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知縣覺得朱標多少有點兒傻。
既然朱重八那老登都已經把現成的教材準備好了,而寧陽縣又恰好有懂雕版的工匠,有造紙的工坊,有足夠多可以充當教書先生的童生,那還不趕緊讓人安排印刷?
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瞥了朱標一眼,楊大知縣直接對跛五吩咐道“讓人把祝大郎和陳仇虜喊來。”
等祝大郎和陳仇來到縣衙,楊大知縣先是拿起那幾本“欽定”的教材晃了晃,接著吩咐道“紙坊那邊兒加大產量,多造印刷用的白紙,印刷工坊那邊把這些書拿去雕版印刷。”
“人手不夠的話,城南修路的那些讀書人你們可以隨便調用,本官就一個要求,速度要快,數量要足,趕在明天開春之前,爭取讓文廟學堂裡的學生們人手一份。”
“當然,就算是文廟學堂裡的學生們人手一份了,也不要停止印刷,繼續印,能印多少就印多少。”
祝大郎和陳仇虜不明所以的應了下來。
隻是等二人離開之後,朱標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姐夫不是說要讓原本修路的那些讀書人去研究活字印刷麼?怎麼還讓陳仇虜去弄雕版印刷?”
楊大知縣再一次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瞥了朱標一眼,“那殿下不妨先猜一猜,微臣為什麼要讓他們去研究活字印刷術呢?”
朱標微微一怔,隨即便一臉懵逼的反問道“不是打算折騰那些讀書人,讓他們去改進木活字嗎?”
折騰那些讀書人?
不是,我楊大知縣在你朱標心裡就是這麼個形象?
那不行。
江湖上誰不知道我楊某人向來是熱忱善良的誠實小郎君,今天我楊某人必須要挽回自己的形象。
楊大知縣滿臉無奈的望著朱標說道“殿下,微臣真不是折騰那些讀書人,而是真心希望他們能改進活字印刷術。”
略微頓了頓,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活字印刷術,首重字模,泥字模易磨損,木字模遇水變形,排版還不方便,論及印刷之精美,也不足雕版印刷,微臣這才讓他們想辦法加以改進。”
楊大知縣之所以要讓那些讀書人去研究活字印刷術,就是因為活字印刷術還不夠成熟,比如說泥活字容易磨損,木活字遇水容易變形,排版比較麻煩,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排錯字的情況。
最最關鍵的是,在紙張質量不算太好的情況下,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書籍或者其他東西遠不如雕版印刷出來的精美。
當然,雕版這個玩意兒的缺點同樣也是一大堆,比如說專模專用,一本書假設有五百頁,就需要做出來五百個不同的雕版,稍微有點兒錯處,整張雕版就宣告報廢,隻能從頭再來。
除此之外,雕版的保存和壽命同樣也個大問題,並不是雕出來一張雕版就能一勞永逸,隻要印刷的精美程度要比活字印刷的要好很多。
然而讓楊大知縣沒有想到的是,朱標在聽完楊大知縣說的這些之後卻是微微皺眉,繼而又試探著問道“姐夫可曾看過《農書》?”
楊大知縣心道本官看過的書倒是很多,可是《農書》就真沒看過。
再說了,《農書》這玩意兒跟活字印刷又有什麼關係?
正當楊大知縣滿頭霧水的猜測《農書》和活字印刷術的關係時,朱標卻直接掀開了謎底。
“胡元大德二年,王禎在江東建康道寧國路旌德縣召集工匠刻木活字三萬多個,試印六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
朱標斟酌著說道“王禎還發明了由“以人就字”改為“以字就人”的轉輪排字盤,用於排放活字字模。”
“據小弟所知,瑞安縣便有人懂得王禎所創的活字印刷之術,所印刷出來的書籍質量,也不見得就比雕版要差多少,不過就是需要的工匠多了些,總得安排人補刻字模。”
略微頓了頓,朱標又補充了一句“若是姐夫有需要,小弟可以讓人從瑞安縣征調幾個懂活字印刷的工匠來寧陽縣,讓陳仇虜帶著他們搞活字印刷?”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楊大知縣整個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