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我要吃,我就要吃!我要當野人,我要跟壞叔叔學壞!”
即使隻是剛上二年級的小鬼,撒潑起來勁兒也是不小。
他用力一掙,掙脫了奶奶的手,屁顛屁顛衝到蕭嵐的攤位前。
奶奶沒有辦法,隻得跟上去把把關。
這位老奶奶顯然不是那些廚藝小白,她做了一輩子飯了,廚齡沒有60也有59。
這可是一甲子的功力,她一眼望去,就能知道彆人用料好不好,手法老不老道。
就是因為她太懂,所以她不願意自己的寶貝孫子吃學校食堂的飯菜,而是每天中午接回來,親自下廚煮給他吃。
但是小孩子正是探索欲最強烈的時候,追求新鮮感,
無論奶奶怎麼變著花樣做,做得多好吃,孫子都覺得吃膩了,老想嘗嘗彆人的手藝。
孫子這麼倔,老奶奶倔不過他。
她隻能扶好老花鏡,用審視的目光,來來回回將蕭嵐的攤位掃視一遍,恨不能掏出顯微鏡來觀察。
看到全新的小吃車和全新的廚具,老奶奶臉色稍稍變得好看了些。
手藝先不說,起碼衛生條件勉強達標。
不過,衛生條件隻是表麵功夫,真正的食品安全,還得是看食材。
此時,蕭嵐正在給剛點了菜的兩人做煲仔飯。
今天是第一天開工,摸不清到底有沒有客人上門,所以蕭嵐沒有提前製作煲仔飯,而是現點現做。
黃燜雞可以開小火多燜一會兒,提前備菜,煲仔飯煲久了,鍋巴會變得很硬,咬不動。
一旁的胡萊也不是光看著,他學著蕭嵐的樣子,用刷子給砂鍋內部刷油,然後放入洗好的米。
所有食材都提前處理過了,隻需要按照順序、瞅準時間放進鍋裡煮就行。
胡萊這麼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學,不會有什麼差錯。
日後等他步驟記熟了,完全可以獨當一麵,蕭嵐就能摸魚,啊不,觀察敵情了。
蕭嵐在一旁盯著,看到胡萊開始胡來了,立即指出問題:
“米和水的比例是1:15,你的水放多了。”
蕭嵐說著用勺子幫他舀出幾勺水,邊舀邊強調:
“水米的比例很重要,關係到飯的生熟,水多了會軟爛不起鍋巴,水少了會夾生沒法下咽。”
饒是嚴苛如老奶奶,也不由得暗自點頭,心裡給蕭嵐悄悄加了一分。
這攤主有點東西啊,居然不用食指去探,隻看一眼就能發現水米比例有問題。
“奶奶!我要跟那個大叔吃的一樣的飯!”
小孫子指著不遠處吃得一臉陶醉的鄧陽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