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造船之爭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8章 造船之爭(2 / 2)

“曾公和左公什麼意見?”他終於開口。

“曾公明確反對,文煜大人表示支持。左公與沈大人雖未在一起,但分彆上奏反對。”周馥答道,“現在朝廷等您的意見做最終決斷。”

李鴻章眯起眼睛:“這宋晉倒是會挑時候。西北用兵,國庫空虛,這時候奏請節省開支,確實撓到了朝廷的癢處。”

“那大人的意思是…….”

自然要反對!李鴻章斬釘截鐵,“不過不能簡單地反對。要上奏,就要把道理說透,說得朝廷再也不敢有停造之念!”

他放下水煙,走到書案前:“研墨!我要寫一封足以警醒朝野的奏折。”

養心殿內,皇帝和兩宮皇太後正在閱讀各地督撫的回複。

慈禧太後輕輕敲著奏折:“曾國藩反對,文煜支持,左宗棠和沈葆楨分彆上奏反對。現在就看李鴻章怎麼說了。”

慈安太後憂心忡忡:“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確實不是小數目。西北戰事吃緊,若是能省下這筆錢……”

慈禧沉吟道:“姐姐說得是。不過曾、左都是老成謀國之人,他們如此堅持,必有道理。記得鹹豐年間,咱們吃夠了船炮不如人的苦頭……”

就在這時,太監呈上李鴻章的奏折。厚厚的奏折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整個帝國的命運。

皇帝展開奏折,剛讀了幾句就屏住呼吸。李鴻章的筆鋒如刀,字字誅心:

“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東北,闖人中國邊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載,亙古之所未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裡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簾後,慈禧太後不禁坐直了身子。這段文字讓她想起1860年那個可怕的秋天,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的慘狀。那時她還是年輕的懿貴妃,親眼見證了一個帝國的屈辱。

奏折繼續寫道:“西人專恃其槍炮輪船之精利,故能橫行於中土。中國向用之弓矛小槍土炮,不敵彼後門進子來福槍炮;向用之帆蓬舟楫艇船炮劃,不敵彼輪機兵船。是以受製於西人…….”

讀到此處,皇帝額角滲出細汗。他想起師傅們講述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慘痛教訓,想起那些不平等條約給國家帶來的屈辱。

李鴻章接著提出對策:“自強之道,在乎師其所能,奪其所恃耳。”並大膽預言:“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學愈精,愈推愈廣,安見百數十年後,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奏折最後,李鴻章直指反對者的短視:“士大夫囿於章句之學而昧於數千年來一大變局,狃於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創钜而痛深,後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製外?”

殿內隻聞炭火劈啪聲。良久,慈禧太後的聲音從簾後傳來,帶著前所未有的決斷:”李鴻章說得在理。停止造船,省的是小錢,丟的是根本。記得先帝在時,常歎中國之所以受製於人者,船炮不利也。”

慈安太後輕聲道:“妹妹說的是。隻是這銀兩……”

慈禧決斷道:“銀子可以想辦法,自強之路不能斷。皇帝,下旨吧。”

皇帝深吸一口氣,仿佛在這一刻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國之君的責任:“傳旨: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繼續造船,不得中止。另,著李鴻章籌辦輪船招商事宜,既要造軍艦,也要造商船,以商用養軍用。”

消息傳到保定,幕僚們紛紛向李鴻章道賀。

李鴻章卻麵無喜色,獨自登上總督府最高處的望樓,遠眺東南方向。暮色中的華北平原蒼茫遼闊,但這個古老帝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周馥不解:“大人力排眾議,保住船政,為何反而憂心忡忡?”

李鴻章長歎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蒼涼:“我今日之勝,實是國家之幸,卻也是我個人之不幸。”

“此話怎講?”

“你看這大清天下,”李鴻章揮手一劃,仿佛在描繪帝國的版圖,“像不像一艘破船?四處漏水,眾人卻還在爭權奪利。我今日力主造船,他日這造船的責任,這自強的重任,不就都落在我肩上了嗎?”

他轉身看著周馥,目光如炬:“自道光年以來,外患頻仍,內亂不斷。林文忠公焚煙抗英,雖敗猶榮;曾文正公創辦洋務,艱難曲折。如今這自強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

停頓片刻,他的語氣變得堅定:“可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隻能走下去。傳我的話:立即開始籌辦輪船招商局。我們要造的不僅是船,更是三千年未有之新局!”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市源珠:從螻蟻到修真紀元 重生,腹黑總裁複仇記 穿越能理解,成女孩子什麼鬼啊! 兵王歸來:七個美女大佬包養我 1949受傷轉業再上抗美援朝 我,警察,破案方式保密 無限穿越的長生者 抗戰:從血戰山西到解放全國 噬神之蛇 劍塚棄徒:混沌聖女與逆命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