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破局的思路豁然開朗!
“妙啊!大哥!”
曉梅第一個反應過來,激動地拍手,“就像之前我們糊報紙新衣一樣,東西還是那個東西,加上點花樣,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衛國也恍然大悟,憨憨地笑道:“對啊!畫上畫兒!這主意好!曉雨畫得最好看!”
曉雨聽到提到自己,小臉一紅,但眼睛裡也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說乾就乾!
林家兄妹立刻行動起來,分工明確。
林向陽負責總體設計和質量把關,確保顏料不會遇水即化他用有限的化學知識,嘗試用雞蛋清混合彩色粉筆末,調製成相對防水的“土法顏料”,雖然效果無法和後世相比,但應付小雨短時間問題不大)。
曉梅負責圖案設計和“市場調研”,她憑借平時觀察,設計了幾款可能受歡迎的簡單圖案:除了熊貓,還有鯉魚、蝴蝶、簡單的花卉,以及“平安”、“喜樂”等吉祥字。
主力畫師,自然是擁有天賦觀察力和細膩手感的曉雨。
彆看她年紀小,拿起林向陽用樹枝削尖、綁上布條做成的“畫筆”,蘸著大哥調製的“特製顏料”,在小板凳上坐定,拿起一頂鬥笠,屏息凝神,小手穩得出奇,寥寥幾筆,一隻活靈活現的小熊貓雛形就出現在鬥笠頂上,憨態可掬。
衛國則負責體力活和後勤,搬運鬥笠、晾曬成品,以及用破鍋熬製更多的“固定膠”主要是稀釋的漿糊混合蛋清,增加顏料附著力)。
小小的屋內,頓時變成了一個繁忙而充滿創造力的手工作坊。
爐火映照著四張專注而充滿希望的小臉。
他們不敢一次性畫太多,先試製了五頂。圖案各有不同,有曉雨畫的熊貓和蝴蝶,有曉梅設計的錦鯉和花卉,還有林向陽寫的“向陽”字樣帶點自我宣傳意味)。
第二天,天氣果然如預報般陰沉,空氣中濕氣很重,一副山雨欲來的架勢。
林家兄妹沒有出烤紅薯的攤子,而是由林向陽和衛國,帶著這五頂精心“改製”的“塗鴉童趣笠”,來到了街口。
他們沒有像往常那樣擺開陣勢,隻是由林向陽拿著一頂畫著胖乎乎錦鯉的鬥笠,靜靜地站在屋簷下。
衛國則拿著兩頂普通的原色鬥笠作為對比。
很快,他們的“新產品”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婦人,和一些年輕的姑娘。
“誒?這鬥笠上還畫著魚呢?真稀罕!”
“媽媽,媽媽,我要那個有胖熊的帽子!”孩子把熊貓認成了熊)
“這畫兒挺喜興的,戴著下雨心情都能好些吧?”
詢問的人不少,但聽到林向陽報出“三毛錢一頂”的價格時,大多都咋舌搖頭。
“太貴了太貴了,國營店才一毛五呢!”
“畫個畫就貴一倍?不值當。”
質疑的聲音很多。
林向陽也不急,隻是耐心地解釋:“大姐,您看這畫,都是手工一筆筆畫的,顏料也是特製的,不容易掉。戴著出門,保證您家孩子喜歡,還不容易跟彆人拿混了。圖個新鮮吉利嘛!”
他深知,這種帶有“文創”性質的產品,需要等待識貨、也願意為“情緒價值”買單的顧客。
時間一點點過去,陰沉的天空終於開始飄落雨絲。
行人紛紛加快腳步,尋找避雨處或拿出雨具。
這時,一個穿著打扮相對體麵、像是機關單位工作的年輕女乾部路過,一眼就被曉雨畫的那頂“蝴蝶戲花”鬥笠吸引住了。