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望著劉備眉間新添的皺紋,恍惚又見洛陽大火裡背著自己逃命的遊俠兒。二十年烽煙掠過心頭,最終凝成句調侃:"那得讓子仲多運三十船,江東的魯子敬聞到米香,怕是連艨艟都要劃過來。"
顯然劉備已經重振旗鼓,但是還是忍不住又嘮叨了一句,“一成文道啊!足足一成!”
"使君請看!"展昭並指劈開虛空。泰山之巔的巨碑轟然顯現,碑文"民為邦本"四字正吞吐著金紅氣運,"自黃巾亂起至今十二載,您從平原縣五百義勇到如今。"
星火炸開數道虛影:徐州城頭血旗獵獵、官渡火海浮屍遍野、泰山學堂書聲琅琅...最終凝成四州疆域上方盤旋的赤龍。
"到如今坐擁青徐豫兗,帶甲二十萬,糧倉堆砌如山。"
展昭的噴薄文氣幾乎貼上劉備的荊冠,"您可知曹操在許昌宮摔碎了多少酒盞?袁紹在鄴城砸爛了幾尊玉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備的指節深深掐入青石板。代表王氣的金紋自心口暴漲,竟將方圓十丈的碎石托至半空:"可文運關乎國祚..."
"文運?"展昭突然拽過劉備佩劍。
劍鋒掃過之處,四州氣運如百川歸海,在虛空凝成遮天蔽日的巨秤,"青州鹽稅日進千金,琅琊港千帆競發,這才是托起文運的秤盤!"
劍鳴聲中,兗州新鍛的陌刀、豫州改良的曲轅犁、泰山匠坊的霹靂車次第顯現。最後一架水車模型落地時,劉備的草鞋已深深陷入泥中。
"主公早已不是虎牢關前借著漢室餘威混入末席的將軍。"
展昭猛然振袖,星火化作十萬玄甲列陣淮北。青龍營戰馬嘶鳴掀起的塵土,竟將曹營箭樓的火把撲滅半數,"關羽鎮豫州,徐晃屯徐州,趙雲領白馬義從巡狩北疆——"
虛空中突現八陣圖輪廓。諸葛亮羽扇輕揮,泰山至新野的糧道亮如星河;荀彧的算籌插進許昌版圖,將曹軍布防撕開三道缺口;連遠在九原的呂布都突然抬頭,方天畫戟不自覺指向襄陽方向。
"這些才是真正的"文運"!"
展昭的星火纏住劉備腕骨,"百家爭鳴?不過錦上添花!便讓曹孟德占儘典籍正統又如何?他敢用皇帝印砸泰山的曲轅犁嗎!"
劉備的荊冠突然迸發龍吟。王氣凝成的赤龍自四州疆域衝天而起,將夜空中的"民智"篆字吞入腹中。對岸曹營傳來戰馬驚嘶,袁紹的白狼旗竟無風自卷。
"使君的王道,是讓百姓在諸侯帳前摔碗!"展昭抓起白日老農遺落的破碗,星火漫過豁口時,碗底"泰山官窯"的徽記灼灼生輝,"若是讓昭說一詞,無非天下為公四個字罷了。"
五更梆子敲響時,淮水突然掀起異動。甘寧的錦帆賊船隊撞碎下遊霧靄,赤膊漢子鐵戟上挑著的不是人頭,而是十壇火油:"皇叔!老子帶了三百桶好東西,幫你燒曹賊的破書!"
北岸地動山搖。高順的陷陣營如黑雲壓境,後麵是並州特產的隕鐵胚料:"溫侯爺有言,三千斤精鐵換泰山對馬寶具!"
出人意料的是西涼方向。馬騰的蒼鷹旗掠過山巔,韓遂的使者跪獻河套輿圖:"吾主願以戰馬五千匹,換泰山書院一席之地!"
劉備忽然縱聲長笑。荊冠垂旒掃落三更寒露,掌心王氣將破碗熔成赤金酒樽:"諸君既要換!"
猛然揮劍劈向祭鼎廢墟,青光中竟浮現書卷圖案,‘凡獻良種、兵械、典籍者,皆可入泰山藏書閣注名!’
晨光刺破雲層時,鹿鳴台廢墟已成天下最大的市集。墨家弟子用機關獸幫農家夯土,法家學士替流民撰寫田契。
"這才是真正的文道裂天,威壓天下。"
展昭望著劉備按劍而立的背影。赤龍虛影正盤踞四州疆域,龍爪下壓著曹操的玉璽、袁紹的族譜、孫策的樓船...
喜歡神話三國:劉備謀主,火燒洛陽請大家收藏:()神話三國:劉備謀主,火燒洛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