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朝中局勢風雲詭_將北伐進行到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十九章 朝中局勢風雲詭

第十九章 朝中局勢風雲詭(1 / 2)

站在船頭上劉淮望著越來越近的建康城,心中感慨萬千。

此時已經是正月十三,靖難大軍諸將都在這艘船上,趕往建康接受封賞,大軍則是分為兩部,一部駐紮在巢縣休整,一部駐紮濠州鐘離,與身在渦口的金軍對峙。

但是此時靖難大軍兩部最高軍官都是副統製,統製官一級都被召集了回來,甚至一開始被虞允文與葉義問兩人私下商議臨時掌管靖難大軍的陸遊也不例外。

原因無他,因為靖難大軍“虐民”。

當然,對於民的理解,劉淮與兩名宋國相公的理解是有所差異的。

歸根結底還是要應到文彥博的那句大實話:“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共治天下也。”

如果從曆史上來看,文彥博其實並不是教導皇帝應該怎麼做,而是在敘述一個事實罷了。

宋國本來就是與士大夫共天下,換句話來說,政權所能觸及的最底層,就是地主豪強。

但無論如何,這並不妨礙劉淮將這句話當作既得利益者的無恥勝利宣言。

而繼承了劉淮意誌的靖難大軍,自然對這句話不屑一顧。

辛棄疾殺光定遠陳氏男丁,就是這個道理。

一開始,虞允文還覺得隻有辛棄疾殺心太重,將他調了回來。然而沒想到主事的陸遊同樣性情酷烈,直接開始召開公審大會,由那些淮西兵帶頭,開始對各地的地主豪強乃至於小吏官員開始控訴。

陸遊也不含糊,證據確鑿後直接殺人,根本不管刑上不上士大夫,知縣都他媽殺了兩個了。

可偏偏這些官吏現在還活著的,要麼投降過金人,要麼就是臨陣脫逃,喪師辱國,現在還在戰時,陸遊以鎮江府參謀軍事的身份臨陣處置了,倒也是合情合理。

在陸遊的帶頭之下,靖難大軍各個統製官也有樣學樣。

而隨之帶來的一個結果是,靖難大軍的兵力迅速膨脹了起來。

許多還有些誌氣的兩淮士人與官兵都想要加入靖難大軍,以期望建功立業,以成不世之功。

而許多沒有尺寸立足之地的百姓,聽說山東有類似均田授田的製度後,也想要拖家帶口的跟著靖難大軍回到山東。

根據之前劉淮與虞允文的商議,靖難大軍的定額有兩萬人,卻一直沒有補充完全,此時剛好遴選擴充兵馬,以應對接下來回到山東時的大戰。

陸遊雖然覺得自己做的沒什麼錯處,然而卻架不住靖難大軍所過之處,地主豪強哀鴻遍野,不少手眼通天之人甚至將“冤情”遞到了朝廷中樞。

虞允文也有些吃不住勁,乾脆借著獻俘封賞的名義,將靖難大軍的所有管事的全都叫了回來。

祖宗們,你們可安生一點吧!

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再加上靖難大軍北上之路還算是周全,一路上的賑濟也是有條不紊的展開,各部兵馬也需要休整,在沒有大戰要打的情況下,各個高層軍官暫時離開,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大郎君,這建康乃是龍潭虎穴啊。”化名李文通的李通此時胡須已經剃光,眉毛已經修剪,臉上也已用炭黑細細敷了,鼻頭用胭脂稍稍塗紅,甚至專門餓了好幾日,讓臉頰稍陷。

現在如果不是十分熟悉之人,乍一看之下,沒人會認出這名曾經的金國宰執。

如今李通已經自認為是劉淮的謀主,自然事事要為主君考慮。

在他看來,劉淮是絕對不能脫離大軍行動的,否則到時候宋國朝廷將他扣留,隨即派遣大將前去接管靖難大軍該如何是好?

“李先生安心。”劉淮擺了擺手說道:“我在軍中自然是留了後手,頗有幾個無法無天之人,就等著撒潑鬨事了。”

山東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同時仇視宋金兩國的漢兒。

就比如何伯求何三爺,這廝根本就沒想過受宋國的冊封,對去建康麵聖嗤之以鼻,直言不諱的說哪怕當一個山林野人,也絕對不會接受宋國的一丁點官職。

陸遊隻是勸了兩句,何伯求差點沒當場翻臉。

李通歎了一口氣:“這次去建康,趙構那閹人肯定也會出昏招,甚至想辦法對大郎君動手。就算他不動手,那些士大夫們也會有所動作,這不是一個葉相公一個虞相公就能完全遮擋周全的,到時候還望大郎君能忍受片刻屈辱,來日方長。”

劉淮繼續擺手:“政治鬥爭嘛,那可是毫無底線,無所不用其極的,這點我懂。”

說著,劉淮扶著船幫,笑容轉冷:“但要是指望我能忍氣吞聲,也屬實是想多了。我的信發到邳州了嗎?”

李通點頭:“算算日子,也應該到了,隻是不知道,以魏公對於宋國的忠直,會不會同意。”

“必定會同意的。我父親雖然忠於宋國,卻也不是什麼迂腐之人。”劉淮臉上又顯出一絲憂愁:“隻不過淮河以北的消息被徒單貞那廝截斷,收不到父親的回信,真的好愁人。”


最新小说: 陛下就是躺贏狗 拳動八荒 娛樂:老小區改造,小醜爆改歌王 靈紋之主 穿成70小苦瓜,我靠直播養全家 重生之推手人生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隊魂 邪君一劍,起風雲,乘歸墟 穿書年代,炮灰原配攜崽隨軍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