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被逐到了朝鮮,朝野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如此大捷,自然是要論功行賞的。
首輔孫承宗調度有方,加太子太師銜。
次輔袁可立勞苦功高,加太子太傅銜。
遼東經略熊廷弼力挽狂瀾,加了太子太保銜。
其餘閣部大臣周延儒、徐光啟、畢自嚴、畢懋康等
遼東前線巡撫袁崇煥,總兵杜鬆、劉鋌、李如柏、馬林,副總兵王宣、趙夢麟等,京軍火器營提督孫元化,錦衣衛都督孫傳庭、都指揮使鄭崇儉、指揮同知瞿式耜,鎮撫使高迎祥、羅汝才,參將羅一貫、趙率教等,依功勞大小、官階高低,俱各有封賞。
常洛又從內帑中撥銀三十萬兩,犒賞遼東將士。
一時間朝野內外喜氣洋洋。
泰昌皇帝繼位方兩年有餘,就立下這樣的不世功勳,文武群臣一起上表,祈情祭告天地宗廟。
常洛下諭予以拒絕。
"方今國家多事,天時不利,黎民百姓生計艱難,何必虛耗國帑,所請不允,不得煩奏。"
群臣大惑不解。
周延儒出列進諫:“陛下,此乃大功,祭告天地宗廟亦是慣例,此舉可揚我朝威,振奮民心。”
常洛微微皺起眉說道:“朕意已決。皇太極雖遁入朝鮮,但賊心不死,隨時都會卷土重來。"
"陝西大旱,遼東一片澤國。"
"山東飽受戰亂蹂躪。"
"南方諸省亦是災荒不斷。"
"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哪裡就到了天下太平歌功頌德的時候?"
"國庫空虛,朕恨不能將一文錢掰成兩半用。辦一場典禮,就算再節省,還不得花三五萬兩銀子?"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何必將寶貴的錢財浪費在這種地方?"
聽罷這一番話,滿殿的文武大臣莫不為之動容。
孫承宗出列奏道:"陛下真乃堯舜之君也!臣等欽佩之至!"
常洛擺擺手,"孫先生過譽了,朕愧不敢當。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有三件大事要上緊著辦。"
"第一件大事,仍然是清丈田畝。"
"第二件大事,仍是賑濟陝西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