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隆!--隆!隆!”
……
常言道:人到一萬,無邊無沿,人到十萬,徹地連天,五六十萬人一起行進,又該是何等聲勢呢?
隻見漫山遍野、人影如潮,無數雙腳掌踩踏大地,揚起了漫天塵土,就像一條土黃色的巨龍在吞雲吐霧,還有如雷的戰鼓聲,以及無數迎風飄揚的旗幟!
原來閬中整頓之後,難民隊伍稍微正規化了一些,還設置了很多旗鼓,戰鼓都是沿途劫掠來的,實在找不到戰鼓的,就用銅鑼、銅盆、木魚、梆子湊合著,反正能敲出聲音就行了。
旌旗更是自製的,講究點的錦緞彩繡,粗糙的白布黑字,胡亂舉一塊破布充數的也很多,反正十幾個人就打出一麵旗幟,看起來旌旗飄揚、鋪天蓋地,也能起到驚嚇敵人的作用!
其中還有數百麵、仿製的金狼頭大纛旗呢,自然是那些‘賽蕭郎、鐵蕭郎、小蕭郎’的旗幟了,真虧得他們打聽的清楚,旗幟做的惟妙惟肖,幾乎能夠以假亂真了。
可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些仿製的金狼頭旗幟,在未來的幾天之中,給他們帶來了殺身之禍呢?
難民隊伍緩緩東進,逐漸逼近了巴中城,蕭逸則帶著心腹人,登上了附近一座高坡,準備俯瞰周圍地形,進而製定作戰計劃!
“大河如龍、群山似虎,雄關漫道、氣勢磅礴,真是一片金戈鐵馬之地啊,就不知這裡的黃土,要掩埋誰的屍骨了?
你們幾個好好看一看,記住這的山川地勢,以後中原出兵吞並巴蜀,這裡是必經之地、更是必爭之地,金牛道的防禦太堅固了,正麵強攻難以奏效,將士死傷也必然慘重!
不如從米倉道出兵,先拿下巴郡全境,封鎖住三峽口,把巴蜀、荊州截為兩段,令其首尾不能呼應,再從東北向西南包抄過去,來一個大縱深包圍圈,最後緩緩壓縮,必得其誌!”
…………
“徒兒們謹記在心!”
每到山川險峻之處,蕭逸都會習慣性的、講述一些戰略戰術,兒子、徒弟們則認真聽著,牢牢地記在心中,薑維最是認真了,還取出筆紙繪畫起來,拿回去慢慢的研究……而這份簡陋的草稿,若乾年後成了滅蜀的戰略方針,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從地形上來看,米倉山-西接摩天嶺,東連大巴山,形成了一條天然分界線,把益州分成了巴蜀、漢中兩個部分,而米倉山地形獨特,山體靈秀、森林浩瀚,更有一條銀帶從中流出--巴水!
巴水起源於米倉山南麓,向南流經巴中、平常、渠縣……最終注入渠江中,全長八百餘裡,貫穿了巴中郡全境,而且河麵寬闊、水流湍急,既是巴郡的母親河,也是一道天然軍事屏障!
五六十萬的難民,如今就聚集在巴水西岸,對麵就是巴中城了,如果是平常時候,這條波濤滾滾的河流,就足以阻擋難民隊伍前進了。
好在天氣寒冷,河麵結了厚冰層,人馬、車輛都能暢通無阻,不過西南春天來的早,再過上十幾天,冰雪就要逐漸融化了,到時候沒有大型舟船幫助,誰也休想渡過巴水!
東北方向就是米倉道,正處於米倉山的最狹窄處,南北不過百餘裡,道路又比較挺直,如果全力奔馳的話,四天左右就能通過了。
可是巴中城就像一道鐵閘門,牢牢的封住了米倉道南口,根本沒有偷渡的可能,而在米倉道裡麵,還有七八處隘口,由老將嚴顏統兵把守,同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就算難民們傾儘全力,用屍體堆平了巴中城,恐怕也通不過後麵的米倉道,那裡的地形太狹窄了,兵力無法展開,人多非但不是優勢,反而成了一種累贅呢!
與此同時,龐統率領六萬人馬,日夜兼程的追趕過來,距離巴中城不過三四天路程了;還有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的七八萬人馬,也聚集在了一起,從巴水下遊殺奔過來,形成了大合圍之勢!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內無糧草、外無救援,就以兵家之道看來,難民隊伍已經陷入絕境中了,就算是孫武、白起複生,恐怕也無能為力了。
不過嗎,統帥這支難民隊伍的,不是孫武、白起,而是更加狡猾、凶狠的蕭逸,一個善於在絕境之中,找到出路的傑出統帥!
“啟稟師父,大師兄傳回消息,劉封同意反水了,還送來了一封效忠書,以及巴中城的布防圖!”
“士載乾得漂亮,我們掌握了巴中城,這局棋就能轉死為生了,再好好的謀劃一下,或許讓龐士元吃了大虧,哈哈!”
看過了效忠書、布防圖,蕭逸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既是天助自己,更是自助自己,早在八年前,烏林撤退戰之中,自己就生擒了劉封一次!
卻沒有殺了他,而是巧施反間計,又故意放他逃走了,正是有了當初的因,才有了今日的果,所以說戰爭中沒有僥幸,隻有深謀遠慮!
當然了,劉備扶植親子,鏟除義子的心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凡他對劉封好一點點,後者也不會生出叛逆之心了。
不過控製了巴中城,還不足以脫離險境,要想順利回到漢中,還要對付米倉道的守軍,以及後麵的追兵……
“告訴吳質,帶領隊伍渡過巴水,把巴中城包圍住,要圍而不打、日夜騷擾,一定要把聲勢做起來!
不過渡河之前,收集西岸所有船隻,集中起來全部燒掉,還有方圓百裡之內的樹林、竹林、房屋統統燒光,一塊木片也不準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