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溫暖如春_我為華夏打江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溫暖如春(1 / 1)

深秋的攀花縣,霜風裹著涼意掠過山野,城北荒原上卻蒸騰著灼人的熱氣。

數萬災民如蟻群般散落在廣袤土地上,夯土聲、鋸木聲、號子聲交織成震天響的樂章。夏淮安站在新搭的了望台上,望著綿延數裡的勞動場,嘴角終於浮起一絲笑意。

這片死氣沉沉的荒野,正被千萬雙手改造成抵禦寒冬的堡壘。

城北荒田裡,查秉鼎彎著腰赤腳踩在凍土上,手中竹尺劃過剛夯實的田埂。

“竹骨要埋三尺深!”他用最大的力氣喊道,身後跟著三百篾匠。手臂粗的毛竹被火烤彎成弧形,深深插入凍土,眨眼間便連成綿延半裡的龍骨。

十六歲的小栓子拖著竹條穿梭在骨架間,被竹刺擦出幾道血痕的小手將細藤條綁成密網,抬頭對查秉鼎咧嘴笑:“三爺,這大棚比俺老家草房還結實!俺也想學篾匠手藝!”

“小栓子,那你就好好學!”查秉鼎的笑容與皺紋擠在一起:“彆偷懶,勤快一點,就能學會!咱鄉下人,若有一技之長,就能混口飯吃!”

西南角突然爆發出歡呼。

二十個漢子正將三丈長的桐油紙平鋪上竹架,半透明的紙麵在秋陽下泛著琥珀色光暈。周縣丞疾步而來,手指輕戳紙麵:“透光度七成,防風防雨足矣!”

他轉身對鋪紙的漢子們高喊:“今日務必完成三千畝覆蓋,夜間霜降前鋪草簾保溫!”

三百步外的河灘上,陳寡婦帶著女子互助會的幾百人給紙張塗抹桐油。

“今日天晴,日頭好,正適合塗桐油。”陳寡婦喊道。幾百個婦人將新紙鋪在草席上,米兒踮腳用豬毛鬃往紙麵刷桐油,月娃子和小毛抱著成卷的紙張來回奔跑。

夏大娘坐在一旁,聽到小毛在身邊跑來跑去,喊道:“慢點慢點,彆摔了!你這妮子,不肯在鄉裡待著,非要來這裡添亂!”

“要刷得薄而勻,像給娃娃抹麵脂。”陳寡婦握著新來的張劉氏手腕示範,油紙在晨光中透出琥珀色光暈,“這般塗上三層,又透光又防風雨。”

忽然一聲驚呼,張劉氏的小女小花跌進泥坑。查中萍策馬奔來,馬鞍兩側掛滿竹筒飯。

“丫頭莫哭!”他單手將女娃拎上馬背,指著遠處炊煙嫋嫋的粥棚:“瞧見沒?晌午有油渣雜糧飯!”小花破涕為笑,臟手在查中萍鎧甲上蹭出泥印子。

正午時分,三千口鐵鍋同時在荒原上架起。李山林帶著鄉勇團軍士推來十車醃菜,油渣香混著米香隨風飄散。

“排隊!都排隊!”查中雲敲著銅鑼維持秩序:“竹筒吃完了莫扔,都放回車上。都彆浪費,一粒米也不要剩!”

領到竹筒飯的老漢蹲在田埂狼吞虎咽,豬油渣裹著糙米飯燙得舌尖發麻,卻舍不得吐出來。

吃得快的漢子,舔乾淨竹筒後,又要來熱水壺,在竹筒裡倒上半筒熱水,吹的不燙了就著油氣喝下,打出心滿意足的飽嗝。

“不容易啊,大半個月沒嘗油腥味了。雖然不是肉,但這豬油渣,比肉還香!”

“咱也沒想到,到了攀花縣逃難,竟然比在家裡吃的還好,就是累了點。”

“咱莊稼人哪怕累啊,就怕累死累活一整年,啥收成沒有!聽說了麼?第一批大棚裡的土豆,都躥苗了!”

“那大棚俺去看了,彆說,真暖和,大冷天的進去了就不想出來!”

“加把勁,今日天氣好多撈些紙,明日便能多蓋幾間大棚。”

“我聽東家說了,明日有肉食!”

“真的假的?我不信,這麼多人,一人一根肉絲都吃不起啊!彆說肉了,有口雜糧吃,就謝天謝地!”

“我也聽說了!好像是東家買了縣裡所有大戶的糧食。有些大戶還捐了銀子,說是孝敬鄉勇團。東家就用這筆銀子買了肉食,讓我等吃頓好的。”

“遇到這樣的東家,真的是沒話說!如果明日真能吃上肉,我給東家磕一個!”

吃飯時的閒暇,成了忙碌之中的調劑。有人喝著熱水閒聊,也有人拿草帽蓋著腦袋倚靠在一旁小憩。

城南河灘上,數百輛牛車正將成捆青竹卸下。禿頂老漢王三站在竹堆前,沙啞的吆喝穿透晨霧:“後生們仔細著!竹皮要整片揭,竹瓤剁成三寸段!”

他粗糙的手掌撫過濕潤的竹節,三十年的造紙手藝在災民中口耳相傳。十幾個赤膊漢子掄起月牙形竹刀,青翠的竹皮如蛻蛇般層層剝落,露出雪白的內瓤。

河岸下遊架起二十口蒸煮大鍋,沸騰的堿水咕嘟作響。王三的大徒弟拎著算籌穿梭其間,布袍下擺沾滿泥漿:“每鍋投三百斤竹瓤,蒸足六個時辰!”蒸透的竹料被倒入石臼,匠人們踩著木碓反複舂搗,綿密的竹漿順著溝槽彙入沉澱池。

造紙坊裡蒸汽氤氳,十六歲的狗娃握著竹簾在漿池中一蕩一提。“要抄得比雲片還薄!”王三親自挽著衣袖示範,雙手微微的握著抄紙簾:“這樣抄出來的紙才透光!”

濕紙層層疊在木板上,竟映出窗外晃動的樹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了!”王三睜大昏花的老眼湊近細看,紙麵在晨光中透出蟬翼般的紋理:“這般透亮的紙,再塗抹上桐油,糊大棚頂再好不過!”

芸娘帶著女子互助會的隊伍穿行在新搭的草菇房中,十座尖頂暖屋如白蘑菇散落城東。她掀開草簾,熱氣裹著木香撲麵而來——夯土牆內嵌著竹製煙道,炭火晝夜不熄,牆角的濕稻草堆正冒出星星點點的白菇。

“溫度保持溫暖而不燥熱,早晚噴水兩次。”她手把手教新來的寡婦春娘操作,忽然被個小丫頭拽住衣角:“芸姨,這草菇能當饃饃吃嗎?”

“草菇燉湯最養人。”芸娘蹲下身,用帕子擦去女孩臉上的炭灰。暖房外,幾十個婦人正將腐木屑、草料與米糠拌勻,放入大蒸籠中蒸煮。來自豐年縣的劉大嫂邊乾活邊哼著小調:“稻草堆裡生白玉,寒冬臘月不斷糧……”歌聲飄過新糊的桐油窗紙,讓周圍的女子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嘿——呦!”兩百壯漢的號子震得地皮發顫。城西亂石灘上,十人合抱的鬆木夯錘高高揚起,重重砸向地麵。來自北方的鐵匠張猛赤裸上身,古銅色脊背蒸騰著白氣,虎口崩裂的血漬染紅了夯繩。“這地比生鐵還硬!”他抹了把汗,轉頭對扶夯的兄弟笑道:“等這條水泥路修通了,老子要第一個推車去錦城賣山貨!”

不遠處,三十二輛獨輪車組成長龍。十四歲的二鐵咬著草繩捆緊車架,細瘦的胳膊暴起青筋:“最後一車碎石!”車隊碾過新夯的土路,將碎石傾倒在規劃中的學堂地基旁。

泥瓦匠老李頭眯眼吊線,對徒弟們比劃:“牆基要下六尺,咱們建的可是學堂!咱們湊合湊合無所謂,不能讓娃娃們用危房!”

臨時學堂的草棚裡,五十個孩童圍坐火塘。夏淮安特意調來的老秀才握著戒尺,在沙盤上寫下“人”字。

“一撇一捺,頂天立地!”清脆的童音驚飛了梁上麻雀。卷入草棚內的呼嘯寒風中,九歲的小石頭邊拉緊身上的單衣邊默寫,他娘在隔壁草菇房聽見背書聲,眼眶發熱——這是石家五代人第一個摸到筆墨的孩子。

玉芳帶著女子識字班的學員路過,聽見棚內書聲琅琅。從山匪處救出的少女翠兒忽然駐足,盯著沙盤上的字跡喃喃道:“原來我的名字這麼寫......”她沾著草葉露水在掌心描畫,歪扭的“翠”字映著朝陽,恍若新生。

夜幕降臨時,一個個火把點燃,造紙坊的堿水鍋仍在翻滾,守夜的漢子借著火光修補竹簾;大棚裡,老農給大棚中央燒石子的地灶填完柴後,蹲在地上檢查秧苗,不知不覺中露出了笑容。

霜花在大棚外的土地上悄然綻開晶瑩的紋路,但是大棚內卻溫暖如春。

喜歡我為華夏打江山請大家收藏:()我為華夏打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掛了吧?在國運戰場裡養老 回到初二時 星際真千金養崽日常 救了被女配虐待的小可憐後gb 穿越關羽,從水淹七軍開始 穿書廢土:修仙我是認真的 勝天之大夏再起 血月下,廢土生機 剛成回複術士,你說這裡是地錯? 和變態分手後,忘記關親密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