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三天,成了林家兄妹驗證“天時”的秘密實驗期。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林向陽就會戴上聽筒,仔細收聽早間的天氣預報,然後將內容低聲告訴等待在旁的曉梅。
曉梅則會用工整的字跡記錄下來:“x月x日早間預報:白天晴間多雲,偏北風二三級。”
隨後,林向陽會用一塊從舊衣服上剪下的、洗淨的綠色布條,掛在窗戶內側一個不顯眼但自家人能清楚看到的位置。
白天,兄妹幾人出攤、勞作時,都會格外留意天氣的實際變化,與預報進行比對。
結果是令人振奮的。
第一天,預報“晴間多雲”,果然一天都是好天氣,陽光雖不烈,但足夠驅散寒意,他們的烤紅薯生意也格外紅火。
綠色布條準確無誤。
第二天,預報“陰天,傍晚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白天一直陰沉,到了傍晚收攤時分,果然飄了一陣細密的雨絲,雖然不大,但足以驗證預報的精準。
林向陽在傍晚時分將布條換成了黃色,並在細雨飄落時,兄妹幾人相視一笑,心中對那礦石收音機更添信賴。
第三天,預報“白天多雲轉陰,夜間有小到中雨”。
這一天白天依舊是個陰天,並無降雨,有些鄰居還在嘀咕這預報怕是不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林家兄妹嚴格按照預報,並未因為白天沒下雨而放鬆警惕,提前將晾曬在院裡的少量煤核和柴火收到了屋簷下。
果然,入夜後,就在大多數人酣睡之時,淅淅瀝瀝的雨聲再次響起,並且雨勢逐漸加大,達到了中雨程度。
又一次精準預測!
連續三天,天氣預報與實際情況高度吻合!尤其是對降水時段和強度的判斷,雖然略有偏差如第二天預報傍晚,實際稍晚;第三天預報夜間,準確),但在缺乏精密觀測設備的當下,已堪稱神準!
這份由曉梅清晰記錄、數據確鑿的“驗證報告”,讓林家兄妹徹底信服了礦石收音機裡傳來的“天機”。
一種掌控節奏的自信,在他們心中油然而生。
“大哥,準確率沒問題!”曉梅看著賬本上的記錄,小臉因為興奮而泛紅。
“嗯,”林向陽心中也有了底,“是時候把我們的‘晴雨包’服務推出去了。”
他所謂的“晴雨包”,並非真正的包裹,而是借鑒了之前“優惠竹簽”的思路,將服務具象化、儀式化。
他找來一些韌性較好的舊牛皮紙從廢品站淘來的),裁成大小均勻的方塊,然後讓曉梅用毛筆在上麵畫上簡易的圖案:太陽代表晴,烏雲代表陰,雨滴代表雨,雪花的圖案也預備著雖然現在用不上)。每種圖案旁,還讓曉梅寫上對應的漢字。
然後,他將這些畫好圖案的紙片,按照“晴”、“陰”、“雨”分類,分彆放入三個用舊布縫製的小口袋裡,這便是“晴雨包”。
每天,他會根據天氣預報,將對應種類的紙片,用漿糊貼在院門口旁一塊相對平整、顯眼的舊木板上。
同時,他還在木板旁用粉筆寫了一行醒目的字:“鄰裡晴雨提示,僅供參考。”
既提供了服務,又規避了絕對的責任。
喜歡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請大家收藏:()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