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登一不怕強悍的敵軍,二不怕匱乏的補給。
這些事情都是設法解決的。
敵軍的實力很強悍,可以用天時、地利與人和來進行彌補。
補給不足可以就地征集物資。
隻要擴大搜索範圍,總能找到一些因為沒能及時收到“附近正在打仗”的消息,而沒能來得及逃難的村民。
給他們打點欠條,等仗結束了就將借來的所有物資加倍奉還。
可唯獨傳染病……對於這玩意兒,青登是真沒轍。
他的刀可以切肉削骨、斬鐵斷鋼,可以擊潰強敵、懲惡揚善,卻唯獨殺不了渺小的細菌、病毒。
哪怕是在擁有先進的藥品、發達的醫療手段的現代社會,在麵對某些傳染病時,也同樣是束手無策。
連一百多年後的21世紀都是如此,那就更彆說是區區的19世紀中期了。
假設軍營裡爆發了大規模的傳染病……那麼,即使是將全日本……不!將當今世界的最優秀的醫生都集合起來,怕是也無力回天!
閱覽史書,不難發現:本來占有很大的贏麵,結果卻因傳染病的爆發而打了敗仗的軍隊,比比皆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裡的曹軍。
偌大的野外軍營,每天人吃馬嚼的,一日下來所產生的垃圾、穢物,難以想象。
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個不慎就會導致病菌滋生,進而引發無法挽回的嚴峻後果。
最易出現的疾病,當屬霍亂。
霍亂自從18世紀30年代傳入日本後,就是非常凶險的疾病,被稱為“虎狼痢”,取意自“此病像虎狼一樣凶險”。
在1733年的夏季,江戶僅一個月內就有8萬人死於霍亂,可謂是家家戴孝、戶戶披麻。
新選組的軍營裡爆發霍亂……光是想象一下屆時的慘狀,青登就感到頭皮發麻。
要想防止傳染病的出現,就必須嚴防死守!
為此,青登下達了一係列的嚴令——
把廁所建在遠離水源的地方;定期往廁所的坑洞裡灑放石灰;嚴禁將士們隨地大小便;須喝燒開過的開水,不可以直接喝山溪裡的生水;每日的垃圾都須集中起來,定時焚燒;吃飯前須洗手,大小便後也要洗手……
青登在平日裡就經常倡導這些衛生理念。
然而,即使是這麼簡單的要求,也有許多將士難以辦到。
出於基礎教育薄弱、思想境界沒有跟上的緣故,時下的絕大部分日本人根本就沒有衛生觀念可言。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隨地大小便、常喝生水等行為是有害的。
正是因為清楚自己麾下的將士們都是怎樣的德性,青登才特地來一趟廁所,親眼看看這座臭烘烘的坑洞,是否有如他所期望的那般鋪滿白花花的石灰粉。
在檢查完廁所的狀況後,青登馬不停蹄地直奔下一個場所,將原田左之助的那句“咦?橘先生,您不來一起拉**嗎?”拋至身後。
……
……
上野盆地,新選組營寨,本陣——
繼廁所之後,青登又連續巡視了營寨裡外的許多地方,才總算是回到本陣。
他將自己扔進其專屬的“總大將寶座”——一張正對著軍營帳口的小馬紮——“呼”地長出一口氣,整副身子癱軟下來,原本挺得很筆直的腰杆也跟著彎了下來。
“果不其然……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一堆啊……”
呢喃聲剛落,青登又歎了口氣。
若讓他來打個形象點的比方的話……當前的新選組營寨,就像一艘正在海上航行的大船。
看著十分光鮮,有條不紊地平穩運行,可實質上在看不見的地方已經有了許多微不可察的破洞,正在源源不斷地往裡漏水。
上至像山南敬助這樣的高級長官,下到普通的隊士,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表現得。
聽見“敵軍來襲”的消息,就立即失了分寸……
負責看管補給庫的長官,帶頭在補給庫的周邊點燭燈……
一番巡視下來,類似於此的混亂現象,不勝枚舉。
但是,對於部下們所倒騰出來的這些幺蛾子,青登並無意苛責。
一來是因為在對業務不熟悉的情況下,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
二來是他也犯錯誤了。
他忽略了“許多將士根本不懂挖土”的這一事實。
這使得原先預設的工程計劃,必須得做一次大規模的調整了。
打仗是一件非常精細的事情。
沒有打過仗的人,被那沉重的壓力和一連串的繁瑣事情給弄得手忙腳亂的,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再精銳的部隊,沒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始終是不成熟的。
用直白的話來講——戰略層麵的戰爭拚“國力”,戰術層麵的戰爭拚“細節”。
兵員調度、工事建設、後勤補給……各個方麵皆須麵麵俱到,不可出半點兒差錯。
誰犯的錯誤更少,誰就能擁有更大的贏麵。
因此,青登將“死摳細節”列為他的“橘流兵法”的核心要義之一,並非是在信口開河。
論行軍打仗,青登在這方麵的經驗絕稱不上是豐富。
回顧過往,他所親曆的戰事,就隻有2年多以前的“甲斐征伐”。
隻不過,正是這場戰爭,使他受益匪淺。
雖然此戰的規模很小,對手也隻是不上台麵的區區山賊,但是這場戰爭的“流程”卻非常正規、高端。
因為是由“火付之龍”我孫子忠太郎來一手操辦整場戰事,所以從軍隊行進到補給調運,再到營寨建設,各個方麵都穩穩當當。
是時,正是多虧了我孫子忠太郎的運籌帷幄,遠征軍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攻擊準備。
所謂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正是如此。
多虧了那個時候的耳濡目染,以及我孫子忠太郎的言傳身教,青登才學到了補給庫的保養技巧、野外工事的修建方法……等等等等。
每當想到這,青登就不禁為我孫子忠太郎的早逝感到惋惜。
在這個承平日久的時代裡,上過一次真正的戰場、有過一次實戰經驗的青登,已屬不可多得的人才。
光是這份經驗,就足以使他有信心將新選組調教成當世第一強軍,並打贏當前及未來的每一場仗!
……
……
翌日——
昨天晚上,化身為土木老哥的將士們一直狠乾到臨近淩晨,才總算是能回到營帳裡休息。
這一夜,疲勞至極的眾人睡得無比香甜。
天空剛翻魚肚白,他們就被那熟悉的鐘聲給吵醒。
正當他們扛著大大小小的器具,像被風推著似地來到“工地”後,頓時驚愕地發現——他們敬愛的總大將正紮緊兩袖,站在臟兮兮的壕溝裡,熟練地揮舞鋤頭。
“仁王大人,您怎麼會在這兒?”
某人問道。
“目下人手奇缺,我這個總大將也不能光吃飯不乾活吧?”
青登笑著應答,隨後繼續掄動手裡的鋤頭。
不論是握持鋤頭的手法,還是借助慣性來將鋤尖紮進泥土裡的架勢,青登的動作都熟練地像個老農。
揮鋤頭的本領,是他在先前的“疏通神田上水”的任務中學來的——是時,青登率領工人們親赴堵塞的水道,現場指揮疏通作業,履次親身下場與工人們一起勞作,他從中學到了不少自己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嶄新知識。
仁王親臨工地現場來跟他們一起揮灑汗水……此則消息一出,全軍士氣大增!
古時也好,今日也罷,上位者的這種“跟我衝”的英勇行為,總能讓人倍感振奮。
一時間,森林裡的鋸木頭的吱吱聲、營寨周圍的掘土挖泥的吭吭聲,都明顯變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