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撫京畿乃是鎮撫府的核心職能。
因此,新選組的日常任務之一,就是巡視京都,懲辦不法宵小。
為了便於稱呼,新選組的將士們稱此為“巡町”。
先前因部隊規模過小,所以各隊都要去巡町。
而現在,新選組的規模已是今非昔比,各隊的具體職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化。
作為忍者隊和騎兵隊的七、九、十番隊自然是不需要再摻和這種任務。
精銳雲集的一、二、三番隊作為“鎮軍重器”,派他們去巡町,未免有大材小用之嫌。
於是乎,巡町的重任就落到了新選組的四大普通步兵隊,即四、五、六、八番隊的隊士們的肩上。
四支番隊每7日輪替一次。
細算下來,各隊每月都會值崗一回。
巡町的方式無非就是兩種手段。
其一,在三條大橋、四條大橋等交通要衝設立崗哨。
其二,派出大量巡邏隊去巡守京都的大街小巷。
自打京畿地區爆發大規模的尊攘運動以來,便有大量無主浪人打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旗號,源源不斷地湧入京都。
城町內忽然多出一大幫無職業、無家庭、腰間佩掛著明晃晃的刀劍的青壯年……任誰都能想到這將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這些湧入京都的浪人有著極鮮明的兩極分化。
其中的某些人確實是憂國憂民、人品高尚的名副其實的誌士。
然而,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隻是想要趁此機會來狠狠撈上一筆的人渣、惡徒。
搶劫、勒索、奸淫、勒索……這幫畜牲可謂是無惡不作。
在他們的摧殘下,京都治安每況愈下。
一入夜,京都的士民們莫說是上街遊蕩了,家家戶戶閉緊門窗,戰戰兢兢地等待天明。
尤其是那些無權無勢的商戶們,更是怕了這些隔三岔五就以“資助軍費”為由來強行勒索他們的“尊攘誌士”。
德川家茂下令建立新選組的初衷之一,便是因為京都內外已是一片烏煙瘴氣,亟需強而有力的暴力機關來懲辦邪惡,扭正風氣。
讓青登來管治安……這不正是女忍者與調教、女騎士與墮落——專業對口嗎?
回望從前,青登曾先後在北番所定町回和火付盜賊改奉公,他前世還是警校的學員。
對於抓賊、緝凶、整頓治安的這一係列“業務”,他可太熟悉了!
於是乎,青登上洛後,針對京都的盜賊蜂起的惡劣狀況,他二話不說,直接施加重拳!
京畿鎮撫使本就有著“先斬後奏,將權特許”的特權。
在青登的授意下,新選組可沒有“無罪推論”、“有多少證據就說多少話”等費事玩意兒。
新選組的隊士們一旦發現可疑分子,毋需任何手續與流程,可以直接拘捕對方!
對方若敢反抗,就地正法!
如此,新選組的隊士們得以放開手腳,發揮出強大的主觀能動性。
抓了一批又一批的暴徒。
砍了一茬接一茬的腦袋。
三條河原上的那座雄偉京觀又堆高了好幾層。
亂世用重典——古人的這句名言,誠不欺人。
在青登的“重拳毆打”下,前後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京都的治安狀況便大為好轉,連空氣都變得清新了不少!
時至今日,用“風聲鶴唳”一詞來形容京都內外的暴徒們,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他們一聽到“新選組”的名號,臉上就不受控製地直冒冷汗;一瞧見淺蔥色的衣裳,身子就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
藤堂平助本就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
每逢八番隊值班的日子,他都會親自帶隊,儘心竭力地巡守京都的每一個角落。
他這事必躬親的嚴謹性子,以及他那一遇戰事就總會衝鋒在前的勇猛姿態,使他獲得了“‘一馬當先’先生”的美名。
藤堂平助轉動眼珠,掃視街邊的每一處角落。
時值幕四時(晚上10點),整座城町被夜色和安寧所籠罩。
四下裡一片靜謐,唯有他們的草鞋與地麵相摩擦的“沙沙”聲,反複作響。
今夜恰是“無月之夜”,天地間布滿厚密的雲層。
昏黃的燈光僅僅隻照亮了其腳邊的地麵。
燈光之外的地方,幽暗得如入深淵。
冷不丁的,藤堂平助忽地聽見前方傳來熱情的吆喝:
“咦?藤堂大人!晚上好啊!要不要來喝碗熱湯?”
藤堂平助挑了下眉,隨後抬眼望去——原來是一座夜鷹麵攤。
攤主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家。
隻見他前傾上身,腦袋探出簾子,眼望藤堂平助等人,麵掛熱情的笑容。
夜鷹麵攤——特指深夜在街頭賣蕎麥麵的小攤販。
隨著治安的快速恢複,京都的夜晚久違地綻現活力。
即使是在萬籟俱寂的深更半夜,士民們也敢於上街了。
深夜食堂、深夜居酒屋等靠“夜晚”吃飯的小攤小販,也得以重新營業。
藤堂平助認識這個老人家。
他叫麵太郎,是一個烹煮蕎麥麵的好手。
在日本,素來有著“一到晚上,男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廝混”的“傳統習俗”。
日本人很看重所謂的“合群”,非常排斥獨行俠。
為了維護交際圈,為了不受排擠,男人們……尤其是吃公家飯的武士們,一到下班時間,常會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地去玩樂。
他們的遊玩項目包括且不限於:喝酒、看藝伎、去賭場、去紅燈區。
玩完了、爽完了,就順路去吃點宵夜。
如此,蕎麥麵、手握壽司、關東煮等各式各樣的夜鷹攤販就油然而生了。
此前,暴徒們的肆意妄為害這些經營夜鷹攤販的小老百姓們都斷了生計。
如此惡劣的治安狀況,莫說是做生意了,他們連攤都不敢出!
他們一直咬牙堅持到了現在,才總算是等來了新選組的到來。
多虧了新選組的重拳出擊,那些宵小之輩死的死,逃的逃,大快人心。
百姓們能夠上街。
商販們也能安心做生意了。
蒙受了那麼大的恩情,他們自然是對新選組感恩戴德。
再加上新選組的軍紀很嚴,《新選組法度》明令禁止騷擾老百姓,違者直接斬首,因此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生新選組與京都士民的糾紛。
如此種種,麵太郎自然是對新選組有著極高的好感
每當碰見新選組的隊士,他都會熱情地打招呼。
一來二去之下,藤堂平助也就認識了這個熱心快腸的老爺子。
麵太郎算是一個縮影。
為普羅大眾乾了實事,同時又軍紀優良,對百姓秋毫無犯的軍隊,誰會不喜歡?
更何況這支部隊的領袖,還是那個背負諸多傳奇色彩、享有極高民望的仁王。
綜上所述,京都的絕大部分士民都很愛戴新選組,真可謂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藤堂平助走到麵太郎的攤位前,熟絡地搭話道:
“老爺子,今夜生意如何?”
麵太郎嘿嘿一笑:
“馬馬虎虎吧!藤堂大人,要來一碗熱湯嗎?我算你便宜一些!隻要1文錢!”
藤堂平助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