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看完,光幕外有政治度敏銳度高的人,這才弄明白元鴻被封文聖的原因。
不是因為他文采有多好,真正的關鍵其實在蕭臨淵說的變通二字上,因為元鴻不似一般的酸儒,死守著過去那點禮法規矩不知靈活變通,反而是學識過人還為人通透,這才被蕭臨淵看上。
而蕭臨淵之所以要封一個文聖存在的原因也很好猜,無非就是看中元鴻在民間的影響力,再加之,他需要文道學派上出現一個領頭羊,這樣才能更好的收服和規束眾文人,還能通過元鴻的冊封來間接影響其他人的心理,仿佛在問他們這些文士,你們也想當第二個元鴻嗎
那就識時務一點,聽話,彆當刺頭。
真是將那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體現的淋漓儘致。
“真是好算計啊,天生當權者的料子。”
有官員偷偷在家感慨。
當然,這話他們也隻敢趁著沒人的時候說說,就怕被人抓住把柄。
先是以一個聖人之位重誘之,接著又以元鴻最重視的文學典籍來要挾,元鴻不放心柳尚以一人之視角左右這等大事兒,所以隻得答應。
他生怕自己所珍視的文學典籍、傳承,一不小心就被人誤解所毀,這就是元鴻的軟肋。
被人抓住軟肋,就隻能認命。
連元鴻自己也感慨,“原是這般。先前老夫還在想,為何老夫一大把年紀了還能入朝得帝王青眼,緣是這般啊”
說完又笑,是無奈,也是覺得好笑。
他竟這般輕輕鬆鬆就被蕭臨淵拿捏住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老師以國為先,為文道之興衰而憂,確有聖者之心。”
他的三弟子優雅端坐於蒲團之上,表情誠懇,想想也知道,當時那種近乎與天下文人為敵的情況下,元鴻敢接蕭臨淵交給他的這樁差事,恐怕外界少不了罵他的聲音。
敢為天下大義舍自身私名,這樣的人才真的配稱文士大儒。
隻有柳尚,雖不言語,但看皺緊眉頭的表情,大抵可以看出他心裡的懷疑和糾結怎麼了怎麼了這事交給我一人負責你還不放心是嗎
你弟子多怎麼了我一個弟子可以抵你上千
聖人不聖,但時代需要引領者。而對於統治者來說,任何的學說真言都隻是他們統治民心的一種工具罷了。更何況對上的人還是神昭大帝,他可是最不信這一套的皇帝。
古古傲氣一笑,笑容變得古怪又神秘,壓低了聲音,一臉悄咪咪的表情對著屏幕說道我猜你們一定有人好奇,神昭大帝要元鴻做的第三件事是什麼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隻是這件事在曆史上造成的震撼卻是直到今日依舊叫人心向往之,心神震顫
光幕上,古古的頭像突然縮小進一個小窗口,而光幕正中心是放大且字跡靈秀的幾行書文。
接著就聽畫麵中的古古開口朗誦。
敬上神書
煌煌九州,天下歸一,平四海而定宇內,生者皆喚宸聲,開民智,曉民生,扶社稷,定朝邦,四方皆寧。
渺渺神靈兮不見威儀,赫赫人皇兮威震八方,今帝封人族不朽之功者冊位為神,立於天地,護眾生安寧,其功當千秋萬載,永世吟唱。昭帝誓之,天地人靈共鑒,仙魔鬼神勿有言。
抑揚頓挫又凝重認真的一番話後,光幕外的大宸眾人開始出現騷亂,有人驚叫,有人震楞,還有人不可置信大叫。
“瘋了瘋了這蕭臨淵腦子不清醒不成”
哪有人敢這麼搞的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一聽就懂,這根本不是祭神時的敬語,反倒像是宣言是對神明的不敬
離譜啊就
你就這麼想讓後世人人都知道你那些有功之臣的功績嗎
但那也用不著將他們捧到這麼高的位置吧
現在他們總算是知道前頭古古說那幾個二十八功臣的人後麵,每每都要帶上的神官位,到底是指什麼了
敢情是真封了他們為神啊
還是那句話,就離譜蕭臨淵你這個皇帝對、他、們、彆、太、愛
一眾人又刺激又酸的睜不開眼,連蕭臨淵自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蕭臨淵這真是我讓元鴻乾的事兒你不要亂說啊我跟你講
古古的心情很是激蕩,說道。
封神之戰後的這篇敬上神書,就是神昭大帝要元鴻所做的第三件事。
這篇賦文啊寫的極其大膽,雖然全文篇幅不長,但絕對的精華。同時也是神昭大帝對世間所有信神之人的絕對宣言一麵世,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蕭臨淵彆誇了彆誇了,真的有夠尷尬。
有史書記載,起初,神昭大帝想讓元鴻寫告神書,大體意思就是告訴四方神靈自己做天下共主了,如今我要封我的那些功臣為神,現在特地來通知你們一聲你們這些舊神該給我的新神臣子們讓位啦。
光幕底下的喧嘩震驚聲更甚,一聲接著一聲,一片嘈雜。
蕭臨淵想捂臉歎息,講真,我真的不覺得自己會乾這麼囂張的事情,雖然不怕,但是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他不太懂,明明隻要當時的自己下一道命令就好,為什麼還要叫元鴻寫這一篇文,難道就為了囂張一下好氣一氣當時罵自己的那些人
天上古古笑的沒心沒肺,語氣要多肆意有多肆意,還打趣著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