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塊磚都是那年歲月的獎章。”
四、淮南田家庵夜市:煙火浮動的另一麵生活
夜晚,我來到田家庵。
這是淮南最熱鬨的區域,路邊攤林立,有豆腐串、米餅、烤麵筋,還有“煤炭工人套餐”——一碗羊肉米線配上大碗茶。
我坐在一張塑料椅上,邊吃邊聽周圍人聊天,有剛下班的小年輕,有退休的工頭,也有帶孩子出來透氣的母親。
一個中年男人端著羊雜湯對我說:“煤是黑的,湯得熱;工人臟點沒事,心不能涼。”
我寫下:
“淮南的夜市,不是放縱之地,
而是那些在井下待了一整天的人,回到地麵第一口喘息的自由。”
五、淮南師範街頭詩牆:一城之外的柔軟力量
在師範大學外的一麵牆上,我看到幾十首手寫的詩貼了上去——不是雕塑,也非展館,而是普通市民寫的詩,被青年誌願者貼了上去。
“我為你點亮一盞煤油燈,不為照亮世界,隻為你歸家那一刻不迷路。”
這一句,把我看得心口一熱。
我找到發起人,是一位大四女生。她說:“大家都覺得淮南是礦、是灰,其實,我們也想讓彆人看到我們的愛和柔軟。”
我寫下:
“淮南的詩,不寫在書頁上,
寫在了井壁、寫在了飯桌邊、寫在了孩子的本子上。
她讓我們明白:哪怕是煤炭之城,也有詩的溫度。”
六、黑與白之間·地圖落筆·下一站合肥
五天淮南之行,我走過礦井、登過山嶺、聽過工人夜話、讀過街頭詩章。淮南像是一塊未打磨的煤石,粗糲、沉重、真實,但在陽光下,卻能透出意想不到的光芒。
這座城市,不講浪漫,不許脆弱,
她要你有力氣,也要你有底氣;
她教你如何在黑暗中點火,
又教你如何在疲憊時,仍保持心裡的那一點白。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淮河之畔、八公山下、火光深處鄭重落筆:
“第187章,淮南已記。
她是埋在地底的熱望,是抬頭能見的星光;
是一座用煤炭寫詩的城市,
也是我此刻最舍不得離開的‘礦燈之地’。”
下一站,是合肥。
我將走進安徽的心臟,一座集古今、彙南北的科技之都。我要看一看,這座不斷升級的城市,是如何一邊仰望星辰,一邊不忘人間溫度的。
我背起行囊,走出這片煤山舊夢。
“煤已成詩,光正微亮——合肥,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