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回:玄德進位漢中王,孫曹謀算荊州事_三國演義通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演義通俗 > 154回:玄德進位漢中王,孫曹謀算荊州事

154回:玄德進位漢中王,孫曹謀算荊州事(1 / 1)

且說曹操退兵到斜穀,諸葛亮料定他必定會放棄漢中逃走,所以派遣馬超等眾多將領,分兵十幾路,時不時地進行攻擊劫掠。因此曹操無法久留,又被魏延射了一箭,便急忙班師回朝。三軍的銳氣喪失殆儘。前隊才剛出發,兩邊就燃起大火,原來是馬超的伏兵在追趕。曹兵人人膽戰心驚。曹操命令軍士急速行軍,日夜不停地奔走,一直到了京兆,才放下心來。

再說劉備命令劉封、孟達、王平等人,去攻打上庸各郡。申耽等人聽說曹操已經放棄漢中逃走了,於是都投降了。劉備安撫百姓完畢後,大大地犒賞了三軍,人心十分歡悅。於是眾將都有了推尊劉備為皇帝的想法,但不敢直接啟奏,便來稟告軍師諸葛亮。諸葛亮說:“我的主意已經確定了。”隨即帶著法正等人去見劉備,說:“如今曹操專權,百姓沒有君主;主公仁義之名傳遍天下,如今已經擁有兩川之地,可以順應天命和民心,登上皇帝之位,名正言順地去討伐國賊。這件事不能拖延,就請選擇個吉利的日子吧。”

劉備大驚道:“軍師的話錯了。劉備雖然是漢室的宗室,但也是臣子;如果做了這件事,就是背叛漢朝了。”諸葛亮說:“不是這樣的。當今天下分崩離析,英雄紛紛崛起,各自稱霸一方,四海之內有才能和品德的人,舍棄生死去侍奉他們的君主,都是想要攀龍附鳳,建立功名。如今主公躲避嫌疑、堅守道義,恐怕會失去眾人的期望。希望主公仔細考慮這件事。”

劉備說:“要我僭越地居於尊位,我一定不敢。可以再商議長遠的計策。”眾將齊聲說道:“主公如果隻是推辭,大家的心就會散了。”諸葛亮說:“主公平生以義為本,不肯輕易稱尊號。如今擁有荊襄、兩川之地,可以暫且做漢中王。”劉備說:“你們雖然想要尊我為王,但沒有天子的明確詔令,這是僭越啊。”諸葛亮說:“如今應該權宜行事,不能拘泥於常理。”

張飛大叫道:“異姓的人都想要做君主,何況哥哥是漢朝的宗派!彆說做漢中王,就是稱皇帝,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劉備嗬斥道:“你不要多言!”諸葛亮說:“主公應該權宜變通,先進位做漢中王,然後上表奏明天子,也不算晚。”

劉備再三推辭不過,隻好答應了。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在沔陽修築祭壇,方圓九裡,分布在五方,各自設置了旌旗儀仗。群臣都按照次序排列。許靖、法正請劉備登上祭壇,進獻了冠冕、璽綬之後,劉備麵朝南而坐,接受了文武官員的拜賀,成為了漢中王。他的兒子劉禪,被立為王世子。封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大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魏延為漢中太守。其餘的人都按照功勳確定爵位。

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就寫了一道表章,派人送往許都。表章上說:“我劉備憑借微不足道的才能,承蒙擔當上將的重任,總督三軍,奉命在外;卻不能掃除賊寇的災難,匡正王室,長久以來使得陛下的聖教衰落,天下四方,混亂而未得太平:我心中隻有憂慮不安,痛苦得像頭痛一樣。從前董卓,製造了禍亂的開端。從那以後,眾多凶徒橫行,殘害剝削天下百姓。幸虧陛下聖德威嚴地統治,臣子們一同響應,有的憑借忠義奮力討伐,有的是上天降下懲罰,那些叛逆之徒都被消滅,逐漸地像冰雪消融一樣。隻有曹操,長久以來沒有被鏟除,他侵犯並擅專國家大權,肆意妄為,擾亂朝綱。我從前與車騎將軍董承,謀劃討伐曹操,因為事情機密沒有保守好,董承被陷害。我漂泊流離,失去了依靠,忠義之事沒有成功,於是使得曹操窮凶極惡,大逆不道:皇後被殺,皇子被毒殺。雖然我糾集同盟,一心想要奮力討伐;但因為我懦弱沒有武略,多年來沒有成效。常常擔心自己死去,辜負了國家的恩情;日夜歎息,時刻警惕,如臨危境。如今我的群臣認為:從前《虞書》中強調親睦九族,使賢能的人得到勉勵和輔助;帝王代代相傳,這個道理不能廢棄;周朝借鑒夏、商兩代的製度,分封眾多姬姓諸侯,實在是依賴晉國、鄭國的輔佐之力;漢高祖興起,尊崇皇室子弟,大規模地分封九個諸侯國,最終消滅了諸呂,從而安定了漢室大宗。如今曹操厭惡正直的人,他的黨羽實在很多,包藏著禍心,篡權奪位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又因為宗室力量微弱,皇族沒有地位,斟酌古代的製度,依據當前的權宜之計:推舉我為大司馬、漢中王。我自己再三反省:受到國家深厚的恩情,擔當一方的重任,貢獻的力量沒有成效,得到的卻已經超過了應得的,不應該再忝居高位,從而加重罪責和謗議。群臣以大義相逼,我退一步想,賊寇不被消滅,國家的災難就沒有結束;宗廟麵臨危險,社稷即將傾覆:這實在是讓我憂心如焚、肝腦塗地的時刻啊。如果能夠順應權宜,變通行事,來使聖朝安寧,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我就順從眾人的建議,接受了印璽,來尊崇國家的威嚴。向上思考我的爵位名號,地位崇高,受到的恩寵深厚;向下思考如何報效國家,憂慮深重,責任重大。我驚恐不安,像麵臨深穀一樣。怎敢不竭儘全力,獻上忠誠,激勵六軍,率領眾多忠義之士,順應天命和時勢,來使社稷安寧。恭敬地奉上表章,讓陛下知曉。”

表章送到許都,曹操在鄴郡聽說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大怒道:“織草席的小子,怎麼敢如此!我發誓要消滅他!”當即傳令,發動全國的兵力,前往兩川與漢中王決一雌雄。這時一個人出班勸諫說:“大王不可因為一時的憤怒,就親自勞駕遠征。我有一個計策,不需要張弓射箭,就能讓劉備在蜀地自食其果;等他的兵力衰弱耗儘,隻需要派一員將領去征討,就可以成功。”曹操看這個人,原來是司馬懿。曹操高興地問道:“仲達有什麼高見?”

司馬懿說:“江東的孫權,把妹妹嫁給了劉備,卻又趁機把妹妹接了回去;劉備又占據著荊州不歸還:他們彼此都有切齒的仇恨。如今可以派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帶著書信去勸說孫權,讓他起兵奪取荊州;劉備必定會發動兩川的兵力去救援荊州。那時大王起兵去奪取漢川,讓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形勢必然危急。”曹操大喜,立即寫了書信,讓滿寵作為使者,星夜前往江東去見孫權。

孫權得知滿寵來了,就和謀士們商議。張昭進言說:“魏國與吳國本來沒有仇怨;之前因為聽信了諸葛亮的話,導致兩家連年征戰不止,百姓遭受苦難。如今滿伯寧(滿寵,字伯寧)來了,必定有講和的意思,可以以禮相待。”孫權聽從了他的話,命令眾謀士迎接滿寵入城相見。行完禮後,孫權以賓客之禮招待滿寵。

滿寵呈上曹操的書信,說:“吳、魏兩國向來沒有仇怨,都是因為劉備的緣故,才產生了嫌隙。魏王派我到這裡,約定將軍攻取荊州,魏王出兵到漢川,首尾夾擊。打敗劉備之後,共同瓜分疆土,發誓不相侵犯。”孫權看完書信後,設宴款待滿寵,送他回館舍休息。

孫權與眾謀士商議。顧雍說:“雖然這是曹操的說辭,但其中有一定的道理。如今可以一方麵送滿寵回去,和曹操約定,首尾相擊;另一方麵派人過江去探聽關羽的動靜,才能行事。”諸葛瑾說:“我聽說關羽自從到了荊州,劉備給他娶了妻室,先生了一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女兒。他的女兒還年幼,沒有許配人家。我願意前往為我們主公的世子求婚。如果關羽答應,就和關羽商議共同打敗曹操;如果關羽不答應,然後再幫助曹操奪取荊州。”

孫權采用了他的計謀,先送滿寵回許都;然後派遣諸葛瑾作為使者,前往荊州。諸葛瑾入城見到關羽,行完禮後。關羽說:“子瑜(諸葛瑾,字子瑜)你來有什麼事?”諸葛瑾說:“特地來請求兩家結為姻親之好:我們主公吳侯有一個兒子,非常聰明;聽說將軍有一個女兒,特地來求婚。兩家結好,合力打敗曹操。這實在是一件美事,請君侯考慮一下。”

關羽勃然大怒說:“我的虎女怎麼肯嫁給犬子呢!要不是看在你弟弟的麵子上,立刻斬下你的首級!彆再廢話了!”於是喚來左右把諸葛瑾趕了出去。諸葛瑾抱頭鼠竄,回去見孫權;不敢隱瞞,就把實情告訴了孫權。孫權大怒道:“怎麼如此無禮!”便叫來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奪取荊州的計策。

步騭說:“曹操早就想篡奪漢朝天下,他所懼怕的就是劉備;如今派使者來讓吳國起兵吞並蜀國,這是把禍事轉嫁到吳國身上。”孫權說:“我也想奪取荊州很久了。”步騭說:“如今曹仁現在屯兵在襄陽、樊城,又沒有長江的天險,從旱路就可以奪取荊州;為什麼不奪取,卻讓主公出兵呢?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主公可以派使者去許都見曹操,讓曹仁從旱路先起兵奪取荊州,關羽必定會調動荊州的兵力去攻打樊城。如果關羽一動,主公可以派遣一員將領,暗中奪取荊州,一下子就可以得到了。”

孫權聽從了他的建議,當即派遣使者過江,給曹操上書,陳述這件事。曹操大喜,打發使者先回去,隨即派遣滿寵前往樊城協助曹仁,擔任參謀官,商議出兵的事情;一麵飛速傳檄東吳,讓他們領兵從水路接應,來奪取荊州。


最新小说: 暴發戶養崽吃瓜日常[九零] 掌天圖 撿個小鼎無敵 全民求生,看懂彈幕後我逆天改命 暴君如狼 主母被懸梁?帝君撐腰滅你九族! 逆向標價 怦然心動,嬌妻撞入懷 誰懂啊?糊咖退圈後讀獸語翻紅了 禦獸,我的情報每日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