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高手雖然壽命相對較長,但刀口舔血,保不齊哪日便會遭了橫禍。
因此,大多喜歡討個口彩吉祥。
張三豐絕頂人物、陸地神仙,對於凡俗瑣事頗為不喜,往常生日都是隨隨便便過了,並未邀請親近門派。
不過今年是百歲高齡,正是人生一大圓滿,自然是要大肆操辦。
不僅是武當派,早在一個月前,當地官員便已經派人送來一應禮器。
百歲高齡,武林泰山北鬥,若非有人自覺無名無號,隻有名門大派方可來拜壽,便是擺一千桌也是不夠的。
當然,如果真的要擺一千桌,武當派自然也是出得起錢。
且不說每日的香火錢,也不說武則天登基時,便把周邊田地賜予武當,莫要忘了,花滿樓也是武當弟子。
江南花家,三大皇商之一,還是江南最大地產商,便是在武當山下擺百日流水席,那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這也是名門大派不缺錢的原因。
一來占山為王,良田無數,二來招收些富貴子弟,每年都有大筆孝敬,三來武林同道交流,又是一大筆錢。
就拿張翠山來說,剛剛回到武當不足一個時辰,殷素素的嫁妝已經到了。
厚厚一疊禮單,足足二百多樣。
碧玉獅子成雙、翡翠鳳凰成雙、特品紫狼毫百枝、貢墨二十錠、宣和桑紙百刀、極品端硯八方……衣履冠帶、服飾器用,無不預備的妥妥當當。
卻是天鷹教教主殷天正覺得,你武當雖然是高門大戶,卻也不能小覷了我家女兒,給的嫁妝十足十豐厚。
不僅給了大筆厚禮,禮數也是十足十周全,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人家給了這麼大筆的嫁妝,聘禮總不能寒酸了吧,否則顯得缺了禮數。
張三豐作為師門長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聘禮自然是師父出,揮毫潑墨寫了一幅字,算作是返還的禮物。
一幅字換人家二百樣寶物,怎麼看都覺得空手套白狼,但隻要是腦子沒問題的,一定不會拒絕這份交換。
那可是張三豐的書法,上麵天然帶有張三豐的武道痕跡,隻要能夠從中領悟到一點,也是極大地收獲。
此事並非沒有先例。
當年爭奪屠龍刀過程中,由於俞岱岩身負重創,張三豐心中拂鬱悲憤,以手指為筆,淩空書寫了幾幅字。
先寫了《喪亂帖》,又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二十四個字。
筆劃多的不覺其繁,筆劃少的不見其陋,其縮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縱也險勁,如狡兔之脫。
淋漓酣暢,雄渾剛健,俊逸處如風飄,如雪舞,厚重處如虎蹲,如象步。
張翠山心有所感,從中領悟到了一套絕世武功,並於王盤山島一戰,以同款書法,讓謝遜主動認輸。
當日對戰蒙元勇士,張翠山手持镔鐵判官筆,用的也是此門武技。
此時張翠山歸來,又正好是百歲大壽,張三豐心中滿是喜悅,隨手寫出的字帖,自當帶有瀟灑吉祥之意。
張三豐看李瑾瑜目露羨慕之色,打趣道:“李公子也想老道寫幾個字?”
“那就麻煩張真人了!”
“想要什麼詩詞?”
李瑾瑜心說當然是字多的,下意識的說了一句:“滕王閣序!”
聽到這話,俞蓮舟等哈哈大笑,蘇櫻等人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時失態,一時失態,既然張真人賜字,就楊令明的《從軍行》吧!”
“好!這才是少年朝氣!”
張三豐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揮毫潑墨,在宣紙上寫下詩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章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字跡瀟灑豪氣,凜然有神,筆畫鋒銳之處,竟不亞於“大旗風雲掌”。
須知武當雖是道家門派,但門內武功並非都是道韻十足,太極拳也絕非僅有以柔克剛,其中多有剛勁強招。
張三豐年輕時,也曾少年熱血,昔年與他為敵的均已故去,難道全都是老死的?老死的有一半就不錯了。
李瑾瑜眼觀字帖,手中暖玉簫信手揮灑,張三豐書寫之時的動作形態,一一顯露在腦海,化入到玉簫。
說實在的,李瑾瑜的性格,和紫府神簫並不完全契合,即便用暖玉簫,也多是催發純陽罡氣,甚少出招。
此刻觀張三豐書法,心中湧出一股衝天豪氣,邊塞戰鬥積攢的血氣,也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爆發而出。
手中玉簫好似成了長槍大戟,揮灑之時如同帶領千軍萬馬,又似把人帶到了蒼涼悲壯、血流漂櫓的戰場。
紫府神簫、北霸槍、參合指、龍城劍法、大旗風雲掌、化血刀……
諸多武技,諸多領悟,諸多積累,在腦海中瘋狂碰撞,迸發出無數精彩絕倫的奇幻妙招、智慧閃光。
玉簫淩空虛劃,如猛虎、如惡狼、如獵豹、如飛鷹,如雪雁、如金凋、如長槍大戟、如鋼刀巨斧……
除了虛夜月這等相熟的,以及張三豐這種早有所感知的,無不為李瑾瑜身上的血煞之氣所震驚。
便是混江湖五六年的綠林豪傑,也沒有這般血氣吧?到底殺了多少人?怎的這般殺戮,還能保持優雅從容?
不過轉念一想,李瑾瑜畢竟是尉遲真金的義子,乃是行伍出身。
行伍中曆練出來的高手,哪個不是鮮血累累?哪個不是殺人盈野?
以李瑾瑜的功力,此刻陷入到頓悟之中,肆意揮灑,應當造成極大破壞。
但張三豐隻是輕輕彈了幾下,便把李瑾瑜的勁力,無聲無息的消弭,甚至屋外之人,也聽不到半點聲音。
“嗤!”
暖玉簫橫掃而過,寫完最後一筆。
“呼~~”
李瑾瑜長長的呼了口氣,鐵血霸道好似邊塞猛將的氣機,隨著這一口氣儘數消散,恢複成俊雅公子模樣。
“多謝張真人指點。”
“這是你自己的領悟,老道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引子,若你沒有這份心,這份積累,這份悟性,老道便是寫一千幅字,也是什麼都領悟不到的。”
“要不您寫一千幅字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