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也不知道如何形容溫度,隻能讓匠人憑技藝掌握了,反正鋼坯衝壞了回爐就行。
崇禎剛踏出工坊,冷風便吹得他一激靈,王承恩快速為自家皇爺,披上一件羊毛大氅。
去浴房衝掉身上的汗,自己動手換了套乾淨衣裳,王承恩說想伺候他洗浴。
崇禎實在是過不了,心裡那道坎給拒絕了,自己動手洗個澡又累不死。
在外間烤著火、喝著茶,眼見時辰來到酉時末,門外天都快完全黑下來了。
匠頭匆匆跑出來,喊道:“陛下,衝出來啦!第七根完整的衝錘出來啦!”
崇禎把身上的大氅,往身後一推又跑了進去,看著正在逐漸冷卻,變成暗紅色的鋼坯。
說實話,崇禎心情很緊張,主要這玩意屬實太大了,倒不是浪費鋼材的問題。
從冷鋼坯錘成圓柱型,再靠匠人一錘錘硬衝,這幾日親眼所見屬實太難了。
為保持退火穩定,還需要吊起來多次回爐,這就是常說的回火工序。
尤其是,這種錘鍛後的中碳鋼炮管,回火能有效避免開裂,穩定性能的關鍵步驟。
經過多次回火,一直持續到戌時末,這根炮管才算正式成型,而且這還保是炮管。
待明日徹底冷卻後,還需要冷軋衝出膛線,高猛鋼的膛刀還要特製。
這種炮管,可不是後膛槍那種,衝出四條膛線即可,後膛炮最少需要三十餘條膛線。
才能為炮彈,提供足夠的氣密性,使炮彈更快的旋轉起來,射擊才能更精準。
至於後續的,銅箍、鋼製楔式炮閂shuan),巨大的彈簧製退器,等配件的製作。
皆是耗時耗力的工程,而且這還是極為簡配版,真要做成三丈長炮管。
以木製的船艙甲板,搞不好都扛不住後坐力。開戰時敵人還未打到,先傷到自己人了。
後續配件,崇禎畫了些草圖在此,讓匠人按照炮管大小做,需要完全緊密合縫。
至於用的彈藥,依然還是實心彈頭,在觸發引信做不出來前,隻能用實心彈頭。
靠彈頭的動能撞碎木船,是完全夠用了的,本來這種後膛炮,就是給海軍製備的。
至於用金屬定裝彈,當成觸發式引信用,崇禎也考慮過這個問題。
但他不確定,純化過後的雷酸汞,那火爆的脾氣能否扛住,擊發時的劇烈的衝擊。
既然有安全隱患,那還不如直接發射個,錐形實心彈頭過去砸船。
隻要,比前裝滑膛炮打得遠就行。崇禎的想法簡單粗暴,一顆實心彈打不沉那就兩顆。
再做個放大版的金屬定裝彈,隻要口徑大致相同即可,實在差一點的話。
鐵製實心的彈頭上,再箍上兩個半寸寬的黃銅圈,在推出膛室的那刻。
黃銅箍圈會變形,迫使彈頭緊貼膛線,做出高速旋轉的動作,憑借其動能撞穿敵艦。
交待完一切,崇禎帶著王承恩回了東暖閣,又完成了項任務,今日興致還不錯!
崇禎打算去坤寧宮,將這個好消息告周皇後,單純的隻是去分享喜悅……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