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走遠了,門前又歸於沉寂。
李向東沒立刻離開,而是緩緩蹲下身,把那本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平攤在膝蓋上,拿出自動鉛筆,開始迅速地寫記錄。
土地整體平整,未見塌陷;
注塑區鋼梁未鏽穿,建築結構推測為八十年代末磚混框架,承重尚可;
裝配車間窗框完好,屋脊無明顯坍塌跡象,適配輕量設備;
宿舍4棟,至少2棟仍有人住,若整修水電和牆麵,半年內可作為職工過渡房使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t車間如仍存主梁與軌道基座,可能留有貼片設備殘件,評估價值待進廠確認。
他寫得飛快,字跡密密麻麻,占據了整整半頁。寫完之後,他翻到空白頁,開始用尺子和目測的比例,勾勒出一個大致的廠區結構草圖。
廠門朝北,左邊是職工宿舍區,右側是一片空坪與裝配車間,後側兩棟低矮倉庫和鍋爐房,靠南的圍牆外接近舊郵電管線,是潛在通信接入點。t車間”三個字,旁邊注了一句:“優先勘查。”
這一刻的他,像極了一個正蹲在廢墟裡尋寶的考古人,掀開時代留下的鏽皮層,試圖讀懂下麵那塊仍有餘溫的工業地基。
李向東站起身,把筆記本合上,拍了拍膝蓋上的灰。他望著眼前那一片沉睡的建築輪廓,斜陽斜斜地灑下來,把鏽跡斑斑的屋簷映得泛起銅紅的光。
他沒有立刻走,反而眯起眼睛,像是在透過現實的塵土,去看另一個還未降臨的圖景。
噴油車間的卷簾門重新拉起,機器低鳴作響,噴嘴下自動傳送著一批批亮光油殼;
流水線重新組起,穿藍製服的工人整齊列隊,貼片機一台接一台地運轉著;
宿舍外陽台晾起毛巾和工服,鍋爐房裡冒出熱氣,早上還能聞到飯堂炒雞蛋的香味;
最醒目的,是那麵重新刷過的正門牆上,掛著一塊金屬匾牌:
“春雷電子·第二廠”
他嘴角緩緩翹起,眼神落在遠處那棟半塌的裝配樓上,自語了一句:
“土不怕舊,怕的是沒想法。”
風輕輕吹過,報紙在內袋中微微鼓起,他低頭取出筆,在剛才那頁廠區草圖的空白角落寫下一句:
“若殼落地,改名:春雷二廠。”
這一筆落下,某種念頭,在他心裡徹底紮了根。
太陽已沉至廠區西側的圍牆後,隻剩些許斜陽從鐵欄縫隙灑落,照亮廠牌殘破的一角。
那扇半掩的鏽門仿佛一道時間縫隙,將八十年代的熱鬨與九十年代的寂靜硬生生撕在了一起。
李向東沒有再看第二眼。他站在門口的碎磚堆上,腳邊一團枯草被風卷起,驚起幾隻棲息的鴿子,撲棱著飛向空中。
他靜靜站了一會兒,仿佛在心裡完成一道無聲的確認。
然後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筆記本重新合上,轉身走下那道通往馬路的碎石坡。每一步都踩在暮色裡,堅定而沉穩。
夕陽最後一道光正好照在筆記本封皮的棱邊,斑駁中透著一抹暖黃。
如果此刻有人掀開那頁紙,就會看到那幾行筆跡被壓得極深,像是刻下來的:
“廠區估值初判:地+建+殘設備≈8500萬;
掛拍價6900萬,有利潤空間。”
風吹過他身後的廢廠,鴿哨漸遠,廠門依舊沉默。
但李向東知道——這地底下,已經埋下了春雷的第二個引爆點。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