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燁則繼續說:“可如果不是擺盤上的精致,我在色、形、器這三項上,肯定是要輸給馮師叔的。”
雖然馮正明在泉城揚名還不到一年時間。
以前夏振南說什麼話,夏明燁幾乎是不會開口去反駁,大多數時間都是乖乖聽話。
夏振南認真說:“老老實實把傳統堅守住,才是你應該做的。”
其他幾位老師傅也都紛紛讚同,也都是覺得這樣的擺盤設計,更有中華文化的美感。
說著夏明燁已經把蜂蜜桂花舀出一勺放進鍋裡。
馮正明那邊給顏建興打下手,同時也給顏建興進行一些宣傳。
夏明燁微笑回答:“一道孔府菜,詩禮銀杏。”
夏明燁用小勺子,一勺一勺把銀杏舀出來,擺放在盤子的一邊,剛好是和他盤子裡畫的那株桂花樹構建成一種對應。
夏振南聽兒子這麼說,他立刻低聲說:“是不是又是跟馮正明學的這些?”
而詩禮銀杏這個菜,因為算是一道甜口的菜,所以不能有太重的油味。
一旁的夏明燁提醒父親:“爸,可以放一些蜂蜜桂花的。”
“真是好看啊,還很香,這是什麼菜?”
如此擺盤完成後,獲得現場觀摩人的稱讚。
但是泉城的老饕可以說都很認可馮正明手藝。
當然,心裡這麼想,夏振南依然還是並不願意直接認可馮正明和自己兒子的這些改變。
而且他的乾飯鋪子開業也不過半年。
夏老師傅笑著對顏老師傅說:“這些都算是跟正明學到的。”
這其中有三點比較關鍵。
第一就是馮正明融合了爺爺和師父手藝,自己進行一些改進後的把子肉。
可以說,馮正明是把把子肉給做成了泉城的一個招牌美食。
第二是馮正明乾飯鋪的經營方式,把子肉乾飯和小炒的結合。
這種模式在馮家乾飯鋪之前,還沒有哪一家這樣去做。
因為一些餐館和酒樓有些看不上把子肉,而像是趙超興的超興興那樣專門做把子肉的鋪子,大多不可能再去找大師傅做小炒。
最多像是如今火車站那家超興興,除了把子肉之外會提供一些盒飯菜。
馮正明的馮家乾飯鋪,算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
也算是把把子肉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
第三點讓馮正明在泉城老饕們心目中地位很高的關鍵,自然是因為馮正明和三師兄楊斌的手藝。
手藝是馮正明的馮家乾飯鋪硬實力,也是他絕對的底氣。
更是馮家乾飯鋪現在模式,其他人無法複刻的關鍵。
而什麼樣的手藝才算是好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