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密旨帶來的凝重氣氛,並未打亂狄仁傑的部署。他深知,唯有儘快徹底穩定北疆局勢,方能無後顧之憂地應對神都可能出現的風波。而眼下,最關鍵的就是應對阿史那匐俱必然到來的瘋狂反撲。
情報如雪片般彙集而來。朔州邊軍斥候發現有小股身份不明的西域武裝人員試圖越過邊境,方向直指王庭;拔汗那的巡商護路隊也遭遇了幾次強度遠超以往的襲擊,對方手段狠辣,不計傷亡,明顯是雇傭的亡命之徒;更有王庭內線傳來模糊消息,稱阿史那匐俱正在秘密集結最後的精銳騎兵,動向不明。
“大人,種種跡象表明,阿史那匐俱要動手了。”李元芳傷勢已大致痊愈,眼神銳利如昔,“其目標,無非三者:一是使團,二是王庭金帳,三便是囤積在王庭後方峽穀,即將分發至各部落的大批過冬糧草與來自我朝的援助物資。後者數量龐大,若被其劫掠,足以支撐其部族度過寒冬,甚至重新收買人心。”
狄仁傑站在沙盤前,目光落在代表物資囤積點的峽穀位置,沉吟道:“使團與金帳防衛森嚴,他難以下手。劫掠糧草物資,雖風險亦大,但成功則收益巨大,最符合他目前困境下的需求。傳令,讓我們的人,還有拔汗那的巡商護路隊,故意在峽穀外圍露出些許‘破綻’,放鬆警戒,引蛇出洞!”
“大人是想……”李元芳心領神會。
“他不是想要糧草嗎?那我們就給他準備一份‘大禮’!”狄仁傑眼中閃過一絲冷冽,“通知朔州都督,請他派一支精銳騎兵,秘密運動至峽穀附近埋伏。通知拔汗那可汗,將部分精銳衛隊替換糧草護衛,藏於運糧車中。我們要在峽穀,畢其功於一役!”
一張精心編織的大網,在看似鬆懈的防衛下悄然張開。
三日後,深夜。月黑風高,正是殺人越貨的良機。
囤積糧草的“野狐穀”外,寂靜無聲,隻有風聲嗚咽。突然,密集的馬蹄聲如同滾雷般由遠及近,無數黑影如同鬼魅般從黑暗中湧出,直撲穀口!為首之人,赫然是阿史那匐俱麾下大將咄吉!他親自率領著最後的千餘本部精銳,以及數百名凶悍的西域雇傭兵,意圖以雷霆之勢,一舉奪下糧草!
穀口的“守衛”象征性地抵抗了幾下,便“驚慌失措”地四散奔逃。咄吉不疑有他,狂喜著率軍衝入峽穀。
然而,當他們深入峽穀腹地,看到那堆積如山的糧草袋時,異變陡生!
兩側山崖之上,突然火把齊明,照亮了穀底!無數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傾瀉而下!與此同時,那些原本“奔逃”的守衛和看似堆放的糧草袋後,瞬間站起了無數手持勁弩、身披堅甲的周軍與王庭精銳!
“中計了!”咄吉臉色劇變,心沉到了穀底。
“放箭!”李元芳立於崖上,冷聲下令。他親自張弓,一箭射穿了那名揮舞著彎刀、嗷嗷叫衝在最前的西域雇傭兵頭領的咽喉!
穀底頓時陷入一片混亂。衝鋒的騎兵成了活靶子,人馬踐踏,死傷慘重。弩箭之後,埋伏的周軍騎兵與王庭衛隊如同猛虎下山,從穀口和兩側殺出,將入侵者徹底包圍。
“投降不殺!”喊聲震天動地。
咄吉雙眼赤紅,知道已無退路,揮舞著彎刀,嘶吼著做困獸之鬥:“隨我殺出去!”
戰鬥異常激烈,但勝負已無懸念。在絕對的優勢兵力與精心布置的陷阱麵前,阿史那匐俱這支最後的精銳,如同冰雪遇上驕陽,迅速消融。
李元芳盯上了人群中最為悍勇的咄吉,縱馬提劍,直取中軍。兩人刀劍相交,迸發出一連串火星。咄吉雖勇,但怎是李元芳的對手?不過十餘回合,便被李元芳一劍震飛彎刀,緊接著劍鞘重重擊在其胸口,吐血落馬,被一擁而上的士兵生擒。
殘餘的西域雇傭兵見首領被殺,主將被擒,紛紛丟棄兵器投降。
一場精心策劃的反撲,在狄仁傑的將計就計下,徹底覆滅。
當咄吉被押到狄仁傑和聞訊趕來的拔汗那麵前時,他猶自不服,惡狠狠地瞪著狄仁傑。
狄仁傑平靜地看著他:“咄吉,阿史那匐俱倒行逆施,眾叛親離,如今連這最後一搏也灰飛煙滅,你還要執迷不悟嗎?”
咄吉啐出一口血沫,獰笑道:“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王爺會為我們報仇的!”
拔汗那怒道:“死到臨頭,還敢猖狂!說,阿史那匐俱現在何處?!”
咄吉狂笑:“王爺神龍見首不見尾,豈是你們能找到的?哈哈哈哈!”
狄仁傑卻並不動怒,隻是淡淡道:“他若真有膽色,此刻便不該藏頭露尾。經此一役,他已是喪家之犬,草原雖大,卻再無其立錐之地。傳令下去,將咄吉押下,嚴加看管。同時,以可汗與本閣之名,發布海捕文書,懸賞緝拿阿史那匐俱!凡提供線索或擒獲者,重賞!”
大局已定。
隨著阿史那匐俱主力儘喪,本人下落不明,其勢力土崩瓦解。原本依附於他的部落紛紛遣使至王庭,向拔汗那請罪歸附。肆虐邊境的“一陣風”馬匪群龍無首,也被巡商護路隊逐一清剿。通往西域的商路再次暢通,且更加繁榮,利益源源不斷地流入拔汗那掌控之中,使其地位空前穩固。
數日後,拔汗那在金帳舉行了盛大的盟約簽訂儀式,與狄仁傑代表的大周,正式締結了守望相助、共保邊境安寧的盟約。盟約之中,明確規定了雙方在貿易、情報、軍事等方麵的合作細則,大周在北疆的影響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站在即將返程的使團隊伍前,拔汗那緊緊握住狄仁傑的手,感慨萬千:“狄公,若非您力挽狂瀾,我突厥恐已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此恩此德,拔汗那與突厥子民,永世不忘!”
狄仁傑謙和道:“可汗言重了。此乃兩國之幸,百姓之福。望可汗謹守盟約,善撫部眾,則北疆永固,可期可待。”
使團踏上了歸途。來時危機四伏,歸時身後是一片趨於安定的草原。李元芳、曾泰、如燕、張環、李朗、狄春等人跟隨在狄仁傑身後,雖然疲憊,但臉上都帶著功成圓滿的欣慰。
然而,狄仁傑的目光卻已投向了南方,投向了那座繁華與危機並存的帝都——神都。他知道,那裡的風波,或許比這草原上的刀光劍影,更加凶險莫測。
北疆的烽火暫熄,神都的暗流正湧。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