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證書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有效期為()年。A.2B.3C.4D.5
91、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建立采購銷售記錄製度,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年。A.1B.2C.3D.4
92、食鹽零售單位銷售散裝食鹽,或者餐飲服務提供者采購、貯存、使用散裝食鹽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萬元以下罰款。A.1B.2C.3D.493、
93.未加碘食鹽的標簽未在顯著位置標注“未加碘”字樣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萬元以下罰款。A.1B.2C.3D.494、
94.GB/T5461-2016食用鹽標準不適用()。A.低鈉鹽產品B.精製鹽C.粉碎洗滌鹽D.日曬鹽
95、2020年1月2日()令第23號公布《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A.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B.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C.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D.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96、違法生產經營食鹽涉嫌犯罪的,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A.檢察機關B.公安機關C.法院D.紀檢部門
97、對生產經營摻假摻雜、混有異物的食鹽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且尚不構成犯罪的,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處()。A.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B.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C.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D.二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98、以下涉鹽標準()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A.GB2721B.GB/T5461C.GB/T5462D.NY/T1040
99、《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施行日期是()。A.2020年3月1日,B.2020年5月1日C.2020年7月1日D.2020年10月1日
100、食鹽的食品生產許可由()負責。A.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B.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C.市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D.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二)多項選擇題(共80題)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A.食品銷售B.餐飲服務—247—C.銷售食用農產品D.僅銷售預包裝食品
2、食品經營許可應當遵循依法()便民、高效的原則。A.公開B.公平C.公正D.簡單
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食品經營()的風險程度對食品經營實施分類許可。A.食品類彆B.主體業態C.經營項目D.分類監管
4、申請食品經營許可,應當向申請人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A.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書B.營業執照或者其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複印件C.與食品經營相適應的主要設備設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D.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製度
5、利用自動售貨設備從事食品銷售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自動售貨設備的產品合格證明、具體放置地點,經營者()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公示方法等材料。A.名稱B.住所C.身份證明D.聯係方式
6、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申請人提出的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彆作出處理。()A.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B.申請事項依法不屬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職權範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C.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由申請人在更正處簽名或者蓋章,注明更正日期D.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當場告知的,應當將申請材料退回申請人;在5個工作日內告知的,應當收取申請材料並出具收到申請材料的憑據。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E.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材料的,應當受理食品經營許可申請
7、食品經營許可證應當載明:經營者名稱、社會信用代碼(個體經營者為身份證號碼)、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住所、經營場所、主體業態、經營項目、許可證編號、()、投訴舉報電話、發證機關、簽發人、發證日期和二維碼。A.有效期B.日常監督管理機構C.日常監督管理人員—248—D.辦公電話
8、食品經營許可證編號由JY(“經營”的漢語拚音字母縮寫)和14位阿拉伯數字組成。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1位主體業態代碼、()、6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A.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B.2位市(地)代碼C.2位縣(區)代碼D.2位鄉(鎮)代碼
9、食品經營者應當妥善保管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偽造、塗改、()。A.倒賣B.出租C.出借D.轉讓
10、申請變更食品經營許可的,應當提交下列申請材料。()A.食品經營許可變更申請書B.營業執照正本、副本C.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副本D.與變更食品經營許可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11、食品經營者申請延續食品經營許可,應當提交下列材料。()A.食品經營許可延續申請書B.營業執照正本、副本C.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副本D.與延續食品經營許可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249—
12、食品經營許可證遺失、損壞的,應當向原發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補辦,並提交下列材料。()A.食品經營許可證補辦申請書B.營業執照正本、副本C.食品經營許可證遺失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在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網站或者其他縣級以上主要媒體上刊登遺失公告的材料D.食品經營許可證損壞的,應當提交損壞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原件
13、食品經營者申請注銷食品經營許可的,應當向原發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A.食品經營許可注銷申請書B.營業執照正本、副本C.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副本D.與注銷食品經營許可有關的其他材料
14、有下列情形之一,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申請辦理注銷手續的,原發證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辦理食品經營許可注銷手續。()A.食品經營許可有效期屆滿未申請延續的B.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依法終止的C.食品經營許可依法被撤回、撤銷或者食品經營許可證依法被吊銷的D.因不可抗力導致食品經營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E.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食品經營許可的其他情形
15、被吊銷經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者及其()自處罰決定—250——251—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A.法定代表人B.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C.其他直接責任人員D.其他間接責任人員
16、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將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或者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準證、食品小經營核準證等證件,懸掛或者擺放在生產經營場所顯著位置。A.生產許可證B.食品經營許可證C.營業執照D.備案證明
17、食品小經營核準證()由省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食品小經營核準管理辦法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製定。A.式樣B.編號規則C.業態代碼D.專用標識
18、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準證、食品小經營核準證()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由原發證部門吊銷核準證。A.偽造B.變造—252—C.出租D.出借
19、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活動應當遵守《食品安全法》。A.食品生產、經營B.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C.食品的貯存和運輸D.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20、食品安全工作實行(),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製度。A.預防為主B.風險管理C.全程控製D.社會共治
21、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A.食用農產品采購協議B.購貨憑證C.合格證明文件D.包裝標識
22、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A.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B.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C.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D.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
23、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對進入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應當遵守下列規定。()A.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安全管理製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用農產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B.按照食用農產品類彆實行分區銷售,保證銷售和貯存食用農產品的環境、設施、設備等符合質量安全要求C.建立食用農產品入場銷售者檔案,檔案保存期限不得少於銷售者停止銷售後的六個月D.建立食用農產品檢查製度,對銷售者的銷售環境和條件以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檢查
24、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是指銷售食用農產品的()。A.批發市場B.零售市場C.餐飲店D.快餐店
25、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A.查驗並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和身份證複印件B.查驗入場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C.查驗農產品生產記錄D.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253—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26、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製度,督促銷售者履行義務,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B.主要負責人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製度,對本市場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麵負責C.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明確入場銷售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D.按照食用農產品類彆實行分區銷售
27、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違反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A.未建立或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製度的B.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或者未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的C.未製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的D.未查驗並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複印件、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28、市、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的,應當及時通報所在地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A.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規定出具承諾達標合格證B.承諾達標合格證存在虛假信息C.附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54—D.其他有關承諾達標合格證違法違規行為
29、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對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銷售者及其委托的貯存服務提供者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內容包括()。A.對食用農產品銷售、貯存等場所、設施、設備,以及信息公示情況等進行現場檢查B.向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調查了解與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和質量安全有關的情況C.檢查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落實情況,查閱、複製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記錄、協議、發票以及其他資料D.檢查集中交易市場抽樣檢驗情況E.對集中交易市場的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隨機進行監督抽查考核並公布考核結果F.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送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G.對有證據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存在質量安全隱患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食用農產品,有權查封、扣押、監督銷毀H.依法查封違法從事食用農產品銷售活動的場所
30、下列禁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哪幾種是正確的。()A.使用國家禁止的獸藥和劇毒、高毒農藥,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B.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255—準限量的C.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D.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E.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
31、銷售未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在攤位(櫃台)明顯位置如實公布()。A.食用農產品名稱B.產地C.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等信息
32、進口鮮凍肉類產品的包裝應當標明()。A.產品名稱B.原產國(地區)C.生產企業名稱、地址D.企業注冊號、生產批號
33、進口鮮凍肉類產品的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A.規格B.產地C.目的地D.生產日期E.保質期F.貯存條件
34、分裝銷售的進口食用農產品,應當在包裝上保留原進口食用農產品全部信息以及()。—256—A.分裝企業B.分裝時間C.地點D.保質期
35、銷售者發現其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應當()。A.立即停止銷售B.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C.通知消費者D.記錄停止銷售和通知情況
36、對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表述正確的是()。A.指依法設立B.為食用農產品批發、零售提供場地、設施、服務以及日常管理C.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37、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對()進行日常監督檢查。A.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B.銷售者C.貯存服務提供者
38、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執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有關強製性標準,保證其銷售的農產品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並根據質量安全控製、檢測結果等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承諾()等。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收購的農產品進行混裝或者分裝後銷售的,應當按照規定開具承諾達—257——258—標合格證。A.不使用禁用的農藥獸藥停用獸藥和非法添加物B.使用的常規農藥、獸藥殘留不超標C.對承諾的真實性負責
39、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在醒目位置及時公布本市場()。A.食品安全管理製度B.食品安全管理人員C.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信息D.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理結果E.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F.市場自查結果
40、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履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A.監督管理職責B.濫用職權C.玩忽職守D.徇私舞弊
41、銷售者違反《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一、二款、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規定,食用農產品貯存和運輸受托方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A.銷售和貯存場所環境、設施、設備等不符合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B.銷售、貯存和運輸對溫度、濕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用農產品,未配備必要的保溫、冷藏或者冷凍等設施設備並保持有效運行的C.貯存期間未定期檢查,及時清理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用農產品的
42、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製度B.履行入場銷售者登記建檔、簽訂協議、入場查驗、場內檢查、信息公示、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製止及報告、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投訴舉報處置等管理義務C.農批開辦者還應當履行抽樣檢驗、統一銷售憑證格式以及監督入場銷售者開具銷售憑證等管理義務D.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43、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製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根據食用農產品風險程度確定檢查()等,定期檢查食品安全事故防範措施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A.重點B.方式C.頻次D.產品
44、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是指通過()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A.集中交易市場B.商場—259—C.超市D.便利店
45、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如實記錄()。A.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B.社會信用代碼或者身份證號碼C.聯係方式D.市場自查和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信息46、銷售者檔案信息保存期限不少於銷售者停止銷售後6個月。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對銷售者檔案及時更新,保證其()。A.準確性B.真實性C.完整性D.科學性
47、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如實向所在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等信息。A.市場名稱、住所、類型B.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C.食品安全管理製度D.食用農產品主要種類E.攤位數量
48、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備案信息包括()等。A.域名B.IP地址—260—C.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D.備案號
49、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行為。()A.網上刊載的食品名稱、成分或者配料表、產地、保質期、貯存條件,生產者名稱、地址等信息與食品標簽或者標識不一致B.網上刊載的非保健食品信息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功能;網上刊載的保健食品的注冊證書或者備案憑證等信息與注冊或者備案信息不一致C.網上刊載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信息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保護腸道等功能或者保健作用D.對在貯存、運輸、食用等方麵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未在網上刊載的食品信息中予以說明和提示
50、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A.進入當事人網絡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B.對網絡交易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C.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其從事網絡食品交易行為的相關情況D.查閱、複製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51、網絡交易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原則。A.自願B.平等C.公平D.誠信—261—
52、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堅持()監管的原則。A.鼓勵創新B.包容審慎C.嚴守底線D.線上線下一體化
53、網絡交易經營者應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A.全麵B.真實C.準確D.及時
54、個人通過網絡從事()等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條的規定不需要進行登記。A.食品交易B.保潔C.洗滌D.理發
55、網絡社交、網絡直播等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經營者提供()等網絡交易平台服務的,應當依法履行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的義務。A.網絡經營場所B.商品瀏覽C.訂單生成D.在線支付—262—
56、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是指在網絡交易活動中為交易雙方或者多方提供()等服務,供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獨立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A.網絡經營場所B.交易撮合C.信息發布D.交易擔保
57、《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所稱網絡交易經營者,是指組織、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以及通過其他網絡服務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網絡交易經營者。A.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B.平台內經營者C.自建網站經營者D.線上經營者
58、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台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並至少每六個月核驗更新一次。A.身份B.地址C.聯係方式D.行政許可
59、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營業執照、入網食品添加劑經營者營業執照以及入網交易食用農產品的個人的()等信息進行登記,如實記錄並及時更新。—263—A.身份證號碼B.住址C.聯係方式D.登記注冊
60、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對食品攤販進行綜合治理,按照()的原則,劃定食品攤販經營區域或者臨時經營場所,規定經營時段,並向社會公布。A.方便群眾B.合理布局C.便於管理D.保障安全
61、食品攤販不得()、()、()或者使用()、變造、冒用他人的食品攤販登記卡。A.轉讓B.出租C.出借D.偽造
62、食品攤販經營信息登記表,登記信息包括食品攤販()和經營品種、經營方式(銷售、製售)等。A.姓名B.身份證號C.現住所D.聯係方式
63、食品攤販登記卡應當載明食品攤販的()、()經營品種、經營方式(銷售、製售)、()、()等內容。—264—A.姓名B.攤位號C.聯係方式D.投訴電話
64、食品攤販登記卡有效期為(),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經營的,食品攤販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辦理延續手續。A.一年B.二年C.一個月D.二個月
65、食品攤販應當遵守的規定包括()。A.在指定食品攤位和規定時段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B.攜帶、張掛食品攤販登記卡C.保持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D.用水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66、禁止食品小經營從事下列經營行為包括()。A.製售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B.製售嬰幼兒輔助食品、運動營養食品等具有相應國家標準的特殊膳食用食品C.以生鮮乳為原料製售乳製品D.製售生食類食品和裱花蛋糕E.食品批發
67、被指定管理食品攤區的部門或者機構履行的職責包括()。A.合理劃分食品經營區域—265—B.設置標識牌,標明攤區名稱、管理單位、經營時段C.提供必要的衛生設施,保持食品攤區衛生整潔D.檢查督促食品攤販遵守攤區食品經營規範
68、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食品攤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履行的職責包括()。A.對食品攤區管理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業務培訓B.定期對食品攤區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C.對食品攤區內食品、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D.對食品攤販違法經營行為及時組織核查處置
69、食鹽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食鹽的質量安全負責。A.法律B.法規C.規章D.企業規定
70、加強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是為了保障公眾()和()。A.身體健康B.生命安全C.財產安全D.生活需要
71、食鹽生產經營禁止下列行為。()A.將工業用鹽和其他非食用鹽作為食鹽銷售B.生產經營摻假摻雜、混有異物的食鹽—266—C.食鹽零售單位銷售散裝食鹽D.銷售無標簽或者標簽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食鹽
72、食鹽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食鹽質量安全追溯體係,落實生產銷售全程記錄製度,如實記錄並保存()、()、()等信息,保證食鹽質量安全可追溯。A.進貨查驗B.出廠檢驗C.食鹽銷售D.食鹽使用
73、發生食鹽質量安全事故,食鹽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按照規定及時報告,不得對事故()。A.隱瞞B.偽造C.謊報D.緩報
74、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等工作中,發現食鹽質量安全隱患的,應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製食鹽質量安全風險。A.監督檢查B.風險監測C.抽樣檢驗D.案件查處
75、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應該依法取得()。A.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證書—267—B.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C.企業營業執照D.食品生產許可
76、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的要求,加強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將本行政區域內的()、()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A.食鹽生產企業B.食鹽定點批發企業C.零售商戶D.超級市場
77、現行的食鹽管理專業法規規章主要有()。A.食鹽專營辦法B.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C.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D.鹽業管理條例
78、GB26878—2011食用鹽碘含量標準規定,在食鹽中加入食品營養強化劑的種類有()。A.碘酸鉀B.碘化鉀C.海藻碘D.日曬鹽
79、取得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省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可通過()等方式,以本企業名義(獲證名稱)開展跨省經營食鹽業務。A.與其他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合作—268—B.自建分公司或銷售網點C.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D.轉代批發
80、鹽業主管部門、食鹽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政務信息係統等實現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協作配合製度。A.各行其是B.各司其職C.加強協作D.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