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每年我都要自己或者和學生舉辦遊學活動,這裡涉及到出行的預測,擇吉,也涉及到地理風水。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除了網絡獲取間接經驗外,還要和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係。這個過程來自一位劉女士的思路,她是中國史誌辦公室的職員,也是中華文化的愛好者。
中國史誌辦公室通常是負責地方誌編纂和管理的機構。
1、史誌辦公室致力於收集、整理和編纂曆史資料,包括地方史、人物傳記、大事記等,以記錄和傳承本地區的曆史文化。
2地方誌編纂這是史誌辦公室的核心工作之一。他們組織編寫地方誌,如縣誌、市誌、府誌等,為地方政府和社會全麵、係統的地情資料。
3資料收集與研究工作人員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檔案等方式,廣泛收集與地方曆史相關的資料,並進行深入研究,以確保編纂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4宣傳與教育史誌辦公室通過舉辦展覽、講座、培訓等活動,宣傳地方曆史文化,提高公眾對本地曆史的認識和興趣,增強地方文化認同感。
5交流與合作與其他地區的史誌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分享經驗、互相學習,推動地方誌事業的發展。
6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史誌辦公室也在逐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將曆史資料數字化,建立數據庫,以便更好地保存、管理和利用。
7政策谘詢與建議根據對地方曆史和現狀的研究,為政府決策曆史借鑒和參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智力支持。
總的來說,中國史誌辦公室在記錄曆史、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地方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有這樣的向導,我們省了很多繁瑣的工作。
101novel.com15年,我們第一個遊學考察的地點是易京樓,易京是易水河邊的京都,有人認為是按照易經的思維修築的,也有說是因為在易水岸邊修建的。
這個易到底是易經的易還是易水的易呢?這是我們考察的重點。
易水是一條河流的名字,位於中國河北省境內。它的名字常常與曆史和文化聯係在一起,因為在古代,易水曾發生過許多重要的事件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據傳,戰國時期,燕國的刺客荊軻就是在易水河畔與太子丹告彆,踏上了刺殺秦王的悲壯之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詩句,也讓易水成為了壯士訣彆的象征。
此外,易水還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這裡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易水硯、易水陶瓷等。易水硯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之一。如今,易水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人們可以在這裡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感受曆史的韻味,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總的來說,易水是一個充滿曆史文化底蘊的地方,它見證了許多曆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
易水,古稱易河,位於河北省易縣境內,是一條因曆史事件而聞名的河流。易水的名稱由來與其流域的地理特征和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有關。易水流域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更是多個曆史故事的發生地,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燕昭王招賢納士、樂毅破齊的故事以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還有荊軻刺秦王等悲壯故事。
易水的上遊地區多源自易縣西部山區,流經的區域曆史上屬於燕國地帶,戰國時期燕國的下都就設立在此。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曆史事件的積澱,易水在古代文獻中頻繁出現。據《水經注》描述,易水曾被稱為武水,這一名稱可能與其流經的武陽城(燕下都)有關。同時,易水還因燕太子丹在此送彆荊軻刺秦而名揚天下,高漸離擊築,荊軻合著音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更增添了這條河流的文化深度。
易水的稱呼在曆史上有所變化。古代文獻中的“易水”,據《水經注》記載,僅中易水稱為易水,而北易水和南易水則有不同的稱呼。這種命名上的區分反映了易水各支流的特點及其所流經區域的不同曆史背景。易水的三條主要支流——北易水、中易水和南易水,均源於河北省易縣,但各自流入不同的水係,這也可能是它們共同以“易水”命名的原因之一。
燕國與易水有著密切的曆史聯係,易水不僅是燕國的地理標誌,也是其文化象征。
燕國在戰國時期是北方的一個強大國家,以薊城(今北京市一帶)為上都,武陽城為下都。武陽城位於易水河畔,這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側幾十公裡即為蜿蜒迤邐的太行山脈,西北約50公裡有紫荊雄關,東麵是平坦的“督亢”沃野之地。南有易水,北有濡水,都是天然形成的護城河,易於防守。
易水河畔不僅有自然景觀,更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跡。如荊軻塔、燕下都遺址等,這些都是燕國文化的實物證據。荊軻塔建於元代,塔下便是荊軻的衣冠塚,而燕下都遺址則展示了戰國時期城市的發展狀況。這些遺跡的保護和研究,對於理解燕國及其與易水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燕國與易水的緊密關係體現在多個方麵,從地理戰略到重大曆史事件的發生,再到文化遺產的傳承和考古發現,都顯示了易水對燕國曆史和文化的深遠影響。這種關係不僅塑造了燕國的曆史軌跡,也豐富了中國的文化遺產。
其實,易水的易和易經的易,是同一個字。易有三種解釋,一個是日月,一個是蜥蜴,一個是交易,都是變化的含義。
易水的名稱由來已久,其“易”字在古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包括改變、轉化的意思,這與《周易》中強調的變化無常和順應自然的思想不謀而合。《周易》認為,宇宙間萬物的變化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即“易”的法則。這種思想可能最初來源於對易水及其周邊自然環境的觀察和思考。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來看,易水不僅僅是一條河流,它還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征。《周易》的形成和發展,與易水流域的地理位置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據研究,易水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周易》的產生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思想靈感。
易水河道的變遷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涉及自然因素和人為乾預。易水河分為北易水、中易水和南易水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曆史和變化過程。具體變化如下
戰國時期的城市體係在戰國時期,易水運糧河古河道南北縱貫,將燕下都城一分為二,東城是主體,東西兩側有河道及城濠與中易水和北易水相通,四周河水環繞,形成完整的城市體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北易水的變遷北易水古稱濡水,源於易縣馬頭山南麓,流經大小龍華等地,沿途彙入多條小河流。1958年上遊修建了多個中小型水庫,這些水庫的建設改變了北易水的流向和流域特征。
中易水的變遷中易水古稱武水,亦名白澗河,源於易縣西南太行山麓。1958年至1960年在易縣安格莊村西建成安格莊水庫,這是拒馬河紫荊關水電站的反調節水庫。1970年“五一渠”擴建,設計引水流量25立方米每秒。中易水河在安格莊水庫以下,經堯舜口、野裡店等村落,到河內村南與北易水彙合後入南拒馬河。
河道的治理開發為了排泄左堤外區間瀝水,徐水政府報請保定地區行署同意並經河北省水利廳批準,1979年在迪城村南修建揚水機站二座,裝機3台,容量365千瓦,排水能力為45立方米每秒。電源原由安新縣小營變電站,1990年改由徐水沙口變電站擔負。
河道的曆史變遷漕河河道的變遷按酈道元《水經注》記述,徐水、漕河本為二河。徐河自五回嶺至滿城黃村以下,經賢台、大馬坊、花莊、北八裡莊、馮莊、省監獄和馬莊(古清苑城)、孫村,約在仙人橋以下,漕河與府河相會。漕河從黃村到仙人橋段,即古黃花溝。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漕河在滿城東北境北移,由賢台經南韓、水北莊之小營入徐水境,經楊村、龐村、空城,至漕河鎮與漕河相會,徐河始稱漕河。
總的來說,易水河道的變遷反映了古代至現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和改造,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對水資源管理和利用的智慧。這些變遷不僅影響了當地的地理環境,也深刻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形成。
若乾年後,這個易,會變成啥樣呢?
公孫瓚建易京樓,他至少把易水文化,臨易文化進行了保留與傳承,但是公孫瓚為何要殺劉虞呢?或許這是袁紹和公孫瓚翻臉的最直接原因。
天氣雖然很炎熱,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有說有笑,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容城。提前約好的容城縣誌的負責人孫先生帶著我們趕往昝村。
那就是易京樓遺址。
喜歡弘未來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弘未來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