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將軍的憂慮_竇氏孤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竇氏孤兒 > 第二章 大將軍的憂慮

第二章 大將軍的憂慮(1 / 2)

竇武

建寧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洛陽。

這日天氣像下了火,殿內擺放的冰塊已經開始融化,水珠滴在明晃晃的地磚上,發出細微的聲響。大臣們手持笏板,身著厚重的朝服,站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猶如身處巨大的蒸籠,滿頭滿臉都是細密汗珠。他們相互之間保持著一定距離,以免汗水滴落到對方身上。

大臣們依次向皇帝彙報國家大事,儘管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眼神中透露出對這炎熱天氣的抱怨,但仍然保持著莊重和恭敬。

大殿正中,皇帝劉宏身穿龍袍,幾乎癱在龍椅之上。兩旁的宮人手持五色錦繩,儘力拉動著身後巨大的鐵製扇葉,奈何扇出來的風也隻剩一股熱氣。

龍椅之後的珠簾內,當朝太後竇妙端坐其中,聆聽百官奏事。隻是無人能看清她的臉,也看不清她在做什麼。

竇武站在左起武將第一,與站在右首的太傅陳蕃對視一眼,目光中儘是無奈。

劉宏今天看起來心不在焉,時不時朝身邊的曹節投去詢問的目光。竇武心中暗歎,這個被他們選中的小皇帝,自登基以來就與自己格外疏遠,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打破他們之間的隔閡。

他嘗試過多次,想要親近這位年輕的君主,但每次都顯得那麼笨拙和生硬。竇武不知道如何在皇帝麵前表現自己的忠誠和才能,他的每一次嘗試,似乎都隻是讓兩人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

在朝會上,竇武總是小心翼翼地選擇言辭,生怕哪句話說錯了,會引起皇帝的不悅。竇武也曾試圖通過奏章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往往石沉大海,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表達方式不夠恰當,或是自己的觀點與皇帝的想法相去甚遠。

在私下裡,竇武也嘗試過通過贈送書籍、藝術品等方式來討好劉宏,希望能夠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然而,這些努力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小皇帝對他的態度依舊冷淡。

竇武心中暗歎,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不擅長宮廷的複雜人際關係。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小皇帝看到自己的真心,如何才能讓皇帝理解自己的忠誠和擔憂。在這深宮之中,竇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困惑。

“陛下,關於護匈奴中郎將張奐為司馬尹端、董卓二人請功一事,臣以為仍需慎重考慮……”

竇武剛開口,就聽到劉宏輕咳一聲:“大將軍所言有理。朕雖年輕,未及親政,也知道論功行賞雖是小事,卻與軍政緊密相連。此事需仰賴大將軍與眾位將軍共同核實,待你們有了結果,報至曹卿處讓朕知曉即可。退朝吧。”

劉宏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大臣們相互交換著疑惑的眼神,顯然對皇帝如此直接草率的決定感到意外。竇武的眉頭緊鎖,他感受到了劉宏對他的排斥,心中不禁有些苦澀。他原本準備了一番詳細的陳詞來分析邊關局勢,希望能夠說服皇帝對張奐的請功作出公正的判斷,卻不料劉宏對此事漠不關心。

曹節站在一旁,臉上沒有露出任何情緒,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得意的光芒。他深知,劉宏的這種態度正是他這些日子努力影響的結果。他輕輕咳嗽一聲,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說道:“陛下聖明,大將軍是國之棟梁,定能妥善處理此事。臣等遵旨。”

眾臣紛紛告退,太後亦起身離開,隻有陳蕃和竇武站在原地沒有動。竇武望見曹節俯身在劉宏耳邊低語,少年天子臉上露出歡快的笑容。

“大將軍與太傅還有何事?”劉宏轉頭看見兩人還杵在原地,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

竇武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冠,邁著沉穩的步伐向前一步,跪地行禮,頭微微低垂,以示恭敬。“陛下,臣有要事稟報,可否……”

劉宏坐在龍椅之上,身姿挺拔,他輕輕抬手,手指微微彎曲,做出一個溫和的製止動作。“大將軍請起。”劉宏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宮廷特有的冷淡疏離的客氣,“朕知曉大將軍忠心為國,今日朝務繁多,實是朕分身乏術。宮廷禮儀,日有定程,不宜過長。不如我們將此事留待明日,朕將親自聆聽大將軍的高見。”

竇武無奈地低頭,他知道今天的朝議已經無法繼續下去。年輕的皇帝已經學會了宮廷政治的精髓,“拖”字訣。

“皇上近日功課做得如何?《曲禮·下篇》中的義理,是否已經理解通透?若是遇到難以解析之處,或是那些伴讀未能提供恰當的解釋,皇上此刻可以垂詢老臣。老臣雖才疏學淺,但願為皇上解疑釋惑,以儘忠心。”陳蕃立刻接上,絲毫不給小皇帝離開的機會。

“這——連日炎熱,朕不忍心讓伴讀一同受累,先令他們各自散了。”

“皇上因連日炎炎熱浪,不忍讓伴讀陪同受苦,實為仁德之舉。然詩有雲,仲夏田畯,德音不熄。皇上天資聰穎,每日勤於讀書習文,不僅是自我修養之道,更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若因此懈怠,便有失勤勉之道。懇請皇上勿以炎暑為辭,仍需堅持勤學,不負天下百姓之望。”

劉宏最怕這些儒士的長篇大論,求救的眼神看向曹節。

“太傅大人忠誠可嘉,隻是讀聖賢書不在於一時,亦不可拘泥於每日背誦。皇上尚且年幼,日後定能將所學化為治國安邦的實際才能,屆時才是真正不負聖賢教誨,不負太傅大人一片苦心。老奴以為,皇上學習既要注重經典,也要留心世事,更需勞逸結合,方為上策。”曹節道。

“皇上,不可一日荒廢學業,更不可對親近之言偏聽偏信,以至於疏遠賢臣。”

“你們怎麼又在吵?朕隻是要去濯龍園納涼而已。《詩經》裡也說了,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那老臣與皇上同去濯龍園。”

“罷了罷了,太傅既然如此有心,朕也不好推辭。辟雍路遠,就去東觀吧。”劉宏看竇武仍在身後不肯離開,又加了一句,“大將軍若無事,也一同前往,曹卿伴駕。”

三人連連躬身稱唯,讓劉宏看不清他們各自的表情。

東觀與蘭台齊名,位於洛陽南宮,樓閣高大華麗,藏有各類典籍。不但史官可在此校書、著述,皇子、近臣也可在此讀書學習。

因劉宏之前從未來此,東觀中一陣忙亂,很快收拾出一間書房,擺上兩張座席。陳蕃南向而坐,竇武西牆東向坐,應該留給皇帝的東座席並未擺上。

“這些內侍愈發沒規矩,怎還不為陛下設席?”竇武皺眉看向曹節。

“是我讓他們這麼擺設的。”劉宏笑道。接著隻見曹節搬來一張小小的幾案,四足斜向交叉,藤條綁縛,麵覆麂皮,展開後請劉宏坐下。

“這是西域傳來的胡床,朕覺得頗為舒適。”劉宏道。

“豈有此理!”陳蕃氣得胡子直抖,“夫子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陛下如此,臣有何麵目講論經義!”

“太傅言重了。”劉宏微微一笑,神情從容,“夫子所言,乃是教人守禮,但禮之根本在於心,不在形式。朕坐胡床,非是無視禮法,不過是因地製宜,便於學習。太傅若能因時而變,方顯大儒風範。”

陳蕃聽罷,雖心中仍有所不甘,但見劉宏態度堅決,也不好再爭執。竇武則是沉默不語,心中暗自思量劉宏此舉背後的深意。

“陛下所言極是,老臣謹記教誨。”陳蕃最終妥協,雖然心中對這種西域名物仍有抵觸。

劉宏見狀,便轉向竇武:“大將軍以為如何?”

竇武起身,恭敬地回答:“陛下英明,臣等自當追隨。隻是,陛下身為天子,一舉一動皆是天下表率,還請陛下在重大場合仍循古禮,以免天下人議論。”

劉宏點頭讚同:“愛卿所言有理,今日之事,不過是一時之便,朕自有分寸。”

功課溫習結束,劉宏賜了竇武陳蕃一人一把胡床,隨後就在曹節陪伴下前往濯龍園。

竇武與陳蕃眼看著劉宏離去,兩人卻沒有立刻起身離開。

“遊平兄。”陳蕃低聲道,“事態愈發嚴重了。”

竇武點點頭,示意陳蕃跟他來。兩人起身走出宮殿,來到一處僻靜的庭院,竇武這才開口:“仲舉兄,我們必須儘快采取行動了。閹豎們對陛下愈發放肆。”

陳蕃麵色凝重:“不錯。今日早朝,我本欲上書彈劾王甫等人,卻被陛下當場製止。這些閹人,真是毒害朝綱!再不將之肅清,隻怕前歲張成之禍重演。”

竇武自然知道陳蕃所言何事。延熹九年,與宦官交好的河南方士張成,卜出皇帝將頒詔大赦天下,即教唆其子報仇殺人。司隸校尉李膺將張成父子收捕後,按照法律判處二人死刑。被激怒的宦官唆使張成弟子牢修誣告李膺等蓄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共為部黨,誹謗朝廷。桓帝聽信宦官讒言,通令郡國逮捕黨人,李膺、太仆杜密、禦史中丞陳翔及陳寔、範滂等二百餘人均被收執,受三木酷刑而不改其辭。時任太尉的陳蕃多次上書勸諫,卻被桓帝以用人不當的罪名罷免。當時已經是國丈的竇武也曾上書桓帝要求釋放黨人,還稱病主動交還城門校尉、槐裡侯印綬。

後來,宦官因擔心李膺等人的供詞牽連到自己,勸說桓帝赦免他們。同年六月庚申日,桓帝改元永康,大赦天下。黨人獲得釋放,但放歸鄉裡,終身罷黜,不得再任官職。

竇武沉吟片刻,低聲道:“我與兄同為此事日夜懸心,隻是目下未有合適時機。好在方才我舉薦太中大夫劉矩為太尉,陛下已然恩準,其他事我們仍要徐徐圖之。”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竇武和陳蕃立刻噤聲,警惕地望向聲源處。

一個小太監怯生生地走了過來:“大將軍,太後宣您入宮。”

竇武皺了皺眉,對陳蕃道:“陳大人,那我們改日再議。”

陳蕃點頭應是,轉身離去。竇武整理了一下衣冠,跟著小太監向長樂宮走去。

途中,竇武的思緒不禁飄回了三年前。延熹八年二月,先帝廢黜第二任皇後鄧猛女。同年,竇妙被選入掖庭,受封為貴人。當時先帝想立自己寵幸的采女田聖為皇後,朝臣力諫田氏卑微而竇氏出身高貴,應以趙飛燕為前鑒,立竇妙為皇後,為此與先帝爭執不休。

竇氏的門第、竇武的德高名重、竇妙的才貌雙全、品行端正,這些都是立竇妙為皇後的正當理由,但隻有陳蕃真正洞察了先帝的心思。他深知梁、竇兩家的恩怨,以及桓帝對梁氏外戚的厭惡。陳蕃力推竇妙為後,既鞏固了竇氏的地位,也為桓帝提供了一個製約梁氏殘餘勢力的機會。

陳蕃的進諫使得竇妙不僅成為了皇後,還成為了平衡朝中勢力的一枚重要棋子。竇武的身份也水漲船高,不僅受封槐裡侯,還從越騎校尉遷城門校尉,從普通的外戚,變成了權傾一時的國丈。

然而,世事難料,如今竇妙雖貴為皇後,但朝中的局勢卻愈發複雜。竇武不禁感慨,陳蕃當年的決策,雖然為竇氏帶來了榮耀,但也讓他們陷入了更為複雜的權力鬥爭之中。他暗自憂慮,不知這場鬥爭最終會將竇氏引向何方。

來到長樂宮,一名女官讓他稍等,自己進去通報。竇武皺了皺眉,他認出此女是竇妙所設“女尚書”之一。

長樂宮中椒蘭之氣濃重,竇妙端坐於簾幕後,看著自己的父親走進來。

“臣拜見太後。”

“父親不必多禮。”

“太後召臣前來,有何要事?”

“無甚大事,隻是想與父親略敘家常,母親在家中可好?”

“勞太後掛念,臣夫妻一切都好。”


最新小说: 維度謎網,楚遙破局 夜夜誘她 天幕:刷短視頻,嬴政得了MVP 救救歸一 陛下就是躺贏狗 拳動八荒 娛樂:老小區改造,小醜爆改歌王 靈紋之主 穿成70小苦瓜,我靠直播養全家 重生之推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