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玉佩在狄仁傑掌心散發著溫潤而冰涼的觸感,這兩個字仿佛帶著千鈞重量,壓得書房內的空氣幾乎凝固。李元芳肅立一旁,目光緊盯著狄仁傑凝重的麵色,他知道,這枚玉佩背後牽扯的,恐怕是比穆青陽案更為久遠、也更為棘手的宮廷秘辛。
“承乾……太宗皇帝嫡長子,貞觀年間被廢的太子……”狄仁傑喃喃低語,腦海中飛速掠過史籍記載,“其黨羽早在當年便被清洗,其後人流散……這枚代表其身份的信物,為何會在此時重現?穆青陽、‘寒蟬’追尋此物,意欲何為?”
他看向被押解至麵前、麵如死灰的吏部郎中張蘊。此時的張蘊,早已沒了平日裡的官威,癱軟在地,眼神渙散。
“張蘊!”狄仁傑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事到如今,還有何隱瞞?這‘承乾’玉佩從何而來,爾等尋找它,究竟所謀何事?‘寒蟬’組織的核心,除了你與那老宦,還有何人?!”
張蘊渾身一顫,抬起頭,嘴唇哆嗦著,卻依舊咬緊牙關:“……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其他的,我……我什麼都不知道!”
“不知道?”狄仁傑冷笑一聲,拿起那枚從玉陽觀繳獲的玉佩,“那你告訴本閣,你不知道此物來曆,為何甘冒奇險,親自前往玉陽觀交接?你不知道‘寒蟬’所謀,為何能穩坐吏部郎中之位,為其提供官員升遷調動的便利,安插黨羽?張蘊,你是個聰明人,當知眼下唯有坦白,或可為你張家留下一線血脈香火!若待本閣查清,爾等欲借這前朝太子信物,行大逆不道之事,那便是誅滅九族之罪!”
“九族……”張蘊眼中終於露出極度恐懼之色,心理防線在狄仁傑的步步緊逼和家族存亡的威脅下徹底崩潰。他涕淚橫流,重重以頭叩地:“……我說……我全都說……求閣老開恩,饒我家人性命!”
他斷斷續續地交代起來。原來,他早年因緣際會,被穆青陽金鱗先生)發展,加入了這個以“光複李唐正統”為旗號的組織。穆青陽死後,他本以為能擺脫控製,卻接到了“寒蟬”的指令,命令他設法尋找這枚“承乾”玉佩。
“玉佩……據‘寒蟬’所言,乃是……乃是一把鑰匙。”張蘊喘息著說道。
“鑰匙?開啟何物?”狄仁傑追問。
“具體……具體卑職也不知。隻隱約聽聞,似乎與……與太宗皇帝在位時的一處‘潛龍秘藏’有關……據說,其中藏有足以動搖國本的秘密或財富。‘寒蟬’言道,得此玉佩,方能尋得並開啟秘藏,作為……作為日後舉事的資本。”
潛龍秘藏?太宗皇帝?狄仁傑心中巨震。此事若真,牽扯之深遠,遠超當前朝局!
“‘寒蟬’究竟是誰?如何與你聯絡?”李元芳厲聲問道。
“卑職……卑職也不知其真實身份。”張蘊搖頭,“向來是他單線聯係卑職,方式多變,或通過‘墨韻齋’的特定暗號,或利用宮中那老宦傳遞消息。他……他極其謹慎,從未露過真容,聲音也經過偽裝……但,但卑職感覺,他對宮中典製、對前朝舊事,極為熟悉,身份……定然不低!”
“那兩名在玉陽觀與你交接的黑衣人又是何人?”
“他們……他們是契丹人!是‘寒蟬’引薦的,說……說契丹左賢王部雖敗,但其族內仍有貴人,願支持我等‘大事’,此次交接玉佩,便是……便是與他們合作的第一步,約定以此玉佩為信物,後續……後續再圖其他。”
果然還有契丹殘餘勢力卷入!狄仁傑與李元芳對視一眼,均感事態嚴重。這“寒蟬”不僅潛伏極深,更與境外勢力勾結,所圖非小!
“爾等接下來有何計劃?‘寒蟬’現在何處?”狄仁傑逼問。
“下一步……‘寒蟬’隻命卑職交接玉佩後,靜候指令。他……他似乎也在等待某個時機……至於其行蹤,卑職實不知曉啊!”
審問至此,張蘊所知已然不多。狄仁傑命人將其帶下,嚴加看管。
“大人,如今看來,這‘寒蟬’不僅是穆青陽餘孽的首腦,更在追尋一個可能關乎前朝秘辛的‘潛龍秘藏’,並與契丹殘餘勾結。其威脅,恐不在穆青陽之下!”李元芳沉聲道。
狄仁傑頷首,眉頭緊鎖:“關鍵在於‘寒蟬’的身份及其等待的‘時機’。他潛伏至今,穆青陽覆滅亦未動搖其根基,如今又積極活動,尋找‘承乾’玉佩,勾結外援……他所等待的,必然是一個能一舉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動搖國本的機會……”
他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承乾’……潛龍秘藏……契丹……還有上官婉兒之前的警示……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宮中,指向了那個最接近權力核心的地方。”
“大人是懷疑,‘寒蟬’可能是某位……親王?或者……是陛下身邊極其信任之人?”李元芳倒吸一口涼氣。
“未必是親王,但定然是能接觸到宮廷最高機密,且對李唐懷有異心之人。”狄仁傑目光銳利,“元芳,你立刻持我手令,調閱宮中所有關於太宗朝、尤其是太子承乾一案的密檔,以及任何可能與‘潛龍’、‘秘藏’相關的記載!同時,加派人手,對宮中所有地位較高、且有可能接觸前朝舊事的宦官、女官,進行秘密排查,尤其是近期行為異常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
“還有,”狄仁傑補充道,“對上官婉兒,進行最嚴密的間接保護,並留意她近期是否再有異常舉動。她兩次冒險示警,必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寒蟬’若知她可能泄密,恐會對她不利。”
命令下達,整個內衛機構再次高效運轉起來。然而,“寒蟬”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再無任何動作。宮中的排查也一時未能發現明顯可疑之人。
就在狄仁傑苦思破局之策時,數日後,邊境再次傳來緊急軍報——契丹殘部與奚族聯合,突襲營州,攻勢凶猛!
幾乎同時,神都坊間開始流傳起一些語焉不詳的讖語謠言,什麼“龍潛於淵,承乾再興”,什麼“秘藏現,天下變”,雖未引起大範圍騷動,但在有心人散播下,已隱隱帶來一絲不安的氣息。
邊患與流言,再次交織而來。
狄仁傑接到軍報,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他看向李元芳:“元芳,你看,這契丹再次寇邊,時機如此巧合。你說,這會不會就是‘寒蟬’等待的‘時機’?欲借外患牽製朝廷精力,以便其在內部發動?”
李元芳神色一凜:“極有可能!大人,我們該如何應對?”
狄仁傑沉吟片刻,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既然他欲借勢,那我們便順水推舟。立刻擬寫奏章,本閣要親自向陛下請旨,前往營州督師!”
“大人,您要離京?那‘寒蟬’……”
“正是要離京,才能引蛇出洞。”狄仁傑成竹在胸,“我在此,他深潛不出。我若離京,朝中空虛,加之邊患緊急,正是他以為可以趁機活動的良機。你安排下去,我們明麵上大張旗鼓準備出征,暗中卻要布下眼線,緊盯神都動向,尤其是宮中!我倒要看看,這條‘寒蟬’,究竟能藏到幾時!”
一場以自身為餌,引蛇出洞的謀略,悄然展開。狄仁傑深知,此去營州,不僅是禦外侮,更是要與那隱藏至深的“寒蟬”,進行一場關乎國運的隔空較量。
神都的暗流,隨著狄仁傑的請旨出征,再次洶湧起來。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