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昨天講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佛教徒對人生的看法,就是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會出現,背後是有它的因緣的,我們說是事出必有因。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會碰到什麼事,這跟過去生的因緣是有關係的。諸法因緣生,到底什麼是因緣,這是一個關鍵。因為誰掌握了因緣,誰就能夠掌握解脫,因為生命是由因緣來掌控的。所以我們把握了一個清淨的因緣,當然會出現清淨的功德。那麼所謂的因緣,從大乘的思想來說,就是你當下的一念心。所以,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心一動,這個就是一個因緣。可能是一個染汙的因緣,使令你繼續流轉生死;它也可能是一個清淨的因緣,讓你往生淨土。所以我們的內心其實是在不斷地創造一種來生的因緣。所以,我們了解內心乃至於去改變我們的內心,這件事就變成非常重要了。
在本經當中是把我們的內心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一種雜染的心,一個是清淨的心。雜染的心跟清淨的心最大的一個判定方法,本經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內外來判斷。隻要你這個心是向外的,不管你是有多好的理由,隻要這個心是向外攀緣的,它就把它判定這個是雜染心,攀緣心。即便你是布施、即便你是持戒,隻要你心是向外境去攀緣的,通通是生死的根本。那麼我們遇到外境的時候,我們心是向內安住的,這個就是清淨心,涅盤安樂的根本。所以,本經很簡單,就是從內外判定你的整個生命的因緣。也就是說你的一生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時間都是向外攀緣的,隻有在做功課的時候少數時間是向內安住的,就表示你的生死業力強過往生的業力,不管你是造善、造惡。因為你那個根本是生死,它的結果一定是生死。如果你是造善,那隻是一個安樂的生死果報,如此而已。所以,我們在本經當中,本經的重點就是把一個好人怎麼樣轉成一個道人。
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當然攀緣外境了,我們攀緣佛菩薩的聖像,所以我們皈依三寶,我們攀緣苦惱眾生,所以我們生起慈悲心來布施放生。剛開始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初學者一定是攀緣外境,阿難尊者他的示現就是這樣,先攀緣外境。但是攀緣外境產生的一個善良的心有什麼缺點呢?本經講到有兩個缺點。第一個,它是不安穩性的。因為你的心向外攀緣,外境是變來變去的,而且你做不了主的。所以你看我們一個初學者就覺得弟子心不安,因為外境動得太厲害了,而且它要怎麼變你也沒辦法控製。所以你要覺得心不安,那表示你心住在外境,你開始在產生攀緣心,因為攀緣心的特點第一個是不安穩性。其次,攀緣心最大的過失是輪回性,它會啟動你生死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的力量。
什麼叫輪回性呢?印光大師開示得很清楚,他說,我們依止善念來修習布施持戒,這種善業是夾雜惡念的。他說我們在造善的時候假設攀緣外麵的人事,我們在造善的時候我們心中是貪愛來生的果報。說你為什麼願意布施呢、你為什麼願意持戒呢?因為我希望透過布施持戒去創造來生的安樂。所以,我們隱隱約約在造善的過程當中對來生的果報是一種愛取的煩惱,所以我們造善的過程當中是夾雜惡念,這個在《楞嚴經》上說是善中有惡。那麼這會有什麼結果呢?因地是善中雜惡,到得果報時候,安樂果報現前的時候,因為你過去生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想法嘛,所以你安樂的果報現前的時候,大富貴的福報現前,你肯定放逸。因為你因地的時候就把這個因種種下去,你當初為什麼布施持戒?你就是為了這個嘛。所以你的理想、抱負現前以後,你心中念念就是不忘這個大國王的果報、大富長者的果報,一現前,你就開始放逸。放逸的時候就會帶動我們的煩惱跟罪業,第三世就墮落了。
印光大師說叫作三世冤。第一生生起有漏的善念,第二生產生有漏的果報,第三生正式墮落到地獄去了。那麼這個地獄的果報基本上來說,表麵上是第二世的放逸造成的,但是從遠上來推,其實你第一生的時候,你在造善的時候對人天安樂果報的的愛取,其實以印光大師的標準,你已經把第三生的地獄給種下去了,就是善中有惡。但是到了地獄以後呢,你遇到了痛苦,你就起慚愧心,慚愧心慢慢增長了,痛苦到極限的時候,惡中有善,我們在起放逸的時候有慚愧心,所以得果報、痛苦果報、刀山油鍋出現的時候,又刺激我們的慚愧心,我們又開始起善念,所以三惡道果報結束以後,又報到人天去了。
所以,這個輪回性就是說,當我們是以攀緣心在起善念的時候夾雜著惡念,把安樂果報享完以後,變成地獄的果報出來,從地獄果報痛苦結束以後,因為慚愧心的力量增長了,又變成人天,就構成我們生命的輪回性。善中有惡,然後善到極限,善極生惡,然後惡極生善,就構成我們生命的一種上下的輪回。所以假設我們不修《楞嚴經》,我們的生命大概就是這樣子,安樂、安樂、安樂,然後就痛苦、痛苦、痛苦,痛苦久了起慚愧心,又開始安樂、安樂、安樂,安樂久了又起放逸,又開始痛苦、痛苦、痛苦。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個好人轉成道人的原因。因為你是一個好人,你離不開輪回的力量,你所起的每一個善念就夾雜著愛取的惡念,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怎麼辦呢?關鍵就是你向外攀緣。善業沒有錯,我們今天講,布施沒有錯,持戒也沒有錯,這都是佛陀所製定的法門,錯在我們錯用心了,我們不應該用這個心態來修布施,不應該用這個心態來持戒。是心態有問題,不是法門有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