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趙真跳過了這個話題,說道:“既如此,那就罷了。朕問你,你在揚州是如何尋訪的,如何得到的如此詳實的材料?”
梁曉暗中鬆了口氣,他實在是不想去當文臣。
原劇中齊衡走的就是這條路,明明是齊國公府的小公爺,卻非要去考科舉,當文臣。
前麵曾經說過,勳貴子弟就算是考中了進士,也依舊會被文官集團排斥,兩邊不靠。
那平寧郡主為何執著於讓她的兒子齊衡考科舉呢?
凡事有利有弊。
勳貴出身的文臣,會被天子當作心腹,並且是心腹中的心腹。
所有文臣都是科舉出身,哪怕皇帝不願意,也無法阻止文官集團的形成。
單一文臣,哪怕是宰輔大相公,絕大多數時候,皇帝都可以輕鬆壓製,就算壓製不住,也可以將其逐出汴京。
哪怕是一個派係的文官的合力,皇帝雖然需要重視,但也可以借力打力,聯合其他派係的文官來壓製。
可在某些事件上,比如維護士紳利益,整個文官集團也會團結起來的。
麵對整個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誌,古往今來,也隻有極少數的雄主能夠戰而勝之。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比如明太宗朱棣——如果讓朱棣自己選,絕對願意做太宗,而不是稀奇古怪的成祖。
滿清的一些皇帝也能做到,卻是少數民族政權的玩法,靠的是數以萬計的八旗兵丁,另起爐灶。
所以,皇帝自然願意看到勳貴子弟考科舉,給自己當馬前卒,給文官集團摻沙子。
所以,所有考中進士的勳貴子弟,都能夠一飛衝天,短時間內披上緋袍,紫袍也不算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這樣就是將全部身家係於皇帝一身,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就算皇帝讓他們上刀山,下火海,他們也隻能硬著頭皮去闖。
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他們就什麼都不是了。
平寧郡主願意賭一把,是因為她是皇帝義女,和趙真這位天子有父女之情。
梁曉可不敢賭,也不想賭。
還是踏踏實實的做武將吧。
……
對於皇帝的問題,梁曉早有準備,先是如實說了自己是如何勾搭上時任揚州知州的劉襄,從他手中得到揚州當地大戶的關鍵情報。
然後,梁曉就開始編故事了,七分真三分假,誇大顧廷燁的主觀能動性,說顧廷燁是主動向自己提供幫助,主動提供了兩淮鹽政相關的情報,目的是想要為君分憂。
這是梁曉向白老太爺承諾過的,也是他自己想要做的。
梁曉曾經很是猶豫,到底要不要改變顧廷燁這個好兄弟的命運。
作為原劇的男一號,顧廷燁親身參與了原劇中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改變他的命運,必然會改變原劇的劇情。
最後撿漏當上皇帝的趙宗全,被顧廷燁救了好幾次。
若是趙宗全因此死了……原劇後半段的劇情,就徹底作廢了,一點用處也沒有了。
但梁曉還是不忍心看自己異父異母的好兄弟,經受原劇中的那些磨難,尤其是氣死親生父親這件事,這可是忤逆,天下大赦都不會赦的重罪。
還有一重原因,那就是梁曉在揚州大殺四方,成果斐然,讓他空前的自信,對原劇劇情的執著也淡了很多。
至於顧廷燁可能會失去從龍功臣的身份?梁曉覺得,趙宗全肯定比曆史上的宋英宗強一些,但也有限。
不給他做從龍功臣,至少不用給他賣命。
憑自己和顧廷燁的才能和背景,兩人相互扶持,難道未來就不能出將入相嗎?
想通這一切後,梁曉隻覺得豁然開朗,若這個世界是修仙世界的話,梁曉覺得自己這番頓悟至少能提升一個大境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