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劉備正想著接下來該如何好好立功,突然眼角無意瞧見了糜竺似乎要起身說話,他心中一動,連忙搶先起身,對劉毅拱手道“府君,而今我等俘獲萬餘人,若是安置不當恐生變故。”
說完,劉備就暗搓搓的瞥了糜竺一眼,然而和他想象中的失望羞惱不同,糜竺壓根就沒有任何反應。
不對。
還是有反應的。
糜竺稍稍挪了下屁股,換了一個舒服點的姿勢
劉備臉色一黑,他嘴角抽了抽,將眼角的餘光收回,將目光集中在上首的劉府君身上。
“玄德所憂確實有理。”
劉毅點點頭,給了劉備一個肯定的眼神,然後直接把問題甩給了劉備,“以玄德之見,這些黃巾降兵該如何處置?”
不同於縣令時其的手下小貓兩三隻,他現在麾下也算的上是有文有武,那麼自然行事的方法也會和以前有所區彆。
如今劉毅也算是逐漸適應了新的身份,也摸索出了一些心得。
他總結出來的一個關鍵點。
輕易不表態,一旦表態就是拍板。
以往他遇到事情,喜歡主動想辦法拿主意,還有事沒事就和太史慈討論,這樣的行為方式在手下沒人才必須要親力親為的時候自無不可。
可是現在他劉府君麾下文武皆備,再這樣行事就是弊大於利了。
劉毅心中很清楚,自己其實沒有外界傳的那樣厲害,之所以能夠揚名,更大程度上是占了知曉曆史大勢、了解知名人物脾性的便宜,至於確切的才能,其實也隻不過是個“能吏”的水準。
雖然聽起來不差,但是“吏”到底隻是“吏”,和“能臣”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原先劉毅是沒辦法,必須要抓住一切機會爭取冒頭的機會,反正失敗也沒損失,丟臉也沒人在意。
可現在身為堂堂府君,再因為一些小事情鬨出笑話來就不值當了,況且職位越高,尊卑就越明顯,他這個府君若是參與討論,恐怕他的這些手下在有異議的時候不見得會直接說出來。
再者,即便是手下剛正不阿,喜歡進諍言,那屢屢被駁斥打臉也很丟麵子不是?
曆史上那麼多明主最後都沒容得下諍臣,劉毅可沒覺得自己有超過他們的肚量。
劉毅覺得,不管是他們把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違心附和自己,還是諍言建議鬨得上下不和,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景象。
所以不如乾脆就彆參與討論。
反正他的手下能力也夠了,他這個府君隻需要在關鍵時刻利用超前的觀念來裝一波就可以。
至於尋常的事情,他完全可以不當運動員,直接當裁判員,做最後的定奪者。
劉備見劉毅問自己的看法,也沒感到意外,他拋出這個問題自然是想過解決之策的,否則若是劉府君問起來,豈不是坐蠟?
他略以沉吟,說道
“秉府君,以備愚見,可以分出從軍中分出千人,將這些降卒押解回劇縣,待到戰後再一並處置,以劇縣四千的留守兵力,自然不懼這些手無寸鐵的降兵。”
說完,他眼含期待的看向劉毅。
劉毅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了劉備的身上,自然是發現了劉備的眼神,但是他卻沒有給予回應,而是選擇視而不見。
他沒有對劉備的意見發表看法,而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說道
“諸君以為玄德之策如何?”
“屬下以為不妥。”
劉毅話音剛落,糜竺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
“哦?不妥?不知糜金曹有何高見?”劉備眼眸低垂,側身對著糜竺拱了拱手,語氣淡然的問道。
“談不上什麼高見,隻是發現了劉軍候提議的疏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