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利堅地盤上最早的城市位於佛羅裡達的聖奧古斯丁,更是要到1565年9月8號了。
還要將近兩百年呢。
有將近兩百年的發展,還搞不定瀛洲的話,那也太廢物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目前大明在瀛洲的三個據點已經經營得很不錯了。
剛好此時海上的天氣不錯,適合返航。
朱棣準備派人回大明,一來是給朱元璋彙報一下工作。
二來是把他搜集到的黃金運送回大明。
瀛洲西部有金礦,尤其是加利福尼亞州。
舊金山之所以名字裡麵帶金山,就是因為金礦。
作為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印第安人,手裡或多或少還是有些黃金的。
這些黃金在他們手裡,其實是沒什麼用的,最多也就是用在做裝飾。
印第安人是沒有貨幣體係的,他們的經濟活動主要還是依賴以物換物。
你有吃的,我有喝的,大家互相交換一下,就都有吃有喝了。
當朱棣知道了這一情況後,就讓印第安人把手裡的黃金都上交了。
朱棣目前也沒有打算在瀛洲搞貨幣體係,他施行的是大家族製度。
朱棣自己是族長,他負責分配家族所有的物資。
家族成員對家族貢獻越大,分配到的物資也就越多。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所有物資都集中起來,然後大家都來吃大鍋飯。
負責戰鬥的,吃的食物就稍微好一點兒,負責種地的主力次之。
然後是孩子和婦女,最後是沒有勞動力的老人。
雖然老人吃得最差,但是吃個七分飽還是沒啥問題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已經讓當地的印第安人很滿意了。
他們以前可完全都是看天吃飯的。
打到的獵物多,就多吃點兒。到了不好打獵的季節,就吃得差點兒。
至於糧食,這玩意兒印第安人不會種,有沒有收成也是看天。
朱棣去了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推廣農業。
印第安人發現,他們不需要冒著風險辛辛苦苦去打獵就能吃飽肚子後,對大明的認同感那是非常的強。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吃飯。
作為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他們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
活著唯一的意義就是吃飽飯,讓自己吃飽飯,讓自己的家人吃飽飯。
大明能夠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願意跟著大明混。
當然了,偶爾也會遇到那些冥頑不靈的部落。
就算是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照樣也有部落不願意跟外界文明有過多接觸的。
不過這樣的部落畢竟是少數。
而且他們一般都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麵。
瀛洲西海岸因為氣候原因,聚集的小部落還是不少的。
這些部落彼此間經常會有接觸,接觸的人多了,思想自然會更加開放一些。
所以朱棣掌控瀛洲西海岸的難度並不大。
不過想要往東推進的話,可能會遇到阻礙。
畢竟就算是現代,美利堅拍的電影裡,那些食人魔啥的,也都是在高山密林或者沙漠裡。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