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臻說“保羅先生,花生可是葷素主食通用的好食材啊。”。這一說,一下子將保羅的興趣給了起來,“是嗎?這個有什麼說法嗎?”
賈曉臻一看:“有門兒!”他知道他的預熱已經開始起作用了,因此他用了“葷、素、主”三個字,並且有意識地進行了強調。
果然,保羅饒有興趣地追問道:“剛才談了葷菜、素菜,華夏的主食有哪些組成呢?”
賈曉臻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首先,我們來談談華夏人的主食。華夏人的飲食講求平衡調和,主食、肉類和素菜三分天下,而主食在其中有著基礎性的地位。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儘管現在有斷碳水的風潮,但對主食的喜愛早已深深烙印在華夏人的基因中。”
保羅好奇地問道:“為什麼華夏人這麼熱愛主食呢?”
賈曉臻接著說:“前些年,華夏國一檔電視美食節目播出後,主流媒體做過每分鐘的收視數據統計。將數據的高點采樣分析後發現,排名第一的是‘主食及碳水化合物’,第二是‘油脂類食物及肉類’。有位曆史學者解釋說,這和華夏農業社會發展的曆史有關。華夏地理廣闊,近兩千年以來,差不多每70年就有某個地方發生饑荒。這在人們的腦海中深深埋下了饑餓恐懼的因子,所以見到糧食類食物和油脂類食物,就會發自內心地喜愛。”
“而且,以主食為中心的飲食思維,就像一個神秘的魔法咒語,深深影響著華夏人對菜肴的評價標準。我們華夏人知道一個大名鼎鼎的蔡瀾,他可是來自香港的美食界大咖!蔡瀾先生啊,那可是美食江湖裡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就像一個神通廣大的美食探險家,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嘗遍了各種珍饈美味。
這位蔡瀾先生,對美食有著獨特而又敏銳的感知力。他出生在香港這個美食彙聚的地方,從小就沉浸在各種美食的熏陶之中。他憑借著自己對美食的熱愛和專業的品鑒能力,成為了備受推崇的美食家。如果他遇到了讓他心花怒放、讚不絕口的食物,他會像個興奮得手舞足蹈的孩子一樣,激動地大喊一句:‘三大碗白飯!’哈哈,你看,在他眼裡,米飯就是美食的最佳伴侶。正如俗語所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也充分體現了咱們華夏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畢竟主食在咱們的飲食文化中,那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呀!”賈曉臻笑著說道,臉上洋溢著對華夏飲食文化的自豪與喜愛。
“華夏的主食圖譜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形成‘南米北麵’的格局。我先從北到南給你們介紹一下吧。”賈曉臻興致勃勃地繼續說道。
“我們把尋找一碗好麵的起點選在了陝西鹹陽的禮泉縣。這和麵條演進的曆史有關。小麥進入華夏後,人們最初並不像現在這樣去殼磨粉,而是把整顆麥粒蒸熟或煮熟。直到漢代,水磨等工具從西域傳入,人們才把麥子磨成粉,有了麵食。最早的麵食是‘湯餅’,今天的禮泉縣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麵食,叫‘烙麵’。”賈曉臻詳細地介紹著。
朱漢騰補充道:“過去在禮泉縣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做烙麵的台子。烙麵的做法很有特點,先把麵糊攤成大餅,要攤得厚薄一致,不能反複修修補補,烙好後焦褐色的花紋均勻分布。然後把餅皮掛在鐵絲上晾乾,用木板壓著加速水分蒸發,最後切成細絲,能保存很長時間。這烙麵啊,就像俗話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它可是禮泉縣人民的心頭好呢。”
王啟明接著說:“吃烙麵也有講究。吃的時候,把餅絲放在藍邊白瓷的大碗裡,澆上棒骨熬製成的肉湯,再舀上一勺肉臊子,放上油潑辣子、韭菜和蒜苗,就可以上桌了。老食客都知道,要快速吃掉,因為烙麵表麵有蓬鬆的空隙,放一會兒就會被浸得軟榻。而且當地人說,烙麵曾經是‘武王伐紂’時候的軍糧,雖然時間上不太對,但它確實因為方便,成了當地人出遠門離不開的乾糧。”
保羅和謝莉斯聽得津津有味,仿佛看到了古老的禮泉縣,人們忙碌地製作著烙麵的場景。
賈曉臻接著說:“品味了關中古老的麵食後,我們再前往湖南長沙。當我們在飛機上吃小吃的時候,發現他們提供了一個用大米製成的新型漢堡,這仿佛在提示我,正在從小麥產區前往稻米產區。湖南在稻米種植史上意義非凡。湖南南部永州道縣的玉蟾岩發現過世界最古老的水稻種植遺跡,湖南北部常德的澧陽平原有世界最早的水稻田和灌溉係統。明清時期,湖南享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名,是重要的稻米生產基地。”
“我們要講的食物,是稻米轉化的一種最日常的食物——湖南米粉。米粉出現得也比較早,成書於南北朝或更早時期的《食次》第一次記載了米線類食物,雖然書沒有流傳下來,但米線的做法被記錄了。不過,米粉成為湖南人的主食之一,是很晚的事情。”賈曉臻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