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裡,她總是有意無意地模仿佐那子。
比如:她始終挺直腰杆、放平雙肩,坐如鐘、站如鬆,使自己也像佐那子那樣舉止優雅。
再比如:每逢戰鬥,她就會學著佐那子的模樣,把秀發束成利落的高馬尾。
身為佐那子的超級迷妹,對於“小佐那”這一名號,她不僅不覺得厭惡,反而感到萬分榮幸,非常喜歡這個稱號。
青登將她放到“七番隊副隊長”的位置上,使她成了佐那子的副官,也算是讓她得償所願了。
就跟山崎烝一樣,佐那子因懷孕而退居二線後,由中澤琴來主持七番隊的大局。
多虧了先前為新征組效命所積累的指揮經驗,儘管剛開始時有些手忙腳亂,但她還是逐漸適應那繁重的軍務,現在已經相當上手。
順便一提,她哥哥中澤貞祇同樣也是一位值得重點培養的俊傑。
不過,有意思的是,相比起他的個人能力,還是當屬其身上的逸話更讓人印象深刻。
中澤貞祇並不愛說話,惜字如金,能以兩個字講清的事情,絕不會動用三個字。
雖然青登任命他為三番隊的副隊長,完全是出於公務上的考量,並不是故意要整活。
但就結果而言,他這樣的人事調動,確實是起到了相當戲劇性的效果。
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出在三番隊隊長齋藤一的身上——他也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正副倆隊長都是不愛吭聲的悶葫蘆。每逢三番隊出動,行伍前頭總會出現這樣的局麵:
齋藤一:“……”
中澤貞祇:“……”
齋藤一:“……”
中澤貞祇:“……”
誰都不說話,任由氛圍變得尷尬、凝重。
受此影響,他們身後的其他隊士皆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寂靜得可怕。
如此,使得三番隊被冠以“最安靜的部隊”的諢號。
備受青登關注的最後一人,還是他的老熟人——伊東甲子太郎——即藤堂平助的師傅、統領伊東道場的伊東大藏。
托了藤堂平助這層關係,青登此前曾跟此人有過一些交集。
天賦“象的核心”就是自其身上複製而來的。
據伊東甲子太郎親口所言,新選組上洛後,他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其發展、活動。
久而久之,他逐漸心生神往,也想跟青登一起並肩奮戰。
“新選組發起新一輪征兵”的消息剛一傳到江戶,他就毫不猶豫地關了道場,帶著親弟弟鈴木三樹三郎、以及一眾弟子,一塊兒上洛投奔青登。
在上洛後,他舍棄原先的“伊東大藏”的舊名,更名為“伊東甲子太郎”。
身為藤堂平助的師傅,他的身手自是不必多言。
在實力過人的同時,他還是一位大才子。
當青登還是路人甲的時候,他就已因學問深厚、教養一流而名揚江戶了。
青登不由感歎:難道是風水的問題嗎?怎麼北辰一刀流總是盛產這種文武雙全的英才?
從山南敬助、藤堂平助,再到現在的吉村貫一郎、伊東甲子太郎,全都是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狠人。
像伊東甲子太郎這樣的大才,就好比是一塊萬能磚,放到哪兒都很合適,豈能使寶珠落塵?
經過仔細且深入的考量後,青登最終決定任命他為都察局的局長助勤。
近藤勇雖為氣宇非凡、充滿雄性氣概的男子漢,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學問不足,難以勝任需要動腦的活。
有伊東甲子太郎來做他的副官,想必定是如虎添翼。
怎可惜……伊東甲子太郎身上哪兒都好,唯有一點讓青登很是不喜——他很推崇水戶學。
水戶學乃尊攘思想的源頭。
水戶學之於尊攘誌士,有如《聖經》之於基督徒。
儘管伊東甲子太郎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更沒有做出“傳揚尊攘思想”、“分裂新選組”等出格之舉,但青登還是留了個心眼。
在重用他、活用其才能的同時,青登一直在暗自提防著他。
……
……
點將台上,青登大馬金刀地坐於主座。
以土方歲三、山南敬助為首的諸將,“嘩啦啦”地迅速散開,各就各位。
“咦?你、你是誰啊?!”
冷不丁的,陡然傳來總司的驚叫聲。
下一刻,現場氛圍變得格外緊張。
眾人紛紛轉過腦袋、揚起視線,神情肅穆地緊盯著驟然現身的不速之客。
某些人甚至抬手按刀,擺出戰鬥姿態。
“是我啊,九番隊副隊長,山崎烝。”
司:“山崎……烝……?哦,對,想起來了,你確實是山崎烝。啊哈哈哈……抱歉啊……我又忘記你是誰了……”
“沒關係。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長得太不起眼了。”
轉眼間,緊繃的氛圍轟然消散。
大家再度想起此人確實就是山崎烝,然後繼續該乾嘛乾嘛去了。
眾人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依序端坐在青登下方的左右兩側,麵對麵相坐。
隊長們坐首排,副隊長們坐在隊長的身後。
抬眼望去,場麵好不威風!
今兒的演武,乃新選組內部的自檢自查,並非在人前作秀。
所以說,毋需去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派頭了。
青登前腳剛坐定,後腳就擺了擺手。
土方歲三見狀,當即朗聲喝道:
“開始!”
霎時,一麵麵大旗舒展開來!
點將台下方的旗手們揮舞手中的旌旗,將指令一級級傳遞下去。
下一刻,“咚咚咚”的洪亮鼓聲,傳遍四方,響遏行雲!
率先上陣的,是步兵隊。
總司、永倉新八等人紛紛退下點將台,前去指揮他們的部隊。
一、二、三、四、五番隊,總計1800名隊士,分成5個軍陣,踩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進入演武場,來到點將台的下方。
相較以往,如今的新選組不僅僅是規模,就連精氣神也有了脫胎換骨般的巨大變化。
在嚴苛軍紀的管教下,隊士們不複散漫的浪人習氣,蛻變為實打實的、令行禁止的正規軍!
繼步兵隊之後,下一批出場的是騎兵隊。
“恢恢恢”的馬叫聲,自遠方飄揚而來。
不一會兒,由800名騎兵組合成的巨大楔形陣,闖入眾人的視界。
原田左之助手提長槍,躍馬於陣前。
一男一女緊隨在其左右——正是七番隊副隊長中澤琴,以及十番隊副隊長鬆原忠司。
不愧是身高一米七幾的“女巨人”,當她手提薙刀、跨坐在高頭大馬上,直如鐵塔一般!壓迫感十足!
遙遙望去,她那威風凜凜的颯爽英姿,已隱隱有幾分佐那子的風采!
至於那位與中澤琴並肩的鬆原忠司,也是一位擅使薙刀的好手。
隻不過,他的薙刀是特製的,其刀身並非常見的柳條般的細長形狀。
如此形狀,與其說是薙刀……更像是關刀!
因為樣貌威猛,又是使大薙刀的,故而人稱“今弁慶”。
出於擅使薙刀的緣故,青登將他塞入騎兵隊,好發揮其長兵器的優勢。
步兵隊、騎兵隊的操演相當成功。
指揮鏈順暢,動作毫不拖泥帶水。
進攻時,勢如雷霆!
防守時,穩若泰山!
如此表現,值得嘉獎。
青登麵掛笑意,輕輕頷首,以神情和動作來表達他的滿意之情。
當然,青登最關注的,還是當屬接下來的兩支部隊——
“前進!”
井上源三郎將高舉著的佩刀用力揮下。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不遠處藤堂平助也對其麾下的部曲下達了相同的指令。
指令傳出的下一瞬間,演武場上呈現出震撼人心的畫麵。
2000名火槍手手持裝有刺刀的步槍,排列成整齊的一條條橫隊,依照著穩定的節奏,不疾不徐地靠近目標。
與此同時,他們的身後,一個個黑漆漆的、斜指天空的炮口,彰顯出駭人的氣場。
十一番隊……即炮兵隊的諸位隊士,有條不紊地推動大炮,奔赴射擊位置。
“不要磨蹭!速度就是火力!我們炮兵的表現,可是決定著戰場的勝負!”
十一番隊隊長——阿部十郎——沉下臉,語氣不善地敦促著速度稍稍顯慢的隊士們。
*******
*******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有一部日劇專門以中澤琴為主角,劇名為《花嵐之劍士》。此前登場的、官至火付盜賊改二番隊隊長的金澤忠輔,及其妹妹金澤琴的原型,就是中澤兄妹。
至於吉村貫一郎,有一部就以他為主角,書名為《壬生義士傳》,也有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