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具身體的記憶碎片裡,對這個“姑媽”的印象隻有刻薄和算計,哪裡有什麼“借麵”的恩情?
這分明是看他們剛領了點糧食,就迫不及待地上門敲詐勒索來了!還專挑白麵這種精貴東西!
他身後的林曉梅,小臉氣得通紅,拳頭緊緊攥著。衛國更是怒目圓睜,手裡的燒火棍捏得咯咯響。
“姑媽,”林向陽的聲音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少年人的“懵懂”,他微微低下頭,似乎有些局促不安,“您…您說借了三袋麵?啥時候的事兒啊?我…我爹娘走的時候,我病得糊裡糊塗的,記不太清了…”
王翠花一看林向陽這副“怯懦”的樣子,心中更是得意,認定這半大孩子好拿捏。
她嗓門又提高了八度,帶著一種“揭露真相”的激昂:
“啥時候?就是去年臘月!大雪封門那天!我親自送來的!上好的雪花粉!整整三袋!沉甸甸的!當時你爹還拉著我的手說,‘翠花啊,這恩情我們林家記下了,等開春緩過來一定還!’唉…誰曾想…好人沒好報啊…”
她說著又假惺惺地抹眼淚,眼神卻像淬了毒的鉤子,牢牢鉤住那袋高粱米。
周圍的鄰居也低聲議論起來,看向林向陽一家的眼神多了幾分懷疑。
畢竟,一個半大孩子帶著三個更小的,家裡又窮得叮當響,人家姑媽“好心”借糧,似乎也合情合理?
林向陽的心沉了下去。
這女人有備而來,時間地點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拉上了死人作證,死無對證!
她就是想用“親情債”和輿論壓力,逼他交出剛剛到手的救命糧!
就在他飛速思考對策,盤算著如何利用“童言”或者街道辦來周旋時——
一個細弱卻異常清晰、帶著點管家婆特有冷靜腔調的聲音,從他身後響起:
“姑媽,您記錯了吧?”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過去。
隻見林曉梅不知何時已經鬆開了緊攥的拳頭。
她挺直了瘦小的脊背,從懷裡掏出了那本邊緣卷曲、破舊不堪的賬本。
小小的臉上沒有了剛才的驚恐,隻剩下一種近乎倔強的認真。
她翻開賬本,動作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指著其中一頁用稚嫩筆跡記載的內容,聲音不大,卻清晰地穿透了王翠花的哭嚎和鄰居的議論:
“去年臘月,大雪封門那天,糧本上記著呢,我們家領了最後十斤救濟高粱米,是街道李主任親自送來的。根本沒見您來過。”
她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臉色微變的王翠花,繼續道:
“而且,這本子上記得清清楚楚——”
她的小手指順著賬本往下移動,停在一個稍顯潦草的記錄上,然後抬起頭,那雙明亮的眼睛直視著王翠花瞬間僵住的臉,一字一頓地清晰說道:
“去年七月二十三,姑媽您家柱子哥娶媳婦兒辦席,從我們家借走了三袋白麵,說好秋收還。到現在,一粒糧食都沒還回來呢!”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