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鞅公布的法令規定:百姓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互相監視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帶治罪。發現壞人不告發要腰斬。告發壞人與同斬殺敵人一樣受獎,隱藏奸惡之人,與投降敵人同罪。
一家有兩個人壯丁必須分居,不分居稅賦加倍。立了軍功的,按功勞大小升爵受賞。為私事鬥毆者,按情節輕重處以刑罰。致力於農業生產,讓糧食豐收,布帛增產的,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因從事工商業及因懶惰而貧窮的,其妻子全都沒入官府為奴。國君親屬宗族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冊。明確尊卑爵位等級,各按等級差彆占有土地,房產,家臣奴婢數量,衣裳,服飾按各家爵位等級決定。有軍功的享受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顯榮。
新法準備就緒,等待公布,衛鞅擔心百姓不相信,就在都城市場南門,立一根長木杆,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木杆扛到北門者,賞十金。老百姓感到這件事很奇怪,沒人敢動。衛鞅又宣布:有能把木杆扛到北門者賞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壯漢扛著木杆就放在北門上。衛鞅當時就賞那人五十金,以此表示有令則行,決不欺騙。信是立起來了,接著就頒布新法令。
但要推行新法令,阻力非常大。因為新法觸碰了貴族利益集團的利益,根本不予配合,就連太子都故意觸犯禁令。新法根本沒有辦法推行。
衛鞅對孝公說:法律推行不下去,根源在皇親貴戚。國君如果真想變法成功,就從太子開始,對太子不能用墨刑,就讓他的師傅代受墨刑。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被處以墨刑。再推行新法就順利的實施了。
新法推行了幾年,老百姓完全適應了新法。老百姓非常高興,社會治安管理已經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山林裡沒有盜賊。家家富裕,人人飽暖。人民勇於為國作戰,不敢為私爭鬥城鄉社會秩序安定。變法使秦很快強盛起來,衛鞅功不可沒,被孝公任命為大良造。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陽建築宮廷城闕,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陽。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如果發現,罰交一倍的稅賦。並把小城鎮村落合並為縣,設置了縣令,縣丞,共設三十一個縣。廢除原有田梗的界線,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在秦統一了度量衡。
秦的法律不徇私情,所以執法者都依法行政。公子虔因太子犯法,他這個老師被處以墨刑。過了三年,公子虔又犯法了,這次被割掉了鼻子。公子虔恨透了衛鞅,從此閉門謝客,八年未出家門。
齊國在馬陵打敗魏國,射死了魏將龐涓,活捉魏太子申。衛鞅看到了戰機,就對孝公說:秦國與魏國隔河相望,魏阻擋了秦東進的道路。現在魏國剛剛被齊國打敗,諸侯都背叛了他,可以趁此機會攻打魏國,魏國抵擋不住,必然東撤,秦就可以占有黃河,和崤山的險要地帶。秦向東就可以控製各國諸侯,這是統一天下的基礎。
孝公同意了衛鞅的主張,並派衛鞅率兵攻魏。魏派公子卬率兵迎擊。兩軍紮營以對峙,誰也不輕易出兵。衛鞅派人給公子卬送一封信,信的內容是說:我與公子早就是朋友,當初我們相處多麼快樂,如今我們倆成為兩個敵對國家的將領,我不忍心相互攻擊,可以與公子會麵結盟,暢飲幾杯酒,然後各自退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公子卬信以為真,按約定的時間參加會盟,衛鞅熱情款待,相談甚歡,公子卬以為大功告成,對衛鞅報有感激之情。哪曾想在酒席宴上,衛鞅設有伏兵。酒過三巡,衛鞅一聲令下,伏兵儘出,魏公子一行人全部被俘。公子卬破口大罵衛鞅言而無信,奸詐小人。但已成為階下囚說什麼都晚了。
衛鞅指揮秦軍向魏衛大營衝擊,魏軍群龍無首,哪裡擋得住秦軍的虎狼之師。魏軍四處逃散,秦大軍直逼魏首都。魏經過兩次戰敗,已無兵可派,魏惠王隻得割地求和,離開國都安邑,遷都大梁。魏惠王後悔當初沒信公叔痤的話,殺了衛鞅,才有今日的恥辱。
衛鞅打敗魏軍,獲得了河西土地,立了大功。秦孝公把商地十五座城邑分封給衛鞅,號稱商君,從此稱衛鞅叫商鞅。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