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廣播,仿佛生活都失去了節奏和方向。
很快,這種焦躁彙聚成了行動。
幾個管院小組的積極分子坐不住了,跑去街道辦報告。不一會兒,街道的李愛華主任就帶著一個乾事,臉色嚴肅地匆匆趕了過來。
“怎麼回事?廣播怎麼不響了?”
李主任一進院就高聲問道,眉頭緊鎖。
這可不是小事,關係到政策宣傳和思想陣地的穩定。
“不知道啊李主任,到點兒就沒聲!”
“是啊,突然就不響了,彆的院好像也都沒聲了!”
“是不是線斷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圍上去。
李主任抬頭看了看懸掛在院子正中電線杆上的那個灰色鐵皮廣播匣子,指揮乾事:“快去總閘和線路看看!”
乾事跑去檢查了一圈,很快回來彙報:“主任,總閘沒問題,線路也好好的,彆的院線路出口也有電,估計就是咱們院這個匣子本身出毛病了!”
問題鎖定在了大院本身的廣播喇叭上。
“誰會修這玩意兒?”李主任目光掃向全院。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麵麵相覷。
這年頭,收音機都是稀罕物,更彆說這種帶著變壓整流裝置的有線廣播喇叭了。
結構雖然不複雜,但涉及到電路和磁性元件,對於普通居民來說,無異於黑箱天書。
大家的目光下意識地,齊刷刷地投向了西廂房門口——正揣著手、眯著眼看熱鬨的趙大爺。
趙大爺是院裡公認手藝最好的老鉗工,平時誰家鐵器、簡單機械出了問題,找他準沒錯。
李主任也像是看到了救星,趕緊走過去:“趙師傅,您老經驗豐富,能給看看這廣播匣子咋回事嗎?這晚上還得聽社論呢!”
趙大爺皺了皺眉,顯然不太想攬這瓷器活。
修鍋修盆他在行,這帶電的玩意兒……
但看著李主任期盼的眼神和全院鄰居的注視,他不好直接推脫,隻得硬著頭皮道:“我試試看吧,這電玩意兒,說不準。”
很快,梯子架了起來。
趙大爺小心翼翼地被扶上去,拆下了那個灰色的、飯盒大小的廣播喇叭。
全院的人都屏息看著,仿佛看著救星。
趙大爺把喇叭放在院裡的石桌上,拿出他那套精心保養但主要用於機械維修的工具,開始拆卸外殼。
林向陽也站在人群外圍,默默看著。
他的電工知識主要來源於前世和虛擬圖書館的理論,實際動手經驗並不多,但他直覺感到,這種普及型的有線廣播喇叭,故障點大概率就那麼幾個。
趙大爺的動作很謹慎,但顯然對電路不太熟悉。
他拆開外殼,露出裡麵的線圈、磁鐵、紙盆和一個小小的、密封著的瀝青電容常見於老式設備)。
他先是仔細檢查了線圈有沒有燒糊的痕跡沒有),又看了看接線有沒有鬆動沒有),然後用萬用表他居然有這工具!)笨拙地測量了一下線圈的通斷通的)。
問題似乎沒在線圈上。
趙大爺的眉頭越皺越緊,額角見了汗。
周圍鄰居期待的目光讓他壓力倍增。
他又嘗試著檢查了其他可見部分,依舊一無所獲。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