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季安侄兒這話謙虛了,你吟的這首詩雖然不和樂府詩的格調,但本官卻也聽出了這短短一句所表現出的磅礴氣勢。”董卓本人雖然作為一個西涼武夫,但這些年在官場摸爬滾打,卻也學了一些關於詩歌的基本功。
沒辦法,一個邊地武將想要在朝堂上混的開,即使他已經拜入了袁府門下,那也要有一些真材實料才行,要不然即使有四世三公的麵子在也會有人笑話他的。
所以要董卓作出一首好詩他是做不到,但判斷一首詩好不好的能力,他還是有的。
最後在董卓的一再要求下,劉裕實在是不好駁了他的麵子,隻好厚著臉皮剽竊起李白的這首《將進酒》來。
不過在說出來之前,劉裕讓趙折拿過一袋酒囊喝了一口,畢竟詩仙的詩怎麼能沒有酒呢?即使是要剽竊,也不能墜了李太白“鬥酒詩百篇”的名號。
此時蒲津渡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來來往往的旅人見有熱鬨看,於是很多人就圍了過來。
劉裕在喝了一大口酒之後,就開始了肆意的高歌起李白的《將進酒》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
“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烹羔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懷……”
“董刺史,丹丘生。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孝武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且須沽酒對君酌……”(陳王是曹植,所以隻好隨便換了一個。)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李白的這首詩實在太經典了,於是作者就把他差不多全部寫出來了,大家就當我是為水文吧!哈哈!)
劉裕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沒過多久這首氣勢磅礴,不似人間的詩歌就背完了。
人群中看著劉裕邊喝邊唱,初時還有些喧囂,到後來漸漸變得安靜了下來,隻留下那滾滾的大河之水驚濤拍岸的聲響,就好像是在附和著劉裕的高歌一般。
一首唱罷,人群中安靜了片刻之後才有人突然高聲叫了一聲:“好!”
這時的蒲津渡才又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好,好詩啊!”人群中的一些路過的士人大聲叫到。
而一些沒有聽懂的百姓,卻也能夠感受出這首詩的氣勢磅礴,瀟灑自由的意境,不由的也跟著點了點頭,大聲叫好起來。
而董卓卻是滿臉驚喜的看著劉裕,沒想到這小子這麼會來事,把自己也寫進了詩中。
聽完這首詩他就知道,這是首名篇,說不定還會名傳天下,到時候自己的名字也能跟著傳播出去,這對一心向往權勢的董卓來說可真是意外之喜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