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起兵獲得成功,在短時間內就發展為十萬之眾,成為起義軍的領頭羊。項梁派項羽去攻打襄陽城,襄陽城高牆厚,秦軍堅守不出,項羽久攻不下,心裡萬分著急。副將提議用火燒毀城門,士兵們就可以長驅直入的攻入城中。項羽采納了副將的建議,順利的攻下襄陽城。
因項羽率軍攻襄陽城受到了秦軍拚死抵抗,項羽攻下襄陽城,便把全城軍民活埋了。此時陳勝王已戰死,項梁便召集各路諸侯將領來薛縣聚會,共議抗秦大事。這時沛公在沛縣起兵,也參加了這次聚會,推舉項梁為盟主。
有位老先生叫範增,有謀略卻隱居在家,不出來做官。他勸諫項梁說:陳勝起義失敗,是因為他不立楚王室的後代,而自立為王,真正有本事的豪強都不歸順他,其勢運一定不會長久。現在將軍您在江東起事,楚國有多少將士,爭著歸順您,那是因為項氏家族世代做楚國大將,您一定會重新立楚王室的後代為王,這樣的話會更有號召力。
項梁感覺範增說的話有道理,就到民間尋找楚懷王的嫡孫熊心。此時的熊心正在給大戶人家放羊,項梁找到他,就襲用他祖父的諡號,立他為楚懷王,這樣就順應了楚國民眾的願望。項梁為楚懷王建都盱眙,任命陳嬰為相國,並封給他五個縣做封地,輔佐楚懷王,項梁自己號稱武信君。
項梁與各路諸侯結盟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對秦進攻。先攻打下亢父,然後又聯合齊將田榮和司馬龍且的軍隊,一起去援救東阿,在東阿大敗秦軍,秦軍潰逃,項梁率軍追殺秦的敗軍。項梁又派沛公與項羽攻打城陽,攻下城陽便屠戮了軍民。起義軍繼續西進,在濮陽打敗秦軍,秦軍便逃回濮陽城裡。起義軍攻城掠地,在雍丘又大敗秦軍,並殺死了秦將李由。起義軍繼續西進攻打定陶,沒有打下,起義軍終於遇到了硬骨頭。
項梁自東阿出發向西挺進,一路多次打敗秦軍,項羽,沛公又殺了秦將李由,項梁漸漸的不把秦軍放在眼裡,有些驕傲了。宋義勸諫項梁說:如果我們打了勝仗,將領就傲慢,士兵必然怠惰,這樣的軍隊必然要吃敗仗。而秦軍正調兵遣將,軍事力量一天天增加,我很是擔心啊!
項梁沒有聽信宋義的話,沒有重新做軍事部署,隻是派宋義出使齊國,督促齊將田榮出兵。將軍田榮在東阿打敗秦軍後,便率兵返回齊國,趕走了齊王假,假逃亡楚國,宰相田角逃亡到趙國,田榮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宋義在路上遇到了齊國使者高陵君,便問到:你是要見武信君項梁嗎?
高陵君說:是的。
宋義說:這次起義軍與秦軍的爭戰,失敗的一定是起義軍,你應該慢點走,可以免於一死,如果走快了,就可能趕上災難。
秦朝果然派重兵增援章邯,章邯調整兵力,突然攻擊楚軍,楚軍準備不夠充分,營寨被攻破。秦軍如潮水般湧進,楚軍大敗,項梁戰死。項羽,沛公的部隊本來是要攻打陳留,見項梁兵敗,士兵們都很驚恐,無心戀戰,就隻好向東撤退。其他諸路起義軍也都撤離戰場,項梁戰死,起義軍受到了重創。
章邯打敗項梁軍隊,其他起義軍都已撤離,章邯以為楚地的叛軍已經被打殘了,不值得擔心了,就率大軍渡過黃河進攻趙國。趙王歇見秦軍已過了黃河,便派大將陳餘率兵迎戰,大將陳餘見秦軍來勢凶猛,不敢迎戰,護著趙王歇躲進巨鹿城裡,派使者向楚懷王求救兵。
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包圍了巨鹿城,巨鹿城危在旦夕。項梁定陶兵敗戰死,楚懷王十分害怕,便前往彭城,親自統率並整合了項羽,呂臣的軍隊,任命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任命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的軍隊。
楚懷王聽說宋義曾斷言武信君必定兵敗,果然沒過幾天項梁兵敗。楚懷王召見宋義商議軍政大事,覺得宋義很懂軍事,便任命宋義為上將軍,掌管楚國各路大軍。任命項羽為副將,封為魯公,任命範增為末將。
趙國使者已拜見了楚懷王,趙國軍情緊急,楚懷王下令宋義緊急調兵,救援趙國。宋義率領大軍北進救趙,不久便抵達安陽,兵到安陽宋義便下令停止不前,這使項羽很不理解,宋義的將位不保。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