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在後方高台上用望遠鏡遠遠觀戰,看到清軍騎兵施展出下馬用步弓襲擾的戰術,感覺眼前場景有些似曾相識。
在永曆十三年的蠻莫之戰中,吳三省正是利用步弓拋射距離遠的優勢,不斷襲擾思推、思勇等人率領的蠻莫火銃兵。
當時思線的幾個兒子應對失當,他們的部下被天上落下來的箭矢攪得軍心大亂。最後六千多蠻莫土司兵被兩千明軍一擊即潰,屈辱地成為大明俘虜。
從那以後,朱由榔深知不能還手對軍隊士氣的打擊有多沉重,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即使魯莽出陣的火銃手被射得接連倒下,他依舊讓信號兵搖旗傳信,命令其餘十一個袖陣冒著箭雨出擊,用火銃對清軍步弓予以反製。
一千多個火銃兵學著先行者的模樣,紛紛離開長矛陣保護範圍,向前移動三十多米,與清軍步弓展開對射。
三十餘米是他們能接受的最遠距離:太近,子彈夠不著敵人或者無法擊穿清軍盔甲;遠一些則太危險,騎兵隨時可能扔下步弓翻身上馬,走太遠的火銃兵有可能因來不及逃回本陣而被砍殺。
在這場較量中,清軍騎兵的優勢是人數眾多,超過明軍火銃手兩倍有餘,且彎弓搭箭的速度比裝填火藥更快;而明軍火銃手的優勢是彈丸威力強,在加量裝藥的情況下,可以射穿清軍身上盔甲造成嚴重殺傷。
在一百好幾十米的距離下,雙方都有同樣的問題,箭矢或彈丸會因為距離太遠而失去準頭,殺傷基本靠蒙。
總體來說,明軍火銃兵由於數量較少處於下風,不少火銃手不小心被射中麵門瞬間倒地,或者在身中數箭後,不得不退回長矛陣內止血治療。
看到此戰術效果不錯,清軍後方的穆裡瑪哈哈大笑,下令各部不需要改變戰術,也不用吝嗇羽箭,一定要讓明軍火銃手好看。
一時間,穀城外“啪啪啪”與“咻咻咻”的聲音密集不斷,空氣中彈丸與箭矢四處亂飛。
朱由榔怎麼也想不到,預想中轟轟烈烈的,令人熱血沸騰的騎兵衝陣沒有發生。最令他擔心的房山長矛手們百無聊賴,一千多火銃兵反倒和三千騎兵對射得火熱。
早知道會打成這樣,他肯定會將長矛手的比例進一步降低,這樣火銃手就不會因為數量太少而被清軍壓製。
萬幸,火銃手被壓製的狀態並沒有持續太久,對射一刻鐘後,戰場形勢漸漸起了變化。
剛開始時,清軍下馬騎兵每分鐘能完成四到五輪齊射,射擊頻率比火銃手快兩、三倍;再疊加人數優勢,數量為彈丸五、六倍的箭矢密集如雨,讓明兵倒下的速度明顯更快。
不過長時間使用八力弓遠射箭極耗費體力,射手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才能在短時間內連續射擊多輪。從京師來的禁旅八旗都是滿清貴胄,平時當然不會刻苦訓練,能拉開八力弓已算很不錯了,要求他們持久顯然強人所難。
隨著體力逐漸消耗,清軍的高速拋射沒能維持太久。
十幾輪之後,禁旅八旗的射速明顯下降,箭矢射出的力道也開始減弱;
二十幾輪齊射後,就連常駐甘陝,勤於訓練的西安駐防八旗們都感到雙臂發酸,不得不降低射速;
再後來,很多人的手都開始發抖,抖得連弓弦都快要拉不開。
反之,明軍火銃手們一開始在箭矢乾擾下彈藥裝填速度很慢,隨著襲來的箭矢減少,他們裝填彈藥的速度變得快起來。從每分鐘一到兩槍變成兩到三槍,他們越打越快,彈丸威力也沒有任何削減。
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十八個裝著標準火藥量的小錫筒,腰間還有一個備用的大葫蘆。他們決定在用光所有彈藥之前,決不停止射擊。
“駱希德那家夥果然沒有騙朕,一點五倍裝藥量,他家的燧發槍還可以再打五十發子彈不炸膛。為了拿到警衛團專屬槍支供應商的稱號,他很舍得堆料啊!”
朱由榔一邊在心裡暗暗感慨奸商不奸,一邊示意馬如龍做好準備。
如果前線有崩潰的跡象,火銃手預備隊就在近戰步兵保護下向前移動。總而言之,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方陣靠近清軍城西大營。
……
在傅喀禪的最初計劃中,下馬騎兵可以很悠閒地用慢速拋射箭雨,隻要阻止明軍行動,不用追求殺傷。“拋射騷擾”打成“弓槍對決”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察覺到手下有體力不支的趨向,傅喀禪建議暫時放棄互射,讓子弟兵們先脫離敵軍射程,恢複一陣後再慢慢想辦法。
看到兩軍射手倒下的速度逐漸持平,穆裡瑪也開始忍受不了這樣荒謬的對耗,無奈下令騎兵上馬撤退休整。
很快,脫離戰鬥狀態的騎兵將領們向本陣發來戰損和物資消耗情況。
在與明軍對射的過程中,近三千人累計射出十萬支箭矢,自身傷亡多達兩百餘人,其中當場陣亡和無法施救的重傷員高達七成。
穆裡瑪聽完報告發出一聲咆哮:“什麼?傷亡近一成?怎麼可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剛才觀戰時,他很久才看到一個八旗子弟倒下。有時一個,偶爾兩個,加起來怎麼會有好幾百呢?
反複確認數字無誤後,他直感口中發澀,鬱悶難當。原來再低的概率,再不準的彈丸,累計起來也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
這可是真正的滿洲八旗兵啊,有一些還是兩黃旗的旁係族親。可以想象,他日班師回京後,必然會有不少身披喪服的遠房親戚跑到他府上問罪,質問他為什麼委派自己的族兄族弟去執行危險任務。
穆裡瑪寧願花五百兩銀子換回一個人,也不願意麵對那些難纏的婦女,遭那窩囊罪。
至於戰果,各部加起來高達兩三千。當然,這個數字不可能真實,五百都多了,否則後麵他們肯定是在和鬼魂對射。
十萬支箭,造成不到五百傷亡,這說明密集拋射的箭矢對一百多米外,散成一排的披甲火銃手效果不太理想!
“仗怎麼會打成這個樣子?”
看到明軍的三個長矛方陣又開始緩緩向前推進,似乎對城西大營十分執著,穆裡瑪開始考慮是否從穀城前線調一批綠營弓箭手回來,和明軍火銃手繼續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