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衍於青州大力整頓內政、操練兵馬,將平原乃至整個青州打造成亂世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根據地時,天下的棋局仍在飛速變幻,新的勢力在夾縫中悄然萌發,舊日的餘燼亦在風中複燃。
幽州,易京之畔。
一支衣甲混雜卻紀律尚可的軍隊正在緩緩行進,為首的將領麵容敦厚,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眼中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與堅韌,正是昔日參與討董、如今卻無處落腳的劉備劉玄德。他身旁,跟著張頜、文醜等人,是從袁紹處拐走的人馬。
“大哥,探馬來報,公孫瓚與袁紹在界橋對峙,雙方摩擦不斷,大戰一觸即發。”張頜沉聲道,眼中閃過一絲對時局的洞察,“我等寄身袁紹袁本初麾下,終非長久之計。”
文醜悶聲道:“那袁本初看似勢大,我看未必是公孫瓚白馬義從的對手!隻是……總是仰人鼻息,不痛快!”
劉備默然點頭。他自脫離聯軍後,曾短暫依附於袁紹,被表為彆部司馬,協助防禦公孫瓚。然而袁紹剛愎自用,對其雖有一定禮遇,卻始終不予重用,更多是將其置於對抗公孫瓚的前線。劉備深知,在此等豪強夾縫中,若不尋得自立之機,終將淪為炮灰。
恰在此時,機會悄然來臨。冀州與幽州交界地帶的黑山賊張燕所部,因袁紹、公孫瓚兩大勢力對峙,生存空間被擠壓,內部產生分化。一部黑山賊在頭領孫輕、王當的率領下,不願再受張燕節製,又懼被袁紹或公孫瓚剿滅,聽聞劉備素有仁德之名,且兵力不強,正可依附,遂遣使秘密聯絡,願率部來投。
劉備得此消息,與張、文及新近投奔的謀士簡雍商議後,認為此乃壯大自身實力的良機。他親自出麵,以誠相待,承諾妥善安置其部眾家小。孫輕、王當感其誠意,率數千黑山賊眾及家眷來歸。劉備擇其精銳充入行伍,餘者安置於後方屯田,兵力頓時大增,雖仍無法與袁、公孫等相比,但總算有了幾分立足的資本。
此事傳入青州,劉衍在聽取徐庶彙報各方動向時,隻是微微頷首:“劉玄德,非常人也。能於逆境中收攬人心,聚攏勢力,其韌性不容小覷。他與袁紹貌合神離,幽州恐非其久居之地。”他並未過多關注,畢竟此刻的劉備,距離能威脅到他的層麵還太遠,但其展現出的生存能力,已讓劉衍將其記在了心中。
荊州,新野小城。
與此同時,在荊襄九郡的北大門,地處南陽盆地南部、隸屬荊州南陽郡的新野縣,迎來了一支風塵仆仆的隊伍。為首一員將領,身形魁梧,麵色微黃,眼神中帶著黃巾軍特有的彪悍與一絲落魄,正是原黃巾軍將領龔都。
自黃巾主力被各地官軍及豪強鎮壓後,大量黃巾餘部化整為零,流竄於青、徐、兗、豫、荊等州交界山區,時聚時散,寇掠地方。龔都本部在豫州被曹操部將擊潰後,一路南逃,輾轉進入相對安寧的荊州地界。他不敢招惹坐鎮襄陽的劉表,見新野地小兵微,便試圖占據此地,作為喘息之地,裹挾流民,以圖再起。
然而,新野雖小,亦是荊州北屏。劉表得知有黃巾餘孽入境,雖不願大動乾戈,卻也下令地方嚴防,並派遣小股部隊進行清剿。龔都部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之糧草不濟,與當地宗賊及劉表委任的縣尉衝突不斷,陷入進退維穀的困境。他如同無根浮萍,在這亂世中艱難求生,其動向也僅作為地方軍情,被記錄在荊州送往各地包括有商貿往來的青州)的文報之中,並未引起太大波瀾。
劉衍在青州看到關於“黃巾餘孽龔都擾新野”的簡報時,隻是對田豐隨口提了一句:“荊州北境,亦不安寧。劉景升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恐難徹底肅清這些疥癬之疾。”便將其擱置一旁。他的目光,此刻正聚焦於近在咫尺的威脅與機遇——來自北方袁紹的壓力,以及西南方向、同樣在舔舐傷口卻潛力巨大的曹操。
天下大勢,如棋局紛亂。幽州劉備收黑山賊以求存,荊州新野匿黃巾餘波而未靖。這些看似邊緣的動向,卻如同水麵下的暗流,悄然影響著未來的格局。而在青州,劉衍這台強大的戰爭與內政機器,已然全速運轉,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加猛烈的風雨。
劉衍站在青州地圖前,手指緩緩劃過與冀州接壤的黃河沿線,眼神銳利:“袁本初,下一步,你會先對公孫瓚用兵,還是……先來試探我呢?”
廳內,郭嘉慵懶一笑,眼中卻精光閃爍:“主公,以袁紹之性,必先穩後方,全力北向。然,其麾下謀士,豈會忽略臥榻之側的我青州?試探,或許很快就會來了。”
一場圍繞青冀邊界的暗戰與博弈,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