口,打量著周遭的環境,看來這座小城裡最雄偉的建築就是牛津大學了。
雲霽問閔悉“是先進學校參觀,還是去住店?”
閔悉說“先住店吧,把行李放下再來逛。”兩人出門幾天,除了帶上換洗衣服和被套床單,還把做飯的基本物品也都帶著,沒辦法,他們實在是忍受不了英國人糟糕的廚藝,不想對不起自己的胃。
兩人問了幾家店,終於找到一家可以食宿的店,貴是貴了點,但可以自己做飯吃。
這是一家夫妻店,中年夫婦看起來很和善,衛生打掃得也很乾淨,當閔悉說要借用廚房做飯的時候,房東太太驚訝得瞪圓了雙眼“你自己做飯?”
閔悉點頭“是的,我們食宿費照給,就借用一下您的廚房。菜我自己買。”
房東太太看著眼前兩個長相怪異的小夥子,連行為也這麼怪異,哪有客人住店還自己做飯的,牛津大學的學生巴不得要多占些便宜,他們竟然有便宜不占,雖然不太能理解,也還是答應了“那好吧,你自己做,飯錢我還是要收的。”
“沒有問題,就當是燃料費了。”閔悉說。
中午他倆吃的是從家裡帶來的餅,也就不用做飯了。放下行李,鋪好床,他們出了門,決定先去牛津大學轉一轉,今天剛到,他們不打算去見米歇爾教授,明天再去拜訪。
閔悉的首要目的,當然是找玻璃溫室,牛津大學的規模這會兒不算大,但建築倒是頗有規劃,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雲霽也忍不住感慨“瞧著比國子監更有意思。”
“你還去過國子監?”閔悉好奇問道。
“跟著朋友去參觀過。”雲霽說。
國子監是大明的最高學府,也是主管國學政令的官府機構,其規模自不必說,但跟坐落在偏僻小鎮的牛津大學比起來,顯得更為嚴肅規正了些,少了些野趣。牛津大學校園內綠草茵茵,嘉樹成蔭,看起來賞心悅目,學累了,往草地上一躺,便能放鬆身心。
“可能就是西方治學和東方治學的區彆所在。”閔悉說,還有學科的不同,明代的讀書人都是為了功名,科舉為盛,英國人讀書跟功名不掛鉤,自然會學自己喜歡的學科。
雲霽點頭表示讚同“你說得對!”
兩人找了一圈,最後在一個園子裡看到了玻璃溫室,可惜這個園子圍了牆,入口還上了鎖,大概裡麵的奇花異草比較多,怕被人破壞,保護得比較嚴格,所以想參觀植物園,還必須要找相關的工作人員開門才行。
閔悉引頸朝柵欄的縫隙裡看了看“看不到,算了,咱們先回去吧,明天再去找米歇爾教授,希望他還在牛津。不然咱們這趟要白跑了。”
“你確定裡麵會有我們需要的作物?”雲霽總覺得閔悉的做法有點像碰運氣,而且他對閔悉從鯊魚號上聽來的傳聞持懷疑態度,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的作物,為什麼不見歐洲本地人推廣種植,卻要種在植物園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