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瀟逸就有點好奇,英吉利人怎麼這麼好說話了?
“當然,這是不可抗力因素。”
竇納樂點了點頭,然後話音一轉,
“英吉利不會乾涉華夏帝國在半島上的一切行動,也希望華夏帝國在法紹達事件及衍生的衝突中,保持中立。”
湯瀟逸這才恍然,英吉利竟然是為了這件事而來,而不是為了東瀛。
或者說,為了東瀛的利益。
幾場高強度戰爭下來,東瀛已經窮的當褲子了,對唯一的殖民地半島南部看的很緊。
而英吉利則表示這可以談。
代價是,華夏帝國對法蘭西的支持,也得可以談。
湯瀟逸思索了一會兒,神情嚴肅:
“局勢已經壞到這個地步了嗎?我們和法蘭西有著良好悠久的傳統友誼,有些事情是不能談的。”
竇納樂點點頭,作為一名外交官,堅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能商量的,隻是出價問題罷了。
不能談=出價不夠高\代價不夠大。
“尊敬的陛下,不知道您有沒有關注昨天的議會質詢?”
竇納樂沒有等湯瀟逸回答,繼續說了下去,
“昨天下午,英吉利帝國首相索爾茲伯裡爵士在下議院接受質詢時,議員們提到了法紹達事件的解決方案。”
“英吉利首相在下議院承諾,將以最快速、強硬的方式解決法紹達事件,維護英吉利帝國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
“相應的文件會在下周一公開。”
“在這個關鍵節點,英吉利需要重新確定各國對此事件、以及對英吉利的態度。”
“華夏帝國在此前的態度,讓英吉利深感遺憾。”
戰爭開始前,總要確定哪些人是敵人,哪些人是潛在敵人。
華夏帝國一直站在法蘭西一方,英吉利當然要來“確認”一下。
其實就是威脅。
說到這個,湯瀟逸反而放鬆了,因為法蘭西已經決定不會發動戰爭。
也就是說,英吉利表現的越強硬,法蘭西讓步的越快。
戰爭打不起來。
湯瀟逸也就能采取更從容的態度來麵對。
“華夏帝國在歐洲並無特殊利益,對於當前的局勢表示遺憾,但尊重歐洲地區的穩定性,不會胡亂乾涉歐洲地區局勢。”
湯瀟逸依舊把自己放在法蘭西一邊,但也告訴了竇納樂,華夏帝國不會參與這場戰爭。
而且,用的也是竇納樂剛剛用的話。
不乾涉地區局勢,等於華夏放棄對法蘭西的支持,英吉利放棄對東瀛的支持。
當然,是有局限的。
例如華夏隻是在法紹達事件中中立,英吉利也是隻在半島南部中立。
竇納樂聽懂了,愉快的點點頭:
“和您說話真是暢快,尊敬的陛下,那我就不打擾了。”
湯瀟逸叫住了他:
“等一下,大使閣下。”
“雖然華夏帝國並沒有插手其餘地區局勢的打算,但這場戰爭不符合世界的利益。”
世界=我們。
“戰爭隻會帶來破壞和殺戮、消耗大量的財富,也許還會讓第三者漁翁得利。”
“所以,為了世界的利益,華夏帝國願意調停這次衝突。”
“如果英吉利帝國能在其他方向做出一定妥協,華夏有把握說服法蘭西,放棄法紹達。”
至於東瀛?
現在是吃飯的人發生了衝突,而東瀛,隻是一道菜,甚至隻是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