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板拿出的陽春地圖十分細致,引起王國衝極大興趣。
他接過來仔細觀摩良久,發現果然是本地豪強繪製的精品,比自己手裡的強多了。
在這張地圖上,漠陽河的各條支流畫得明明白白,連一些樵夫走的小道都有標注。
漠陽河大部分河道都可以行船,向西可以前往高州,向北可以前往羅定州、新興縣。
在陽春上遊的春灣附近,漠陽河和新興江挨得非常近,僅三十裡路。
據吳老板所說,如果不是打仗,那裡還有不少挑夫來往於兩條江河之間,幫助商人挑運貨物。
“你們以前就是走這些小路賣私鐵的吧?”
吳老板略顯尷尬,不過既然已經稱兄道弟,他也不再隱瞞。
“不光私鐵,私鹽也是這麼走的。這次牽線搭橋的人,就是羅定州的鹽鐵幫頭子。他們有時販鹽,有時販鐵。如今羅定、雲浮,甚至梧州、肇慶都在鬨鹽荒,一擔鹽漲到了這個數。”
吳老板伸出兩根手指,比了個十字,意味著兩廣非沿海州府的鹽價已經漲到了十兩銀子一擔。
就連王國衝這樣見多識廣的人,也不禁嚇了一大跳。
自從瓊州放開食鹽買賣,鹽價已跌至六、七錢一擔,就是運到陽江也不會超過一兩。
如今,瓊州百姓已經不再視食鹽為奢侈品,而是可以大量使用的防腐佐料。比如說,漁民會從鹽商手裡買鹽來醃製海產,鹹魚主要值錢的部分從食鹽變成魚肉,賣出去比以前賺錢多了。
沒想到清廷治下的內陸州府鹽荒居然嚴重至此,比瓊州貴了十幾倍,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怎麼會那麼貴!就算鹽場都沒了,難道庫存的官鹽都吃完了嗎?”
“大帥有所不知,現在這個行情,哪個鹽商還會敞開賣呢?民不可一天不吃鹽,他們當然是以高價慢慢賣了。”
王國衝點點頭,暗歎發國難財是商人本性,確實是沒法避免。
他決定好好利用的漏洞,於是跟吳老板道:“跟你朋友說,三斤鐵換一斤鹽,先換個……一萬斤鹽吧。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
吳老板一聽大喜過望,按這個兌換比例,自己在中間可以抽的油水不少。如果一年經手個十萬八萬斤鹽,利潤說不定比之前開礦山賺得還多。
他恭恭敬敬地拜謝,又問明交割日期,便趕去答複上家。臨走前還拍胸脯保證,一定幫朝廷把差事辦好,否則願意提頭來見。
“吳老板不必如此。走私又不是打仗,不成就算了,哪用立軍令狀呢?”
……
王國衝送走吳老板,派了兩個親兵出海,去上川島找水師提督支鹽。一萬斤就是一百擔,小數目而已,都用不著向天子彙報。
沒想到十幾天後,交易竟意外地順利。
羅定鹽鐵幫用賣不出去的生鐵換到緊缺的食鹽,高興得包了一百兩謝禮,請求下個月再交易。
王國衝拿到五十兩紅包後,立即讓吳老板繼續努力,去新興縣聯係其他走私犯。新興江直通西江,出口又在肇慶,遠離清兵重點嚴查的界線,用來走私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