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清古鎮:靜與俗的邊界試探
我走入上清古鎮,老街不長,廟宇、書院、香鋪並立,遊客三三兩兩,香煙繚繞。
一位香客跪拜後與我攀談:“我每年來三次,為求心安。”
我問他:“你信神?”
他說:“不全信。但我信自己能在這裡聽見一些東西。”
我寫下:
“鷹潭的鎮,不賣熱鬨,
賣的是那一點‘相信還有彆的聲音’的堅持。”
五、傍晚鷹潭城:信江不語,道心自清
最後一晚,我回到鷹潭市區信江岸邊。
江水靜流,風吹水麵如鱗,一座現代城市在夜色中安靜生長。
我獨坐江邊長椅,一位老者打太極路過,與我點頭致意。他說:“年輕人,彆太急,風走一圈,還會回來。”
我寫下:
“鷹潭的城市不求速度,
她不是無欲,而是知足。她願做山後的燈,
不照遠,隻照穩。”
六、地圖落筆·下一站上饒
五天鷹潭之行,我從龍虎山登頂俯心,從符籙之間讀懂人性,在瀘溪上順水觀意,於老鎮聽信仰輕語,最後在城市中與自己和解。
這是一座心靈不嘈雜的城市。
她以山為骨,以水為脈,以道為心,讓一切紛雜有了收口。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龍虎之境、道教聖壇、信江之濱鄭重落筆:
“第176章,鷹潭已記。
她是山水之靜,是道心之光,
是一座可以讓凡人暫忘喧囂、聽得見自己腳步的城市。”
下一站,是上饒。
我要穿越信江上遊,走入贛東北門戶,看一座邊陲古邑如何在戰火與山林中,留住中國的脊梁與靈魂。
我收好筆記,抬頭望山月漸升,輕聲說:
“心已歸一,步向萬方——上饒,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